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2、大年三十 ...
-
很快,就到春节了。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连地上残存的白雪上,也添了不少喜庆的鞭炮燃放后留下的红纸。
一年就等这一天,这就是中国人的团圆的节日。
顾惜帮着母亲擀皮,一起包饺子,曾经她并不喜欢饺子这种食物,对“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这句话嗤之以鼻,宁可吃咸菜也不肯吃饺子,说起来她的许多同学也是这样。
而出去这几年,有时她却会主动地寻一顿饺子来吃,才有些明了了饺子的含义。
中国人送客接风,都会包饺子,那饺子里,包的是期望,包的是团圆,包的是祝福。尤其是过年的那顿饺子,会提前准备洗干净的硬币与干红枣,一起包进饺子里。
吃到了钱币的,来年会赚大钱,吃到了红枣的,会红红火火。
一会儿,她们就包完了饺子,下到了锅里。一家人凑到了电视前,一起看春节晚会。
说起来,近几年的春晚确实是越来越差强人意,尽管舞台越来越先进,服装越来越华丽,却失去了那种打动人的味道,千篇一律。
不过他们一家人依旧会每年必看春晚,不论好不好看,它就像三十晚上那顿饺子,成了一种不可或缺的仪式。每年三十的午夜,他们都是在对零点钟声的倒数中度过的。
晚会已慢慢地进入了后半段,已经十一点了,除了几个小品,其余乏善可陈。尤其是歌曲,大多是一些应节之歌,满篇吉利话增添过节气氛而已,听过就忘,是怎么也成为不了流行的。
重头戏是,在这种背景下,大家互相打电话发短信拜年。顾惜也忙得不亦乐乎。
比如给所有半熟不熟的人、久不联系的同学、老家的亲戚发拜年短信,词是琅琅上口的好词,但其实连脑子都不用费,现成的互相转发,不时地能由位于两地的毫不相识的人那里收到同一条短信。她几乎用到了通讯录上的全部号码。
“惜惜,春节快乐。”是火舞,纵使线路再忙,也总有人会把电话打进来。
“小惜,节日快乐。”杨政,“打了好久,终于打通了。”
“惜惜,新年快乐。”鹰羽扬,“你那边过节的气氛浓厚吗,这里有些清冷。”
顾惜全部喜庆地祝他们新春快乐,并衷心地希望他们身体健康,心想事成,合家欢乐,万事如意。
“羽扬,你吃过饭了吗?”
“刚与爸妈在饭店吃过,与客人分手。好累。”鹰羽扬疲惫地按了按额头。
“吃饺子了吗?”
“吃了。”
“羽扬......”
“什么?”
“节日快乐。”随着这句语气清浅的祝福,黑暗的天空盛开了一朵绚烂的烟花。
“惜惜......我想见你。”
顾惜的心轻轻地颤了一下,“我在家呢,怎么可能。”
“我知道。”鹰羽扬倚着窗台,看着窗外不断盛放的烟花。
“羽扬,我们可以一起喝一杯。”轻轻的碰杯声在电话的两头同时响起,顾惜正躲在冰冷的厨房避开父母说话,窗外是明亮的成片烟火,仿佛天堂失了火,相隔千里繁华与君共一醉。
“羽扬,快来,妈让你下来,一起吃年夜饺子。”是一个很好听的年轻女子的声音,叫他名字的熟稔仿佛已经叫过了千百遍。她不应该忘记的,他结婚了,他的怀里早已拥了一个她。
如果以前她还期望他能记起他们之间的不同,那叫痴情,那么现在还这么期待的话,只能叫不智。
顾惜摇了摇头,自己怎么突然起了愿陪君醉笑三千场,不诉离伤的“痴心”。气氛变了,他们很快挂了电话。
主持人与观众们一起进入了倒数,“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新年的钟声终于敲响了,观众朋友们......”顾惜几步几乎同时走入了卧室,“爸妈,新年快乐。”“新年快乐。”今天,普天同庆。
“咚,咚,咚......”突然传来了敲门声,这么晚了,会是谁呢,从未有人在半夜来他们家拜年。“小惜,开门。”一边说着,父母一边穿好衣服穿鞋下床,顾惜飞快地跑过去打开了门。
“顾惜,新年快乐。”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是石磊。
“你怎么来了?”
“我突然想当面跟你说,春节快乐。”看着他鼻尖的汗珠,顾惜仿佛感到了一份生机勃勃的年轻的爱。
“你怎么来了,快坐下,天这么冷,喝点热茶,吃糖,吃糖......”反应了过来,母亲热情地招待着他。
“伯父伯母,不用麻烦了,我只是想和顾惜说几句话。”“那你们说吧,我和他爸进去看会儿电视。”母亲推着父亲进了屋。
客厅只剩下了他们两个人,他却没有跟她说什么,只是望着她,乐呵呵地笑。“你想跟我说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我还没想好,就跑过来了。”
顾惜也不禁笑了,他毕竟年轻啊,难道自己老了吗?
“没事就回去吧,这么突然跑过来很失礼,而且也不安全。”她恢复了严肃的面容。
“你不想见到我吗?”他的表情一下子垮了下来。
“不是,只是,这是没用的。”顾惜狠狠心说了出来,付出的真心越多,伤得也就越重。她爱的,不是他。
“我明白了。”他站起了身,返回了寒风里,只是这次,真的很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