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第 36 章 ...

  •   上官子瑜醒来,伸展四肢,发现已能动弹,不知裴敏是何时给自己解开的穴道。

      无意间转头,忽然见到一个颀长的身影立在窗前,虽是背影模糊却熟悉之极,心口不由自主咚咚跳动,他慢慢支撑着身体坐起,张口试探着叫了声:“陛下?”

      这人听到声音慢慢转过身,走到桌前点上灯,映出苍白的毫无表情的清俊面容:“醒了?太傅若是要去见鸾承,朕可派人送你前去。”

      果真是鸾启!

      巨大的喜悦霎那间涌上心头,上官子瑜知道鸾启定是为着自己让张贺留下的话恼了,可他此时满心都充盈着难后相见的兴奋,哪里还顾得鸾承如何,哑声道:“陛下能脱险回来,臣欢喜之极!” 说着掀开被子就要下榻。

      鸾启脸上肌肉微微抽动,强自抑制的思念瞬间迸发,他大步上前,张开手臂将他抱住压倒在榻上:“太傅,朕也是欢喜之极!”

      上官子瑜一惊,刚要挣扎,抱住自己肩背的手臂用力收紧,埋在颈侧的脑袋轻轻磨蹭着,“太傅,那日被困松风峡,朕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不要走……答应朕……”飘忽的近乎梦魇的低吟,让他顿时心疼起来,慢慢放松自己的身体,伸出双臂环住他的背脊轻轻摩挲,感觉到自己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正一点一点生出融融的暖意……

      “臣不走……”

      上官子瑜一句话没说完,就被灼热的吮吻堵住,意识骤然停顿,还没等他推拒,鸾启的唇已移到了他的额上,轻柔地来回碰触:“太傅……”

      “陛下!”上官子瑜被他年轻滚热的躯体紧紧压在身下,脸上一阵阵发烫,紧闭着双眸,“请……放开臣。”

      鸾启一笑,翻身躺倒在他身侧,捉了他的手掌用力按在自己心口,“太傅再陪朕躺一会儿,朕累了。”

      上官子瑜不敢稍动,目不斜视注视着帐顶,两人就这么静静地躺着。听着身侧这人平缓安详的呼吸,他终究觉得尴尬,清清嗓子,问道:“陛下为裴敏所害,是如何脱困的?”

      “当时境况极险,幸得那青相救。这人当真是个将帅之才,朕必会重用。” 鸾启似乎不愿多谈战事,偏过头看向他的侧脸,“太傅……可曾替朕担心?”

      “臣……”上官子瑜转过头,嘴唇正触到鸾启的鼻梁,心头一慌,忙转回头去,一个字也说不出了。

      “朕知道太傅会的。”鸾启忍不住咧开了嘴,侧过身,向他身前凑了凑,将下巴抵在他肩上,接着干脆伸臂抱住了他的腰身,任他僵硬了身子也不放手。

      不知过了多久,耳畔的呼吸渐渐沉静下来,鸾启竟是睡了。上官子瑜悄悄偏过头看去,见他浓黑的长睫遮住了锐利的眸子,一动不动,这才放下了心。这几日不见,担惊受怕,着实难捱。细细打量,发现鸾启脸色不好,容色颇为憔悴,这般柔顺地偎在他身旁,犹如一个久已渴望温暖的孩子。

      犹豫了片刻,他仍是轻轻推开鸾启压在自己身上的手臂,慢慢起身,越过他的身体下了榻,大大松了口气。

      拉开被子要给他盖时,才发现鸾启手臂、肩头、大腿上几处衣衫殷红,似是受了伤。心口抽紧,伸出手想查看清楚,又怕惊醒了他,想了想,将被子轻轻盖好,推开门到了院中。

      “太傅。”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上官子瑜回头,原来是碧岚亲自值夜,喜道,“碧统领,正要寻你。”

      碧岚上前轻轻抱了抱他,面带微笑:“太傅无恙,幸甚。”

      上官子瑜点了点头:“托陛下洪福,大伙儿都无恙。不知陛下伤势如何?”

      “两处箭伤,一处刀伤,那青看过了,都是皮肉伤,不碍事。”碧岚搓了搓手,“此次可多亏了那青。咱们被困松风峡,血战了一日一夜……最后舒达竟用了火攻……本以为再难脱险,不料那青从天而降,拼死杀退了舒达,救了咱们!”

      听着碧岚绘声绘色讲述着当日的险状,上官子瑜惊出了一身冷汗,他紧紧攥住了拳头抵在腰侧,听到众人安然出了峡谷,方才松开手掌,拉起衣袖擦了擦额头的汗珠。

      “陛下回到边城,听闻太傅被裴敏劫持南下,一刻也没休息,带着咱们立即赶来,幸好……” 碧岚看了眼上官子瑜,没再说下去。

      难怪鸾启气色极差,又显得如此困乏,躺到榻上便睡了。上官子瑜回过头,默默望向房门,他早已知道,鸾启对自己也是一片真心……这两个弟子,待他都是极好,可他……他终究是他们的师长,这伦理纲常,如何能都不顾了!说到底,是他这个为师者的过错。他对不起太上皇,更对不起……东平侯……

      “太傅再回去歇息吧,刚至丑时。”碧岚看了看他复杂的神色,沉吟道,“要不,太傅先去下官房中暂歇?”

      “不必。”上官子瑜摇摇头,“陛下刚刚歇下,又身上有伤,我还是在陛下身边服侍。”拱了拱手,“碧统领辛苦。”

      他好似忽然间想得清楚,他上官子瑜于鸾启,好比老师之于弟子,好比父母之于儿女,即便关怀备至、亲密无间,也是天性使然。只要鸾启不对自己做过分的举动,他又何必整日忧心惶然、谨小慎微?

      给了自己这般完美的理由,一时间感觉轻松无比。

      他小心推开房门进去,又回身悄悄掩上,轻手轻脚慢慢走回榻前,见鸾启仍是安静地睡着,一只手露出被外,随意地搭在耳旁,手背上尚有几道擦伤的血痕。

      上官子瑜偏身坐在榻旁,轻轻握住他的手掌,感觉手心里传来沁凉的寒意,不觉又覆上另一只手,轻轻包住。鸾启似乎感觉到他掌心的温暖,侧转身子,将脸颊靠在了他手上。上官子瑜胸中怜惜之意渐生,几乎想伸出手抚摸他额前凌乱的发丝,手指微动,终于忍下。

      他微合双目靠在床柱上,脑中尽是这些日子来的遭遇,思绪悠远而纷乱。许久,忽然感觉手背上有些微的湿意,低头看去,却见鸾启紧闭的双眼旁渗出一道清浅的泪痕。

      莫不是被梦魇着了?

      “陛下……”他轻轻唤道。

      鸾启慢慢睁开眼,凝目望着他半晌,忽然笑了笑,将身子向床榻里侧挪了挪,拉紧他的手道:“天还没亮,太傅到榻上歇息吧。”

      “是,臣遵旨。”

      鸾启眼见着上官子瑜竟当真慢慢脱了靴子上榻,顺从地躺在他身旁,拉过被子盖上,心中惊喜万分,却不敢显露出来,更是不敢对他有丝毫亲热的行为,便连紧握的手掌都松了开来,生怕惊吓了他。

      可怜这位身有伤痛、疲倦劳顿的九五之尊,就这么听着身旁爱慕之人深长的呼吸,忍受着相思的煎熬,大瞪着两眼直到天色渐亮。

      碧岚亲自端了温水进来服侍,见到床帐内两人同榻而眠,微微有些诧异,却低垂着眉眼一声不响退了出去。

      上官子瑜闻声起身下榻,理好衣衫,恭恭敬敬取过鸾启的外袍走到榻前:“陛下,更衣吧?”

      鸾启一夜没能睡好,头脑有些昏沉,刚坐起身,见他如此,忙下了榻伸手接过:“朕自己来,不敢劳动太傅!”刚穿好衣袍,上官子瑜又拧干面巾递上。鸾启一把捉住他的手腕,“太傅,您饶了朕吧。”他大声吩咐来人进来服侍,一边将上官子瑜按坐到椅中。

      碧岚命人端上早膳,那青却不知从哪里回来,神完气足,宽袍大袖,进来请罪。上官子瑜见到他大喜,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臂,连声赞誉。鸾启这才想起自己把他扔在土地庙一夜,心中很有些歉疚,招呼他一同用膳。

      那青也不客气,埋首将一盘包子一碗饭吃得精光。

      吃罢早饭,碧岚进来禀报已备好车马,询问行程去向,鸾启道:“速赶回边城!”

      几人闻言互相看了看,都感诧异。上官子瑜起身道:“陛下,臣昨日听裴敏说叛军已至京城外,陛下若此时再不回京,恐颖都危矣。”

      鸾启微笑:“太上皇与东平侯传来消息,他二人已赶去京城。相较之下,如今边城更是危急,朕却不容北国任意践踏我大鸾国土!太傅,咱们先灭了舒达再回京问罪!”

      上官子瑜被他这一番话说得心情激荡,一时豪情万丈,抬袖躬身,郑重道:“是,臣愿誓死追随陛下,守护我大鸾万里河山!”

      启帝此次带出来的锦衣卫不过二十余人,鸾启和上官子瑜分坐两辆马车,余人皆骑马赶路。

      此时,那青正坐在鸾启身旁,帮他换药包扎:“陛下体虚,这两日务必要保重身子。”

      “嗯。”鸾启应了一声,闭目靠在柔软的车壁上,任凭他处理伤处。

      “陛下到这时还能沉得住气,平南王大军已至京城,陛下为何改了主意?”那青手指灵巧,给他最后一处伤口上了药,“陛下不怕当真被鸾承夺了帝位么?”

      “朕信得过太上皇。”

      那青抬起眼皮看他:“陛下不信东平侯?”

      话刚出口,脸上被鸾启轻轻掴了一掌:“你这贼子说话向来没轻没重,太上皇便是东平侯,东平侯也即是太上皇,无分彼此。”

      那青哼了一声,心道,你当我不知,你始终对东平侯当年欲将帝位传给鸾承而耿耿于怀。

      “陛下,可否传令,将北蒙山中的十万军队开赴京师?”

      “这主意好,不过不是开赴京师,而是发来北疆。那青,拿朕金牌前去传旨,这部人马便交给你指挥。自西部兰城出关,迂回而至北国,一举拿下其京都!舒达便前后无路,只能束手投降了!”

      那青接过金牌,沉默片刻,道:“陛下此计甚妙,不过,北蒙山大军是京畿的倚仗,解叛军之围,全赖于此,又如何能擅离?”

      鸾启缓缓摇头:“平南王虽是号称二十万大军,可其沿途占城夺镇,处处驻军防范,分散了不少兵力,此时到京的,实则已不足五万。潇允与碧卿将军守上三两个月应不是难事。何况有太上皇从中斡旋,必不致太过伤军扰民。”

      那青只得应命,心中却仍是担心不已。

      良久,鸾启轻声道:“人有所不为有所必为。那青,朕若不回边城,你告诉朕,如今边城何人可以为帅?何人可以一呼百应,与舒达一决胜负?”他看了看那青,低笑道,“以你的本事,倒是做这戍边大将军的一把好手。”

      那青一愣,随即单膝跪地:“若是陛下信臣,臣愿为您守护这北疆门户,纵肝脑涂地……”

      鸾启捉着他的手臂扯起,笑道:“那青,你不必在朕面前故作忠臣良将!你的心思,朕始终捉摸不透,也不想细思。你放心,但凡你有一个忠字,朕便会将你留在身边。”

      那青微微苦笑,不再言语,一抱拳,“臣去了。”掀开帘子,偏身跃上马背,调转马头,打马如飞一阵狂奔,将众人远远抛在了后面。

      边城北门外旌旗飞扬,北国的军队驻扎在数里之外。边城是北疆的大门,北国要想南侵,必要先攻下此城。经过几日休整,舒达重集十六郡兵力,誓与启帝决一死战。张如海已放弃了函武关,全力退守边城。

      启帝的马车自南门悄悄进了城,到了帅府,立即召集众将议事,部署战局。至于密令那青率部偷袭敌方京城之举却未告诉任何人。

      经过几日大战,双方损折不少兵将,暂且休兵。原先定下突袭、夺粮、围攻的几部人马也悄悄出发。

      就在这时,暗部忽然传来消息,舞帝与东平侯到了平南王大营,打算劝其退兵,不料却遭到软禁。鸾承逼迫舞帝立他为帝,更以此要挟潇允与碧卿献城投降。碧卿将军已有降意,如今将帅失和,只怕潇允也支撑不了多久。

      鸾启收到密报时,上官子瑜正在书房中与他商议筹集军粮之事。看罢密柬正要收起,被上官子瑜轻轻按住了手背,两指自他手中将信纸抽了出去。

      “臣知罪。”

      他淡笑着打开信纸,低头看去,手轻轻颤了颤,很快收了笑,慢慢折起放回鸾启手中,凝目看着他,一言不发。

      “此战正是紧要时刻。进一步,可保北疆数十年太平,退一步,却又要遭数年涂炭。”鸾启仰首望向虚空之中,徐徐道,“权衡利害,朕此时万不能离开边城。皇位虽重,也重不过我大鸾黎民江山。太傅,您说,朕该如何?”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6章 第 36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