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


  •   宽阔的官道上黄土飞扬,安悠然远远跟在赶集的人们后面,脚底板都痛到快麻木了,终于灰头土脸地来到了一座古朴厚重的城池前。这城远没有现代重建的西安城墙那么高大宏伟,但更有历史的沉淀感。遥遥望去,发现城门上写着三个大字--長平城。
      长平城其他方向不知道有没有门,这个方向的城门由三个并排的高大门洞组成,各种或简朴或奢华的马车正川流不息地从中间的正门出入着。安悠然除了影视剧里,这是第一次看到真实的马车,不由惊叹起来:“哇塞!马车呀!”
      进城的老百姓排着长龙一样的队伍,后面的人听她这样感叹,顿时笑出了声:“妹子是第一次进城?”
      安悠然转过头去,看到是一个30岁上下的大姐,浓眉大眼看起来很是热情爽朗。大姐身旁是一个高大的汉子,年纪显得要大一些。汉子正推着一辆独轮车,车上放着简易的炉灶锅碗等物,这夫妻俩似乎是卖小吃的摊贩。
      安悠然其实对那独轮车也有点好奇,但刚刚看马车那傻样还可以用没见过世面遮掩,这要是被看出来她连独轮车都是第一次见,感觉仿佛不是什么好事。于是她按捺下跃跃欲试的冲动,尽量装作一副没见识的村姑样,回答道:“是呀,大姐你怎么发现的?”
      “妹子看到马车如此激动,难道不是第一次看到?我们长平郡肥沃富饶,这长平城日日里不知道要出入多少马车。视察生意的富商,押镖赶路的车队,游山玩水的贵客,哪一位不骑马坐车。就连城里也有专门拉客的车夫,不过他们的马车就简陋一些。”
      “大姐真厉害,知道的好多啊。您再跟我讲讲城里的事情吧,不然等下进了城我什么规矩也不懂,闹了笑话是小事,万一惹祸上身,我一个山里丫头可如何是好呀。”安悠然有心套话,小心翼翼的样子像极了刘姥姥即将要进大观园。
      大姐一看小丫头这么上道,哪还想着去推辞,“这你可就问对人了!我家就在城外李家村,走过来就一刻钟,我们夫妻俩已经在城里卖了十几年的豆花了。这城里的事情呀,就没有大姐我不知道的。你先说说你想知道什么吧。”
      “那大姐可以给我介绍一下物价吗?山里人都没怎么出过门,我长这么大从没自己买过东西。这城里的肉几个钱一斤?米面粮油呢?馒头包子面条什么的都是怎么个卖法呀?”
      “哟!看你这还不光第一次进城,怕是第一次出门吧。城里不比乡下,物价极高,小丫头可要捂紧钱袋子不要乱花呀。最近几日肉价有所上涨,肥肉15文一斤,瘦肉12文,五花的是14文一斤。不过各个肉案上多少有点差别,你真要买的话,千万提前问好,别让哪个奸猾的给骗了。粮食倒是没什么变化,精米5文一斤,糙米4文。面粉都是一样的,因为我们这边不产,所以贵一点,要6文一斤。菜籽油做起来花功夫,也就贵一些,要16文,比猪肉还贵。盐因为咱们常平郡靠着海,倒是不贵,3文就能买一两,一家人省着点吃半个月足够了。要是中午肚子饿了,可不要傻傻地就往酒家去,那不是我们老百姓去的地方。路边搭了棚子的吃食摊很多,客饭面条应有尽有,挑一家干净的也就是了。客饭一碗配两个素菜是5文钱,荤菜的话就贵一点。卖面条的吃食摊不多,一碗素面差不多4文钱,加点浇头什么的,怎么也得6文了。总之在外吃饭还是不划算,一碗超过一斤粮的价了,赶集的老百姓一般就买几个包子馒头垫垫肚子。馒头一文钱3个,素包子一文2个,肉包子一文一个。看你这小身板啊,两个包子就够你吃啦!”
      安悠然听得津津有味,暗自记在心里。现在物价知道了,就是不懂一两银子等于多少铜钱。“大姐果然对这城里极熟!什么都知道呢!我不太会数数,我祖父卧病在床了,大夫说要根治的话,需要一两银子。家里人已经攒了180文,还得多少才够呢?如果我卖山货,店家要给我碎银子,是不是得用秤称呢?”
      那大姐见她当真是什么都不懂,笑得都合不拢嘴了。“唉哟我说妹子,真的你第一次进城怎么没人领着啊?来之前也不找村里人打听下,这要不是碰上我,等下你还不得让人骗个精光!一两银子就是一千文,你攒了180还差820呢。等下卖山货,你别收碎银子,万一店家在秤上做手脚,被坑了你上哪哭去。不过咱这长平城里的生意人都是本分的,你找那些老字号准没错,像杂货铺钟记,粮油店石记,布庄邴记,都是实惠的好店铺。”
      安悠然连连点头,“多谢大姐啦!您可真是个好人!不知道您怎么称呼?还有您的豆花摊摆在哪里呀,等下我也去喝上一碗。”
      “我夫家姓李,是做豆腐的,逢集我俩就去菜市旁边卖豆花。村里人都喊我豆娘,你这丫头一看就比我小得多,你就叫我豆娘姐好了。”正说着发现到她们了,豆娘忙把安悠然的身子拧转过去,“该我们进城了。”
      守城的一队兵丁身着铠甲,腰挂大刀,叉手叉脚威风凛凛地站在城门口,睁大双眼紧盯着入城的百姓。他们身后还有几个把竖立的长矛紧紧握在右手的卫士,像入定一样站岗。这番景象,安悠然又有点看呆了,这可是活生生的古代武警呀哈哈。
      一位守城兵看她神情明显异于常人,不由几分警觉,走过来呵斥道:“干什么的?!瞧什么瞧!还不快快入城!不要耽误了后面的百姓!”
      李豆娘赶紧帮忙回话,“呀!是陆官爷啊!这是我远房表妹,刚从山上下来,又是第一次进城。什么世面也没见过,这不是嘛,看马车也发呆,看城墙也发呆,看见几位爷这大马金刀威风八面的样子,这傻妞八成又被震住了。妹子!快给陆官爷赔礼!”
      安悠然赶紧接着李豆娘的话,“陆官爷,对不住,山里丫头没见过世面,几位官爷太有气势了,我哪见过这么威风的人呀,一时间就看傻眼了。给您赔个礼,您可千万别跟我这小丫头见怪呀。”
      姓陆的守门兵让她拍得眉开眼笑,他长得平平无奇,这辈子还没小姑娘夸过他呢,原来在进城的小丫头们眼里,哥几个还有几分魅力呀。于是他哈哈笑着说:“不知者不罪,小丫头人不大嘴倒是挺会说的。去吧,下次别看着男人发呆了,小心让人抢回去。到了城里小心点,有事就报你陆官爷的名号,量那些个奸商也不敢弄虚作假!”
      安悠然脸上笑嘻嘻,心里那个啥,我去你娘个大猪蹄子!竟然当街调戏良家少女!大哥你长得又不帅,自己什么样心里没点数吗?你是对自己自信过了头,还是不相信我的品位?我看的是你们的装备,不是你们的脸蛋和身体啊啊啊。当然她嘴上还要多少客气一下的,“那就多谢陆官爷了!我记住了,有事报您的名号。”
      陆俊潇洒地一挥手,“去吧!”

      进了城安悠然也并没有和李豆娘夫妻马上分开。她思量着反正对这城市一点都不熟,完全不知道该往哪里去,不如先跟着去菜市看看,了解一个城市,先观察它的民生嘛。于是三人一起到了菜市旁边,李家夫妇要摆摊了。安悠然总归没事干,就帮他们一起弄。
      先选平坦处支起遮阳用的帐子,豆娘说最近秋老虎可了不得,太晒了没人愿意坐下来吃东西,就算有人想吃,一看摊位上没有客人,会下意识觉得是因为手艺不好,这样就越发没人。嗯,有道理!就像现代店里装修风格舒适,客人就更愿意来消费一样。
      然后在帐子下摆好桌椅板凳,再把碗筷整齐摆放在桌上。要尽量让支点平稳,如果桌凳摇摇晃晃,碗筷容易晃掉地上不说,客人听着那哐里哐啷的声音,再坐着底盘不稳的凳子,是不可能吃个安稳的,下次可能就不来了。
      最后把独轮车靠墙支好,豆花锅连同炉子一起搬下来,直接放在摊位里面,配料什么的也摆得近一点,客人多的时候盛起来也快。少让客人等,为客人节约时间,也容易吸引回头客。嗯嗯,这做个小生意都有这么多门道啊~~~
      安置好了后,豆娘就叫卖起来:“豆花!新鲜出炉的豆花!热乎乎的吃一碗,填肚子,去寒气。两文钱一碗咯,还送一个馒头,咸菜随便添!都来尝尝啦!”
      可能时间有点早,市场上的人也在忙着摆摊招揽生意,李豆娘叫了几声并没有什么人过来。安悠然就坐下来说要吃一碗,豆娘笑着给她盛了满满一大碗,撒上各种调料,浇上一点调料汁,又在上面扣一小勺煮熟的黄豆,这碗豆花就可以吃了。又递给她一个有些发黄的馒头,和一小碟咸菜。
      安悠然肚子其实饿极了。她本来赖在房间沉迷网络小说,根本舍不得停下点外卖。张敏一个哭啼啼的电话打来,她别说吃饭,小说中的冰山美男都丢一边了,心急火燎赶去张敏家。到了就看小情侣俩骂着哭着跪着保证着,后面又和负心汉赵阳谈话吓他,一不留神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再打车回去路上超市购物,又一个小时。从下水道掉到古代,让一个盛世美颜的古代直男接住,那场闹剧加上被一帮古代人围观说教,直男的手下返回来送钱,结果又被八卦的古代吃瓜群众一番评头论足,半个多小时绝对有了。一路走到城门口排队,再从城门口走过来帮忙摆摊,这前后两个小时又过去了。这样算下来,她有12个小时没吃东西了,你说饿不饿?
      安悠然埋头吃起来,哎?明明是咸口的豆花,怎么没浇辣椒油?是不是以为她不吃辣呀。于是她问李豆娘,“豆娘姐,有没有辣椒油啊?我是无辣不欢,没辣就难受啊。”
      “辣椒油?那是什么?我这有小磨香油你要不要再加点?”李豆娘很奇怪,这妹子说的辣椒是什么呀,没道理山民知道,自己一个城郊的手艺人却没听过。莫非她不是长平人士?心里思量着,却并没有问出来,本朝不太抑制人口流动,走南闯北的行商镖师甚至武林人士多到遍地走,但一个小丫头孤身流落到外地,想必有一番伤心事,第一次见面就打听人家隐私,那也太没眼力见儿了吧,我豆娘可不是那不知趣的。
      李豆娘开了脑洞后,看安悠然的眼神那真是一个慈爱和怜惜。看这妹子不知世事的样儿,刚刚说是个山民倒还真给自己糊弄过去了。不过回想她的言行应对,却并不像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山野村姑。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连马车都没见过,莫非以前过的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娇养日子?看她身上虽然灰扑扑的全是黄土,但那外袍细看却是没见过的面料,且针脚细密至极,穿在身上十分合体。看着像薄薄的棉袄,却比棉袄体面多了。脚上的皮质长靴看起来也很昂贵,一直包到了膝盖处,显出线条优美的小腿曲线来,这打扮倒是稀奇,整个大齐都没女子穿这样鞋的。
      安悠然不知道短短几秒时间,李豆娘就把她当成小可怜了。她现在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是豆娘孤陋寡闻不知道辣椒还是这世界暂时没有发现辣椒?如果真是辣椒还没出现,那她完全可以给种出来啊!二荆条切开倒出籽儿来,再把籽晒干,不就有种了?就是不知道这半生不熟的种子能不能出苗。她八九岁的时候在亲戚家住,经历过辣椒的种植全过程,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但当时被要求全程帮忙,所以记忆还是很深刻的。就是不知道古代的气候土壤合适吧。
      天马行空地想东想西,面前的食物一下就吃完了,然而完全不知道是什么味道,安悠然迫不及待要去市场上看看了。她在路上前后没人时就已经检查过钱袋,里面装着一个底面印着伍两的银元宝,一堆碎银子和二十七文钱。她拿出了两块碎银子和所有的铜板,放在了羽绒服外袋。剩下的连同那个古朴的钱袋一起塞到怀里,放进羽绒服的暗袋了。至于手包,现在正挎在肩膀上,目标比较明显,她是不会把钱放包里的。从兜里掏出两文钱,李豆娘只肯接一个,她道了谢也就随她去了。告辞了李豆娘夫妇,安悠然进了她说的那个菜市。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三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