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 第一章 生在皇家 ...


  •   大威崇愿四十三年,正月十五,卯时一刻。

      安王府里的下人们正在翠微院里忙进忙出,与外面寒冷的天气相反个个一身大汗。
      安王爷在门外已经不知道来来回回的转了几个圈了。
      “王爷,您这么在这里转来转去也不是个办法啊。”
      在不知道跟着主子转了多少个圈之后,就在险险撞到自家主子而赶紧让开身去之后,林平终于如此提醒安王爷游寰。
      “虽然这不是奴才该说的,可女人生孩子都是如此,您这样也帮不上忙不是。”
      “混账,你这说的什么话。”
      安王爷怒喝一声,虽然将满腹的怒气发在跪在脚边的奴才身上,但他一点都没有觉得绷紧的弦有丝毫放松下来。
      “王爷。”
      陈靖伸手止住安王爷又欲转身的势子,淡淡的笑道:“爷这是在做什么?事情都到了这个份上,您这么急又有什么用?现在就只能看天意了。”
      “都这样了,就算天意不予我也要博一搏了。”
      安王爷长长的叹气。
      “宫里如何了?父皇他……”
      陈靖低头整了整自己的六品宫服,呼吸也见急促。
      “皇上怕是……”
      顿了顿又续道:“宫里传令的人在府门前候着呢,皇上也在尽力支撑着……等皇长孙出世。”
      安王爷的脸上现了悲色,片刻后长叹一声。
      “现在就是在争时间了啊!”
      屋外男人为了争位夺权绞尽脑汁,屋内女人却在迎与送生命之间徘徊。
      漫天飘舞的白色花瓣静静的降临到这个世界,伴随着婴儿惊天的啼哭声。下人们顿时止住了动作。
      “生了。”
      安王爷第一个冲进了屋内,这本是不和礼制的,可现在安王爷已经顾不得这些了。
      “恭喜王爷,是位小郡主。”
      产婆犹自以为可以邀功的,却不想一句话招来了杀身之祸。
      安王爷也不多言只横了一眼,接过产婆怀中还一身滞物的婴儿。
      陈靖对着林平吩咐了一句,转身哈哈大笑着离去。
      “安王爷得世子,我大威皇储得立。贺!”
      洪亮的声音震得满屋子的奴才都跪在地上却为时已晚。原本知道内情的人就没有一个能活下来。产婆浑身发抖引得林平的身体都抖了起来。
      “林平,你抖什么?”
      安王爷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地狱里传出来的寒气。
      “王爷。”
      林平连声音都抖了起来。
      “去做你该做的事吧。去吧。”
      林平领了命出来,幽然长叹:这就是帝王家啊。
      陈靖一路高喊着那句话,听到的奴才都跪倒在地附和着“贺”字。
      来到府门口,对着传令的宫人,陈靖稳了稳神,深吸口气,高声喝道:“皇长孙出世,大威皇储得立。贺!”
      声音高亢,连平日里极力压着的尖声细气都带了出来,刺得人耳鼓生疼。跪在阶下的宫人头也不抬,高声回道:“贺!”然后翻身上马,一路将这句话传到禁宫。
      老皇帝在榻上听到这一路传过来的字忙连连让传进宫来。于是这“传”字又被一路高呼着送到了安王爷的耳朵里。
      此时安王爷正在安王府正殿里抱着已经净过身的婴儿。听到传便对着孩子叹道:“就当是父王对不起你了。”
      语毕,安王爷一面吩咐备马,一面接过林平送上的大氅披好,又拿过案上放着的白色狐裘将婴孩裹严,方踏出殿门,翻身上马。吩咐打开所有大门,一路奔驰向禁宫去。
      禁宫自是得了令的,也大开宫门,迎这未来的主子进去。安王爷就这么一路骑马直到皇帝的寝宫安阳殿外。
      下马疾步走入内殿,在殿门口屈身下跪。
      “儿臣给父皇请安。”
      “寰儿,快,快进来。”
      老皇帝颤巍巍的伸出手,身子半探出床榻。
      安王爷又将孩子往怀里拢了拢,起身来到榻前,又跪了。
      “父皇,儿臣得子,我大威皇长孙出世,请父皇赐名。”
      年迈的老人深深的吸进一口气,缓了半天才颤声道:“我大威的皇长孙,樟阴,就叫游樟阴。来来,咳咳咳,我抱,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
      “皇上!”
      “父皇!”
      一众皇子后妃大臣们见老皇帝咳得唇边见了血都惊慌着呼喊起来。
      安王爷抢先一步到了榻前。
      “父皇想看看樟阴是吗?儿臣给您抱来了。”
      老皇帝伸手在婴孩的脸上轻轻的抚摸着,一声“孙儿”刚刚出口就又咽了回去。永远的闭上了金口。
      “父皇!”
      安王爷惊呼一声。众位皇子大臣听到这一声都僵了片刻才都痛哭着呼道:“皇上。”
      大威第七位皇帝游璹棂就在一众皇子大臣的环绕里手抚着自己的孙子离开了这人世间。

      据大威史记载:大威崇愿四十三年正月十五日,卯时一刻,皇长孙于皇五子安王府出世,上赐名樟阴。二刻,上轰,谥号幽宗。皇五子安王游寰依上谕“得皇长孙者立”即位。改元佳庆。同年六月,众臣请愿。上遂祭天地告宗庙立皇长孙游樟阴为太子。

      于是开始了某人在另一个世界的故事。

      大威佳庆三年。
      林平依命来看皇太子,却见小小的太子爷正趴在榻上翻书翻得起劲。“爷这是在干什么?”
      林平将游樟阴抱在怀里,笑着问。
      “看书啊。”
      游樟阴答得理所当然。
      林平看着榻上翻到一半的《国纪同略》呆了片刻。
      “爷看得懂这个?”
      这可不是《同文字述》那一类教小孩子认字的书,再说就算是也要有人教才看得了啊。这也不是游记一类有图的书,可以看图看个热闹。这种国史类枯燥的文字,太子这种小孩子竟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也不敢说看得懂,我虽想的不甚深,但拿史事当故事看也是有好处的吧。以后有人讲解也能领悟的更深一些。”
      游樟阴伸出小小的胳膊想要去拿榻上的书。这副身体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现在这样事事都要靠别人还真是让人郁闷。
      “爷真的看得懂吗?”
      林平还是满腹疑惑。
      “我不是说过了吗?放我下来。”
      见小主子真的恼了,林平赶紧将太子放回榻上,告了罪退出内殿。回身叫来太子的奶娘。
      “殿下最近都在看书吗?”
      “是。殿下这几个月都在看书。”
      奶娘弓着身子回着。
      “都看些什么书?”
      林平继续问。
      “林公公恕罪,奴婢不认的字,也不知道殿下看的都是些什么书。”
      奶娘脸上现出了愧色。
      “那么,你能将殿下看过的书找出来吗?”
      林平又问。
      “那倒是能。”
      奶娘在历代太子殿下书房的案子上拿来了几本书。
      林平接过来。
      “殿下看过的书都放在案子上。”
      奶娘如此禀告。
      林平仔细的看了面前的几本书。
      《同文字述》、《万字文》、《诗论》、《大威史》、《四围杂抄》。
      这哪里是三岁孩子看的书?看来天家果然不同啊。
      林平感叹了一会才退出太子的辅乾殿。
      申时伺候游寰进膳时皇帝问起了下午看望太子的事,林平一一回了,见皇帝微笑着便道:“太子殿下聪慧。皇上何不为殿下指位师傅好好教导,也好……”
      游寰摆了摆手。
      “唉,才三岁的孩子找什么师傅,传了出去还不把他说得更神了。肯定是哪个识字的下人教了他几个字,他便当有趣了,那里真的看懂了?偏是这些个多事的下人把他传神了。你也信。”
      林平唯唯诺诺的应了,也不敢再多言。
      这时,一个内侍进来跪了道:“太子殿下来给皇上请安了。”
      游寰听了一愣。游樟阴才三岁,虽按照民间的旧例已过了四岁的虚岁但毕竟是个孩子。游寰从不曾让下人带他每天请安道早的,只有偶尔让陈靖、林平去看看或自己无事去看看。也没哪个下人敢带他离开辅乾殿,毕竟皇上就这么一个儿子,出了什么事谁担得起这责任?
      游寰正想着就见游樟阴进得殿来倒头便拜。
      “父皇。”
      小小的太子身上的袍子被拉的有些松了,满脸大汗,颇是狼狈。
      “皇儿起来。”
      游樟阴站起身,整了整身上的衣袍。
      “父皇,父皇是皇帝,儿臣是臣子,臣子给皇帝请安该是不该?”
      游寰起身来到儿子面前。
      “应该。”
      小孩抬起头看着一身黄袍的父亲。
      “那儿子给父亲请安对是不对?”
      游寰哈哈大笑着抱起儿子。
      “自然是对的。”
      游樟阴很不高兴的撅起小嘴,指着刚刚跪着进来的奶娘和辅乾殿的侍卫们道:“那他们为什么不让儿臣来给父皇请安?”
      他也不想这么说话的,但毕竟自己现在是小孩子的样子,他如果真的之乎者也出口成章的还不被人当成怪物了。人总是这样的,你若是在他们理解的范围内超出常人一点别人会说你聪明;超出常人很多但还在理解范围之内那人们会认为你是天才;如果超出了人们理解的范围那你就成了怪物。举个例子:如果婴孩正常一岁开始冒话的话,十个月就冒话的人们会说“这孩子真聪明”;五六个月就冒话的人们会说“这孩子是天才啊!”;可如果一两个月就冒话或者出生就冒话的绝对会被高高抛起摔的老远,伴随着“妖怪啊!”的惊呼一起。也就是说人们接受事物是有一个过程的。
      皇帝看着年幼的儿子如此聪明十分开心,连带的奴才也沾了这喜气,在皇帝的摆手示意下纷纷起身。
      “那皇儿为何一定要来给父皇请安呢?”
      “父皇,儿臣最近看了些书,书上很多事儿臣都想学,可不可以啊。”
      皇帝看着自己的儿子。
      “皇儿都想学什么?”
      游樟阴偏头想了想。
      “儿臣都想学。”
      皇帝大笑了起来。
      “皇儿,贪多可不是好事,难道皇儿想做那博而不专之人吗?”
      游樟阴呵呵的笑。
      “古时就有即博也专的圣人,难道皇儿就做不得圣人吗?”
      皇帝听了大笑不止,林平也在一边陪着笑。却不想游寰突地收了笑,打量着殿内众多宫人。
      林平赶紧将笑意赶下唇角。
      游寰见林平堪堪收住了笑便道:“朕的皇儿要做圣人,也不是坏事。但古来圣人都不是治国之才。看来是该找个人好好教教了。”
      林平暗自呼一口气,忙连声迎合。
      都说伴君如伴虎,可真正可怕的却是这老虎喜怒无常,这一刻还在笑着,下一刻也没见变化,可你的脑袋或许已经变了地方。
      “传旨,刑华擢升为太子少傅,明日起便去东宫教导太子吧。”
      游寰抱着游樟阴坐回桌后,夹了一块鹿肉喂给儿子。
      “奴才这就去传旨。”
      林平跪地深深一拜,然后起身弓着身子倒退到殿门才转身离去。
      “这样行了吗?”
      高高在上的皇帝问着怀里的小小太子。
      游樟阴嘴里的肉还没有咽下去,鼓着小腮帮子点了点头。忽又想起一事,伸出胖胖的小胳膊环住父亲的脖子撒娇道:“儿臣还要学武。”
      游寰顿了一下,仔细的打量着儿子问道:“皇儿是大威太子,自有侍卫保护,学武做什么?”
      游樟阴又呵呵的笑起来,收回双手用力的按着自己的腮帮子帮助咀嚼,等将嘴里的鹿肉咽下去后才道:“皇儿虽是太子,出入有侍卫随行也免不了有落单的时候,那时怎么办?若是儿臣有武艺在身就可自保了。况且我大威重文轻武,以至在外落了个兵弱的名声,若儿臣真是那块材料说不定将来还可以为我大威征战四方,立威天下也未可知啊。”
      游寰看着怀里年幼的儿子脸上却一副笃定的神情不禁又一次开怀大笑起来。“好,我大威的皇太子就该有这样的志气。”
      虽如此说可游寰心里却也禁不住叹息,若真是,若真是个儿子该是多么完美的事啊。
      “那父皇就是答应儿臣了。哦!”
      小小的孩子兴奋的手舞足蹈起来。
      难得生在帝王家,这么好的条件不好好利用一下不是可惜了,他可是等长大等的很不耐烦了,总要先充实一下自己吧。

      刑华接了旨意的隔天寅时便朝服衣冠齐整的来辅乾殿外候职了。都说当今太子是天授奇才,但毕竟年幼。皇上还从不曾让太子来在众臣面前过。以至于众臣在太子受封后就不曾见过这一国储君,即便是国宴皇上也都以太子年幼体弱为由不曾让上殿过。
      林平寅时一刻到辅乾殿外就见那刚过而立之年的国家栋梁在晨风中瑟瑟发抖的跪着。
      “刑大人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快步来到刑华身前,林平陪着笑问。
      “为太子师自然要做个好表率。”
      刑华头也不抬的回答。
      “太子已在殿里候着刑大人了,大人请。”
      林平心下感叹不已。
      刑华听了倒是一愣。
      “殿下已经起身了?”
      林平笑着扶起这位太子少傅。
      “正是,殿下说受学首日不可让师傅久候。”
      刑华怔怔的起身,随林平往辅乾殿偏殿走去。
      在红毯的尽处跪地请安时刑华不禁偷眼打量这一人之下的未来君主。
      小小的身体在书案后坐的笔直,玄黄的太子服饰将一个可爱的孩子装扮的异常严肃。皇太子殿下绷紧小脸,扬了扬小小的胳膊,一声稚嫩的“免礼”穿过幽深的大殿硬是被扩大的有点震撼的味道了。
      “谢殿下。”
      刑华来到太子书案前垂首而立。
      小小的人儿费力的跳下椅子,转过书案,来到刑华面前。
      “师傅在上,学生游樟阴给师傅见礼。”
      说着双手打恭深深一礼。
      “殿下,臣不敢当。”
      刑华赶紧跪地扶住太子的小手。
      “樟阴即为学生给师傅请安本和礼法,师傅如何不敢当?师傅快快请起。”
      游樟阴小手轻托刑华手臂,刑华也不再推辞,随着幼童这一拖站起身来。
      “我们就省了这诸多规矩,以后师傅来授课也不必再天天见礼了。”
      游樟阴转身回到椅子前面,林平赶紧过去将他抱坐在椅子上。游樟阴微微皱起小小的眉毛。虽有不悦也是无可奈何。
      “师傅请坐。”
      游樟阴伸出小手做了个“请”的手势,手引处正是太子书案下手左侧的一张檀木桌案。
      刑华弓了下身,便到桌案后坐了。
      “臣听林公公说殿下已经将《同文字述》、《万字文》、《诗论》、《大威史》、《四围杂抄》等书都一一看过了。不知殿下如何看?”
      刑华直入正题。
      “看是看了,不过我还年幼,未得精华,只是当故事一般,多有不懂之处,还请师傅解惑。”
      “不知殿下何处不懂?”
      游樟阴将自己案上的《大威史》翻开,道:“据《大威史》上记载,祖上曾想远征邗国,上大夫胡左进言曰:盛名远,不可伐。皇祖点头,曰:智。遂未及。”
      刑华点头,问道:“殿下何处不懂?”
      “盛名远便不可伐吗?《四围杂抄》上说邗国近几位皇帝都是昏庸无能淫靡荒唐之辈,几世下来已是疲怠之国。还不可伐吗?”
      刑华见这小小太子着眼的竟是如此国事不禁心底感叹:大威将兴。
      “盛名一时确不可保万世,若现在或可伐,但当时却还不可。”
      游樟阴微微笑开来问:“何以见得?”
      “《四围杂抄》上也说:虽国怠,民安道,农兴商行。可见国力还未衰退,若伐,或可胜,但必是苦战。”
      游樟阴点了点头。
      “那为何现在可伐了呢?”
      “邗国近几代也未出明主,外交多以联姻。民已疲。可伐。”
      “哦,学生受教了。”
      小太子点头微笑,似有所得。
      如此问答竟过了两个多时辰,辰时内侍来传,说是皇上传两人共膳。
      此时两人才觉腹中空空。起身往安阳殿来。
      请过安后,两人坐在皇帝身旁。
      “邢爱卿,太子可受教吗?”
      刑华忙道:“太子睿智,天授奇才,我大威必兴。”
      遂将两个时辰来的授业内容一一报与皇帝。
      游寰听了甚是惊讶,望向一旁正忙着进膳的幼子。
      “皇儿可要认真跟邢爱卿学习,别再说什么要做圣人的话了。”
      游樟阴塞了满嘴的桂花糕,呜呜的应着。
      皇帝看了看刑华,哈哈大笑起来。
      刑华也微笑陪着。
      若不是见太子殿下还有如此小孩子的行为他真不敢相信与自己谈论天下大势的竟是个三岁的幼童。果然尽显天家风范。
      片刻后,游樟阴抹了抹嘴,道:“父皇与师傅慢慢进膳,皇儿要去学武了。皇儿下午还要与师傅学棋,师傅说下棋不但可以锻炼心性,还可演练排兵布阵,是门好学问。”
      游寰点头,抚了抚儿子的头,道:“去吧。”
      游樟阴得了许,起身去了。
      “如何?”
      游寰见游樟阴去的远了问向刑华。
      刑华起身跪倒,深深叩头道:“太子如此,大威幸甚,万民幸甚。”
      在刑华看不到的时候,高高在上的帝皇脸上现出了深深的遗憾。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一章 生在皇家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