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一颗开花的树 ...

  •   暑假的半个月过去了,虽然于瑾黑了许多,但是也成功的避过了那场疾病。于瑾拿着笔,慢慢的在草稿纸上画下燕城的小家的布局,真的很想念柳岩,他正在做什么呢?于瑾记得他说过,去年高考他就没有考上好的学校,今年复读,顶着巨大的压力,希望柳岩那边一切都如常。
      虽然这次逃过一劫,但是于瑾觉得自己仍旧是要提防的,尽量把心态调整平和,以从容的步伐应对。这次肯定是比上次要好。
      下午5点,一些同学回家吃饭,于瑾拿出在校外买的烧饼,就着开水慢慢吃。过道斜对面的同学对她笑笑,“嗨“”了一声,突然拿出一个什么递给她。于瑾抬手接住,是一个准考证,职业学校的准考证,是刚才那位同学的?
      “你要考职业学校?”
      “不是,你看看准考人的姓名,不是我。你仔细看看那个照片上的钢印。”
      于瑾用手轻轻捋了一下照片。
      “别捋,我好不容易贴上的,你捋平了就被人看出来了!”
      “你要替考?”
      “嘿嘿,看不出来把?”
      “确定要替考么?当然这是你的私事,但是你看,现在咱们高三了,你万一要被抓住记个大过,到时候别影响你高考啊。”于瑾慢慢的说。替考这件事,是对考试的公正公平的损害。
      “还有这个么?那我问问。”
      “我也不了解,但是你尽量问清楚了。而且如果你这次帮了一个,下次不帮另一个也有问题。替考本身也是不好的嘛。”于瑾笑眯眯的说。
      斜对面的同学长得有点像87版《红楼梦》里的贾宝玉,白白净净的,他笑了下,收回自己的卡。
      刘诸临看了一眼过道斜对面的男生,看他刚才摆弄准考证很久了,和于瑾聊完,他就把准考证压到桌洞的书包里,估计显摆完了,男孩子的炫耀的心理也得到满足。
      刘诸临压下心里涌出的烦躁,努力的想今天晚上的功课。他明白,自从和那个人见面后,他和于瑾中间是泾渭分明,不可能有一点点的交汇了。
      但是看看前面纤瘦的后背,总是心有不甘。前后桌的关系,两人说话的次数比较多。他不爱说话,但是聊天也算投机;她对他也比较照顾,每次问题目总是讲解的清清楚楚,可能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她看题目后眼睛习惯的向左上方瞄,一双眼睛清凌凌;自己的板报设计,或者演讲题目选择,总会邀请她一起参与讨论,她也经常抽时间帮忙。
      比如上次诗朗诵比赛。选择诗题时,他们有了不同的想法。
      她建议选择一个慷慨激昂,爱国爱民类的,比如闻一多的《一句话》,或者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但是他却选择了一个婉转柔情的《致橡树》,还被她笑着调侃,“看不出来,原来温文尔雅的外表下你是这么细腻的呢。”
      后来她去观众席,观看比赛。回来后点评,“《致橡树》读的最好的是你,但是因为读的人太多了,所以评委可能听腻了。最后XX同学的《山高路远》获奖,不仅仅是这首诗的立意很好,凸显了那种坚忍不拔的意志。而且,他的音色也很出众,用那种颇具沧桑的声音读出这首诗,就让人感同身受。”
      “如果你去读,你喜欢那首?闻一多的?”他问。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很少有血性。虽然我喜欢闻一多和艾青,但是我读不出那种感觉的,我更倾向于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她说着,眸光流转,流风回雪,仿佛挥去平时笼罩的面纱一般,让人目眩。
      她不知道的是,他正是因为她要去听,才选择的这首诗。因为有些心思注定不会说出来,因为注定要放在心里,不能求,不可求,只能放在心里,辗转反侧,柔肠百结,幻化出这么一颗橡树。
      这棵树还没有开花,就被他硬着心肠砍掉枝叶,因为自己的未来不在这里,他的路,和这里的任何人都不会有交叉点。那个人说过,这边的一切只是一场梦,以后他不会再在这里留下痕迹。
      他不太喜欢暴露自己太多,因为那样会让他觉得很危险。
      刘诸临慢慢的垂下自己的眼睛,眼睛里的星光慢慢的熄灭。

      和同学聊完,于瑾出去打了水,放在桌子上,开始整理自己的读书笔记。这个事情是她非常喜欢的。
      于瑾喜欢《一棵开花的树》,不仅仅是因为诗里的凝聚的感情,更是因为出于信念而坚守的品格。
      于瑾现在的情况,也在等待,等待和柳岩的相遇,相聚,相爱,相亲。每每思及此,心底泛起名为愉悦的情绪。重来一次,于瑾不打算凭借先知的优势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或者大富大贵。
      只希望像以前一样,有一个小居所,有个可爱乖巧的孩子,两人朝九晚五,朝夕相处,足矣。和相爱的人携手一生,粗茶淡饭也香甜。
      其实于瑾的读书笔记里,有一篇贾谊《过秦论(上)》节选: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鍉,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 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这是柳岩之前最喜欢的一段,于瑾记得。柳岩喜欢历史,对于各朝代历史如数家珍。
      于瑾记得关于柳岩的很多事情,柳岩还曾经打趣说过自己没有什么爱好,一点都不像文艺青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