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5章 ...

  •   朱见深共有三位老师,第一位是他小时候被幽禁在祈王宫里时,由祖母孙太后为他请的徐有贞侍讲。
      徐有贞在助英宗复辟中立功,加入内阁。但前几年陷入朝廷争斗中被英宗流放,直到两年前才被允许回家乡赋闲。
      朱见深第二位老师是刘珝,字叔温,是朱见深父亲英宗为他请的老师。这次泰山封禅他随行,此时永福说的刘太傅就是他。
      第三位老师是内阁首辅李贤,宣德八年进士,为人正直,廉洁奉公,政绩卓著,历经三朝皇帝,英宗亲封太子少保、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内阁首辅。这次坐镇京师,没有来泰安。
      且说朱见深见到刘珝后忙说:“让先生久候了,不知东刘先生所来何事?”
      刘珝就泰山封禅的步骤又和朱见深讨论了一遍,先是上增泰山之高以报天,再是下禅梁父之基以报地,最后刻石纪号以著己之功绩,以期年年风调雨顺、君权神授。
      确认无误后朱见深问刘太傅道:“不知先生有没有听说最近的西南旱灾?”
      “怎么,太子也有所耳闻吗?去年西南蛮族就出现旱情,如今正青黄不接的时候,想来灾情更为严重。考虑到削弱他们的力量,朝廷没有立时赈灾,税赋也只是稍稍减少,想来现在是时候委派巡抚赈灾了!”
      “原来如此,我说李首辅不至于置民不顾。烦请太傅去信京师问问这件事情,看看我等有没有什么能帮得上的。”
      “理当如此,殿下如此确是万民之福,老夫深慰。”
      “太傅过奖。”
      朱见深有礼地送刘太傅直到二门,又去后面找万贞儿了。
      朱见深找到万贞儿时她正给宫女们分发礼物,一屋子笑闹声,小太监连通报两次太子驾到大家才急急忙忙出来见礼。
      “无妨无妨,你们继续。”
      朱见深走到中间的椅子上坐下。
      素梅倒了茶来呈给万贞儿,万贞儿又奉给朱见深,“殿下事情办完了吗?”
      “现下已经没事了,你们刚玩什么呢?这么开心。”
      “没什么,分礼物罢了。大家都想出去逛逛呢!”万贞儿含笑说道。
      “泰安这个小地方也值当你们这么惦记。”
      朱见深低头抿了口茶,果然瞥见大家面露失望之色。
      吊足了她们胃口这才缓缓说道:“不过既然来了倒也应该出去看看……这样吧,反正明天的封禅大典你们不用参加,到时整个泰山上下都要封道,我让锦衣卫带你们到山下观礼吧!”
      姑娘们欢呼雀跃起来。
      “有一条要注意,明天观礼的人肯定很多,你们要跟牢锦衣卫,千万别走散了。”
      “是。”素梅、素兰、素菊点头答应,万贞儿也跟着点头,但心中却盘算着明天离开的法子。
      第二天卯时初,万贞儿和众宫女即起身帮朱见深穿戴。
      头戴十二旒冕冠,身着橙黄色太子朝服,胸前、后背、两肩各缀圆形五爪金龙补子,玉带皮靴,手持一尺二寸长玉镇圭,更衬得身量修长玉树临风。刀削斧凿的脸庞上,长眉入鬓,目若点漆,不语而令在场众人伏地口呼“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真是一个俊美无双的少年,万贞儿非常有成就感。
      等朱见深带着一众文武官员浩浩荡荡前往泰山后不久,就有锦衣卫一张姓千总来接万贞儿她们去泰山脚下观礼。
      万贞儿、素梅、素兰、素菊4人带上帷帽,上了两辆马车,马车外面跟着几十位锦衣卫沿途保护她们。
      捏着衣服里面油纸包牢的钱物,万贞儿想着待会使个什么法子遁走。
      到了泰山脚下,老远就看到旌旗招展、人山人海,人们都偕老扶幼出来观看皇家盛典。也有顺便来祈福、求子、求姻缘的,加上一些小商贩,真是热闹非凡。
      张千户向沿途的羽林卫士兵出示腰牌后把万贞儿4人带到离警戒线最近的一处亭子,从这里看山顶和山脚皆很便利,是观礼的绝佳位置。
      车夫和马车留在山下,锦衣卫官兵们手按兵器分散守在亭子外面,不远处其他老百姓自发地走到离亭子远点的地方看。
      几个小姑娘常年困在深宫,乍然见到这么生动的景象,顿时说笑不停。
      “呀,人真多!”素菊说完后又踮脚望向山上,“山上的人小得都看不清了,连旗子都只能看到点影子。这山好高啊!”
      “这有什么,我家乡的山也有这么高。”素兰显摆道。
      “也不知咱们殿下行到哪了?只看到一个个小黑点。”素梅又转向万贞儿,“姑姑,您给我们说说这泰山封禅的事吧!”
      “是啊,是啊,姑姑说给我们听听吧!好像殿下还要读什么文章来着?”素菊也应和。
      “我也不是很清楚,殿下说封禅是自古以来帝王与上天沟通的方式。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天下太平,国家兴盛;二是天降“祥瑞”。帝王用封禅的方式回告上天,封是指在接近天的泰山最高处,用土筑成圆坛祭天,禅是指在泰山前的小山用土筑成方坛祭地。”
      万贞儿把朱见深和她说的话转述一遍。
      “这样啊,可惜女人不能跟去,张公公和永福、永禄他们倒是有幸一饱眼福。我前天看到刘太傅拿了卷绢帛让太子读熟,定是待会要读的文章了。”素兰道。
      “那我们等会回去问张公公和永福他们不就成了。可我担心他们说了咱们也不懂,定是些晦涩至极的文字。”素菊不以为意。
      万贞儿突然看见人群那边不远处有间庙宇,眯着眼打量片刻后忽道:“你们看那边,好像是一座庙。”
      “真的唉……香火还不错,很多人进去了。”初夏道。
      “年轻的可能是求子或求姻缘,年老的进去是求平安吧?”素梅望着寺门道。
      “不管求的什么终归是菩萨保佑罢了,不知这的菩萨灵不灵。”
      “灵不灵的总要拜了才知道。要么我们去庙里拜拜菩萨?”万贞儿状似无意地提起。
      “这不大好吧?”素梅毕竟沉稳些。
      “有张千户他们陪着应该没事吧!”素菊有点意动。
      “要么我和素菊让张千户陪着去,你们2个在这儿等。”万贞儿添一把火。
      最后4人一致同意去寺庙,万贞儿转而对张千户道:“张大人,不知您可不可以送我们到那边的庙里看看,我们见别人拜菩萨也想去呢!”
      本以为要费一番口舌,没想到张千户马上就同意了。
      殊不知是因为朱见深早就吩咐过张原务必要让万贞儿玩得高兴,几个锦衣卫校尉可不敢随便得罪太子身边的红人。
      一行人穿过人群直往庙门而去。
      走近一看,高大的朱红色庙门上自右向左书“玉泉禅寺”四个庄严大字,门左侧石壁上刻“仙缘”二字,右侧石壁刻“佛缘”二字,禅意深深。
      众人决定先从大雄宝殿拜起,只见里面香烟缭绕,木鱼声声,中祀释迦,侧立十八罗汉,四周壁画无数。
      一见有官兵到来,小沙弥马上带着知客僧过来询问,张原亮出锦衣卫腰牌后庙内其余人等皆被昔数请出,张原安排一部分人守在庙门口,自己另带一部分人远远跟着万贞儿她们。
      4人在庙内慢慢参拜,一个个菩萨拜过去。
      拜得累了时,有婆子来说后院厢房已经备下茶水点心,于是万贞儿她们跟着婆子来到后院一间厢房,打发张原他们去旁边厢房。
      4人在厢房里喝茶休息并聊天。
      “你们看到刚才那些树了吗?那么粗,我们几个合起来也抱不过它。”
      “总有几百年了吧,咱们宫里长春殿不是也有一棵这么大的嘛。”
      “还有还有,你们记得我们刚才拜的那么多菩萨叫什么名字吗?我好像只记得几个了,怎么办?菩萨不会怪罪吧?”
      ……
      这时婆子怕水不够又拎来一壶开水,素梅正要上去前接,万贞儿拉住她说:“你坐,我带了咱们宫里的茶叶,我来泡吧。”
      说完示意她们继续坐着,自己走到外间去接过水,偷偷洒了些蒙汗药进去。
      又往壶里加了好些皇宫带来的茶叶之后,万贞儿给每人倒了杯茶,还特意多倒了几杯让她们喝,自己装模作样一口没吞下。
      果然,一刻钟后,除她之外的人都倒下了。
      万贞儿快速脱掉外面的宫装,露出里面的普通妇人装束;又将头上首饰取下,用布巾包住后脑勺的头发;最后从怀里摸出一包粉末把脸、手抹黄,变成一个普通的妇人。
      出来后关上房门直奔玉泉寺后门而去。
      屋里众人要明天这个时候才醒,这会万贞儿担心的是厢房里和庙门口守着的侍卫,如果时间长了他们定会进来找人,所以万贞儿要尽量跑远点。
      出了厢房院子碰到一个僧人,万贞儿忙过去问路:“大师您好,小妇人不慎迷路,家人俱在后门等待,有劳大师指路。”
      “咦,刚才不是清过人了吗?你怎么还没出去?”
      “可能是小妇人逛得远了点,未曾听到贵寺清场,实在对不住。”
      “这样啊,那你走后门倒对了,前面有锦衣卫守着。那,你沿这条路直走再左拐走到底就能出去了,快去吧,别又迷路了。”
      “谢谢大师。”万贞儿按捺住砰砰跳的心口快步朝前走去。
      一路上她走得飞快,心好像要从喉咙口飞出来。要快,要快,越快越好,还要下山,还要出城,这会已经晌午了,只有出了泰安城门才有希望。
      出了玉泉寺的后门,万贞儿一头向山下的人群扎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