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5 各奔前程 ...
-
七月流火这个词语经常被用在高考的那段时间里,其实是不对的。高考的时间不在农历的七月,而且,七月流火也不是形容天气热的词语。
但是这个词语经常被弄错也是有道理的,因为高考在阳历的七月,天气像火苗在窜动一样热。
今天是父亲和她骑自行车来一中考试,就是通过这道门,她离开家乡,去了遥远的燕城。
再次参加高考,于瑾比预想的稍微紧张一些,毕竟是否能够和柳岩再次见面,就靠这把火了。等考官宣读考试规范,发下答题卡,她才放松下来。
语文,数学,英语,理综。依次考下来,于瑾自己感觉考得不错。在考完到出成绩的这段时间,应该是同学们最开心的时光了。班干部们组织了几次活动,于瑾有去有不去。
之前,父亲母亲不让于瑾去干农活,即使在收麦子的时候也不让于瑾去。尽管于瑾算是农民的孩子,却实实在在的算是娇养长大的,再加上身体不好,父母就更舍不得她做事了。
这几天天气晴朗,河滩的麦子要黄梢了。周三下午,于瑾就和父母带着帽子去了河滩。太阳还没有完全落山,远处的山映在余晖中,绚丽磅礴。于瑾看着那抹落日,用镰刀轻轻比划了一下,好像要把落日托起来。
“爸,妈!以后我出去了,就把你们接到我那里,热的时候有空调,冷的时候有暖气。不用再这么辛苦。”
“行啊,要是你弟弟没结婚,我们就去你那里看看。”母亲摸摸额头的汗水,笑着答应。
于瑾有点酸涩,之前因为自己一直没有在燕城买房,父母几乎没有去过。等自己有了自己的小家,弟弟也开始生子,父母在家哄孙子,一直没有时间常住燕城。
如果这次能早点安排,是不是可以圆一下自己的梦?
于瑾摘下帽子,用帽檐扇扇风,自己的体力还是太差了,母亲已经割了2垄,自己半垄还没有割完。
相遇总是那么不经意。刘诸临最近在学开车,偏远的小河摊附近有条路,行车不多。等他开车过去练车的时候,却看到落日下的一个身影。
于瑾在班里一直都是比较温和,说话轻声慢语。不像那些山里来的同学那么倔强峥嵘,也不像一些家境非常好的同学一样有些内里的骄傲自负。她一直温温软软,从容中有点隐藏的小娇气。
但是他没有想到,她的家境是这样的,她也是会和父母一起做农活的。虽然她拿着镰刀的样子像捧着书,纤细的身影柔柔弱弱不像在干农活,反而像在郊游。她把镰刀捧起来的样子,像捧起一斛珍珠。
从来没有一刻,让他有这么大的冲击。极喜欢又极憎恨。喜欢自己心里的身影如此美好的样子,又憎恨两人之间的家境和阶层的鸿沟如此深。这么的直白鲜明,让他的理智从情感中剥离,彷如挖出一个大大的伤口,汩汩的流着血。
他扭动方向盘,踩了下油门。
“不在这里练车了?”陪练的人问。
“我想起一个更好的地方。”他戴着墨镜,看不到眼睛。
黑色的轿车转弯,悄然的离开。于瑾还在努力的追赶父母,身后是整齐的田垄,和轿车的痕迹宛如两条截然相反的平行线……
过了几天,下成绩了。于瑾这次发挥的不错,心情没有什么波动,等打完电话查完成绩,发现比上次还多了20多分,颇有些感慨。这次的成绩,好像报之前的学校有点绰绰有余,是不是可以考虑更好一点的学校?
于瑾心里满满的考量,如果考入更好一点的学校,对自己的未来无疑更好一些,但是却有一个很大的风险。无法和柳岩再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系。
她不敢冒这个险,还是报考以前的燕城理工?以前的专业?但是如果她为了柳岩放弃更好的学校,柳岩会不会不认同?于瑾翻来覆去的想,总是想不出结果。
回头看了下父亲,柳岩忍不住笑了。父亲还是和上次一样,纠结在省内的几个高校中间选来选去。
“爸,你在干嘛呢?”
“X大好,还是XX理工好?”父亲冥思苦想。
“爸,按照我的成绩,省内最好的X大也是没有问题的,我想和您商量下,不在省内读书,要出去看看。”
“省内好,你有什么事儿我和你爸能过去。出去了就太远了……”不知道什么时候,炒菜的母亲进来了。
“爸,妈,我现在基本上能处理各种事情了。如果你们不放心,你看这样可以么?这个暑假我自己处理日常家务,如果有弄不好的,你们再教给我?这样我出去了你们也放心。”
“你要是去个远地方,我和你爸一年也见不到你一次,就像你姥姥隔壁的XX……”母亲的眼圈有点红了。
“行了,出去开阔一下眼界也好。不过女孩子在外边,一定要洁身自好。”父亲坐直了,于瑾感到了父亲的担心。
“嗯,知道了,爸。我再看看,哪些学校比较合适。”于瑾轻轻的走出房间,回到自己的卧室。
当天晚上,于瑾就决定继续读以前的学校。无他,她突然想起以前学校的附近有所很好的中医专科,她想能否在校读个理工本科,顺便带一个专科的中医学位?
于瑾其实挺喜欢中医的。虽然柳岩非常不赞同中医,但是中医的经络理论和中药非常有效,结婚后于瑾还曾经自学过中医。
医学这条路,其实非常难走,知识更新迭代速度快,导致医生是一辈子都在学习;而且医生的工作压力大,晚上也经常值夜班;如果再遇到几个医闹,医生可以算是高位行业了。
即便如此,于瑾也非常想系统的学习中医,能够对家人进行保健也是挺好的。
下个星期一,同学们都要去学校,统一填报志愿了,也就意味着,该说再见了。
班里的成绩早就公布了,于瑾坐在临窗的位置上,填好志愿后,还在想暑假怎么过。
“于瑾!”陈康突然从开着的窗户里把头探进来,喊她。
“陈康,听说你这次考得很好呢!”
“那也比你少好多!”陈康笑眯眯的,“你打算考哪个学校?你考哪个我就不报了,免得到时候被你挤下去了!”
“你有目标学校了么?”
“嗯,X大。”
“是咱们省最好的学校呢,百年老校呢。你想好了就报吧,我没打算去X大。”
“嗯!我也是听我哥说这个学校很好的!你打算去哪个学校?”
“嗯……,或许不在省内吧。”
和几个相熟的同学拍照留念,然后就是班主任组织大家去操场拍毕业照,领毕业证。忙忙碌碌一个上午,中午放学回家。
毕业了,同学们再见了。
于瑾想着,上次毕业后于瑾就没有再见到几个同学。直到大家工作几年后,才知道有2个同学留在了燕城。
偌大的燕城,相见一次也需要4个小时,同学的交往也不是特别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