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非人非仙 ...
-
在酒店的房间待到第三天,人会开始烦躁,但有同事来电话,我都习惯性地说“还好,
还好。”
我想打开窗,但见右边的两扇窗明显用黑色的柏油粘牢的,打不开。我又跑向左边的窗,
幸好能打开,但只有三四十度的角,我探出脑袋望着八楼外的风景,一遍又一遍。
窗外的景,我已经烂熟于心了:远处是山,再过来是河,水很绿。近处有油菜地,油菜
不多,但花开得很烈,田梗边泥浆“小溪”里有十多只鸭子整整齐齐地排着队,我刚想数一数
总共有几只,队伍中突然有只鸭子半飞了起来,跌落于泥浆中......
太像我了,我实在无心去数,我别过身来,听到外面的汽车一辆辆地呼啸而过,辗过我的
寂寞,碎了我的记忆。
书上说“人是群居动物”,我开始思念我的家人,我的同事,甚至想起故去的人,还有几
十年前的初恋。
我很想找人说活,但我不能,我是个病毒前没有洗白的人。每天听到外面的通道有人
“扑哧”“扑哧”地在喷消毒液,我都会用耳附在门口听,那有节奏的“扑哧”声,还有那消
毒液的味道太熟悉了,这就是我们医院的味道,很有亲和感。
有同事发了一条信息给我,上面写着短短的几个字“听说你隔离了,希望你没事。”
平时我们直来直往地说着话,现在连人的声音都很少听到,到了傍晚时分,将脸贴在窗玻
璃上,抚摸着太阳的落下,我竟然很想写点什么。
我突然明白战争年代,牢狱中的共产党人咬指写血书,而且留下许多惊天动地的诗句。
我们这个年代,多亏有手机,我左手捏着面巾纸,右手用食指在手机上滑动书写,花了半
个多小时,一气呵成,写完了才发现面巾纸只剩半包了。
因为面巾纸是要自己买的,另外需要物品要托工作人员去买,我们八楼第一天就组建了一
个群,工作人员态度很好,我们托他(她)每人买两包纸,价格是9.40元,有人红包名称注明
是“面巾纸钱”,有人直接写“纸钱”,工作人员也默默地接收了。
好了,言归正传,下面请大家欣赏我的处女诗:
窗外的春天:
那是一个如幕的夜
我和我的同事
噢,不。应该是我的战友
抗击疫情的开医人
被救护车送到这里
一个我从没有来过的酒店
因为和无症状的新冠病人有过接触
我们被一一隔离
一人一个房间
一张洁白整齐的床塌
我在群里的代码是805
刚入酒店我欣喜它的高档
可入了深夜
疲惫和孤独履盖了整个房间
我曾经自嘲
这隔离全当一次疗休养
可是一切差强人意
因为我失眠了
难得的一次
望着白色的天花板
我如一只孤雁
自顾停止飞翔
在黑暗中添着伤口
第二天晨曦掠过我的眼眸
手机铃声颤醒了我停滞的思想
是我院妇科主任
她说昨晚上怕打扰我收拾行李
所以今天的电话会不会太迟?
随即我加入了我院的隔离群
我看到了大家长院长的姓名
我看到了许多院领导的姓名
还有几名我院心理医生
这些领导和同事并没有被隔离
但是在我的心里
他们都
在我们的身边
他们如兄弟如姐妹
我不再是一只孤雁
因为有组织的关怀
我就不是一只孤雁
过了十四天
我必再次冲到一线
抗疫到底
我们的身体
被禁固在这几十平米的空间里
但禁固不了我们对春的期盼
窗外的春天
很美
油菜花不比彩虹的盛大
可也有小家碧玉般讨人欢喜
窗外的春天
很闹
两道宽宽的车道
大型卡车驰骋着呼啸而过
窗外的春天
更有家的味道
袅袅炊烟
述说着平凡生活的幸福
窗外的春天
我每天时不时地在看
晨起拥抱太阳的温暖
傍晚静听太阳的落下
我在窗台前的阳光下
阳光如母亲的双手
轻轻地抚摸着我的额头
似乎不曾离去
有几曰窗外落雨了
我依着窗台听雨声
看雨水打在玻璃上
我的眼前模糊起来
分不清是泪还是飘入的雨
我担心着武汉的大姐一家
大姐说只要报一声平安
就足够了
我担心着我的小姊
因为疫情,虽在同城
也只在除夕之夜的街头
匆匆地见了一面
互递了年货
没有拥抱
只有叮嘱
“当心点,做好防护”
我掛念着在上海的女儿
她每天在微信中发送同样的话语
“妈妈,你最棒”
我想告诉女
“你放心”
妈妈虽被隔离了
但墙外面的爱无处不在
每天有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
一天几趟徒步登上八层楼
给我们量体温送饭菜倒垃圾
还要应对我们各种琐碎的需求
每次听到门铃声
我的心如雀跃
伫立在门口
白色的防护服下
我看不清他们的脸
但每次他们都会关切地问
“你还好吗?”
听了这句话
我好想哭
因为有人面对面来关心你
对被隔离的人太难得了
我好想哭
因为那份关心温润着我的心田
我感动着
每天都在感动着
做为是中国人的幸福感
望着窗外的春天
我想大声地呼喊
无论你走到哪里
都不要忘记
自己是中国人!
窗外的春天很美
我很快将拖着行李箱
扑入你的怀抱
我本来想把院长他们写为“如父如兄”,后面想想不妥,院长比我大不了几岁,这个问
题我纠结了好久,后来改为为“如兄如姐”,又想好些人年龄比我小,所以最后定为“如兄弟
如姐妹”。
在情绪的沸点或是冰点时有诗的灵感,然后用文字来渲泄出来,这是我成功写完诗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