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9、危情之下 ...

  •   第二天,宋小池不敢怠慢,一大早的天尚未亮便起身唤了安哥儿去请垵州内所有大大小小的管事官员过府,恭候这位京城来的抚谕使大人的吩咐。待怡风一众人洗漱吃毕早饭,到了前厅,那些能排得上号的官员,皆着官服,分两列排开,垂头低眉等候着。
      这些官员里,有通判、守备、兵马都监、主薄、胥吏等等,甚至连提刑官都来了。只是这些人里面,竟然没有一个是裴乂从前认识的或者见过的。一朝天子一朝臣,谁又能说这只是世态炎凉而不是该当如此呢?除了官员,还有几位当地有名的乡绅,有威望的商贾等等。
      张晓念在会议开始后的半刻钟来到,随身还携带着记录着先前试验过的药方单子和试验成效的记录表,还有一位当地的医官、几个其他药馆的当家人等等。
      这哗啦啦一堆人聚一起本是为了解决当前的危难,然而又给人莫名的不安全感。这毕竟是可传染的疾病,这些人里,也不知道有谁已经被感染上而不知道。或许就因为这一聚集,不仅做不成大事,反受其累,让大家都感染上瘟疫,那可不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吗?最先反应过来的还是张晓念,她一进屋看见人这么多,便立即又退了出去,直喊道:“不能超过十人聚集,不能超过十人聚集......”一连喊了好几声。惊的厅内众人一时间不知所措,站左边的想往右边走,站右边的想往左边走,你撞我我撞你,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地想要分开,反而又聚得更密集了一些,乱作了一团。
      “别慌......”裴乂先吼道,众人停下,眼巴巴地望着她。裴乂继续:“各位大人,按先前的队排好。”众人又回到刚刚的位置上。裴乂又道:“先前没考虑到感染的问题,是我们疏忽了。”说毕,又转头去对宋小池道:“宋大人,这样吧,你先安排这些大人们去别的房子呆着,一处不能超过十个人。”
      宋小池立马唤了安哥儿进来安排,那安哥儿领着一次领着十位大人去别的房子。一刻钟后,此时前厅便只余下裴乂、怡风、宋小池、张晓念、通判、刺史、等十人。其实先前这些人早已聚集,该感染的也感染了,后面再作这些分开的举动多少有点多余了,不过,就此形成一种不多人聚集的习惯,也未尝不是好事。
      等到众人都站好,张晓念又给在场的众人互相介绍了个遍,各人也都互相作揖打了照面。接着便是正题,怡风先道:“如今垵州城内的情况各位都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了。之前你们的疏漏和不作为本官可以暂且不追究,眼下最要紧的是治病救人,控制好疫情,不扩散,不蔓延,不耽误。”说毕对裴乂示意了一下,要她把之前他们之前整理出来的初步计划对在场的人再说一遍。
      裴乂点点了头,在围站着的桌子上铺陈开一张写了字的纸,拿起桌上的笔,沾了墨,一边对众人道出计划,一边在白纸上写下计划的步骤。只听她继续道:“按照之前越大人与各位大夫商议的初步计划,一共分为六个部分。首先,目前最紧迫的是要清点病患的人数,然后做好隔离。根据人数建立相应的将理院,把已经需要接受救治的人群分重症、中症、轻症以及疑似四个部分,集中一起治疗,防止交叉感染。现在这个工作张娘子的医馆有在做了一部分,但是还不够,我们要彻底地做,把每一位感染或者疑似感染的人群与健康的人群隔离开来。”
      “这事,下官可以带兵去各门各户做清点。”通判道。
      “我这边也会安排人来协助通判大人的。”张娘子道。
      “那就有劳张娘子和通判大人了,我希望明日就能有初步的数目出来,五天后能够做到精准隔离。”怡风强调道。
      裴乂又说:“第二,尽快找到有效治疗的药方。我和越大人对药理医理都不懂,恐怕也得劳烦张娘子做个牵头,集合城里的大夫医师们尽快地去做。还有我们从京城里带来的章太医和苏大夫,他们也都是极好的,具体的治病良方和其他防疫事项,张娘子可以等过后和他们再行商议。”张晓念点点头,以示应承。
      “第三,保证疫区粮食的充足,没有饭吃就控制不了感染的人群。控制不了他们,就控制不住疫情,”众人点头,宋小池更像是心虚一般,头垂得更低了。“所以,宋大人,这事就交给你了。盘点出目前城内各处的粮食存储量,计算出我们能靠着这些粮食撑到什么时候?”
      “第四,尸体的处理,”众人的脸色更加的阴沉了,就像是大雨前的乌云密布,“我知道这事很难,风险也很高,但是必须要有人去做。尸体处理不好,瘟疫就会更大范围地扩散,到那个时候每个人都处于危险的境地。”一阵沉默过后,张晓念又一次开口道:“这事我们医馆也一直在做。但是,一直人手不够,所以我们需要官府的牙差们协助。”
      “好,很好,那其他细节的问题,就由张娘子向其他大人沟通了。下面我就再说第五条,垵城内百姓大概十五万。若是一直闭门闭户,恐怕难以为继,不消一个月,肯定要爆发饥荒,所以为了保障衣食住行,又要做好抗疫防疫工作,我们一定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运作方式。当然,这个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建立起来的,往后的工作还需要仰仗各位的协助和配合。”
      “一定,一定。”众人一致回答。
      “第六,虽然一早就关闭了城门,切断所有的出入来往,但是在闭城之前流散出去的病患必定也有。所以,我们现在还需要有人能带领人马到周边去探查情况,以便保证瘟疫不在其他地方爆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况且,如今城内的情况不容乐观,我们其实是需要外界的支援的,所以目前我们需要甄选出大概五十位健康无疾的官兵留守在城外,一来可以通传信息;二来以备不时之需;三来,保障物资可以从城外安全送进来。这事就交由兵马都监大人安排了。”兵马都监沈梓莲领命作揖。
      “好了,今日暂时的就是这些事情,往后每日辰时你们都需来衙门与我汇报工作进程,不得有任何耽搁,如若有问题也须及时如实汇报,快速解决。要是让本官发现谁还胆敢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糊弄了事,就别怪我在给陛下写折子的时候不会遣词造句了。”怡风厉声而道。
      在场的众人谁还敢说个“不”字?连连答诺便就此退下去了。只是,这些人是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十几二十年的了,应付朝廷早已熟门熟路。在面上并没有违拗或者为难这位京城来的抚谕使,该守的规矩一丝不苟,该给的面子一点都不含糊,但是到了那背地里,各人却怀着各人的心思。
      等把各项事宜安排下去之后,裴乂与怡风做了一些能做的简单防护:头戴帷帽,脸挂面纱,肩披大氅,之后两人便到街上去视察探访了一回。由于官府一早就出了限制出行和不许买卖的禁令,所以街上的行人并不多,买卖的商户更是没有,然而在那些街巷港尾的地方还是有零零散散的一些人在兜售着商品。裴乂走近一个卖时令瓜果蔬菜的老妈妈,问:“老妈妈,您知道现在城内在闹瘟疫吗?官府发了禁止买卖的禁令您不知道吗?”
      那老妈妈一看两人裹得严严实实的,脸也不露,不像什么正经人家,就让两人快滚。怡风被妈妈一通赶就有点来气,想上前训斥两句。裴乂知道怡风肯定要吃大亏,便故意不阻拦,躲在了一边看他怎么出糗。怡风还没开口呢,那老妈妈见他又不知道好歹地走上前,就知道是个爱多管闲事的小纨绔,她经事多,活了大半辈子什么没见过?也不怕事,就叉着腰跺着脚,哭喊起来,带着那假得要命的哭腔大声地吼道:“救命啊,救命啊,官府的人不让人活啦,不让人活啦,来打人啦,打人啦......”略停顿,睁开一只眼睃了一眼怡风,见他慌张得怔住了,便又乘胜追击,再加一码,放大声吼道:“官府官府,今日禁止这个,明日禁止那个,除了禁止就不会别的了,你们是天天好吃好喝的端到面前,哪里知道什么民间疾苦。你们是担心我们染病吗?你们是担心死得人太多,瞒不住朝廷,保不住官帽。”
      怡风何曾见过这样泼妇骂街的场面?眼前的这个看似不讲理的妈妈,但是又句句都说得有理,让人一时语塞,完全被带了进去。
      那妈妈越发得意,没等怡风缓过气来,便又道:“我问你,你知道这些菜长多少天熟一次吗?你知道城里有多少人需要吃饭吗?你知道我们不来卖菜,有多少菜就要烂在地里,城里又有多少人因为没有足够的粮食吃被饿死的吗?你锦衣玉食,心血来潮出来视察视察,谓之关心百姓。可想过百姓是怎么营生怎么活命的吗?你不知道我们,但是老娘我知道你们。说得好听,现在不允许我们出来做买卖是为了我们的命。哼,哪天,等你们把粮库都吃光的时候,看你们还来赶不赶我们走,看你们还让不让我们出门。你,还有你,躲一边的,你们要买菜就丢下钱,要放屁,你们屁还没老娘我的臭我的响。知道了吗?”
      那怡风被骂得哑口无言,一时无措,直瞪着妈妈,又求救似得看看裴乂,那裴乂正躲在一边笑呢,突然被那妈妈扯进来一顿骂,也是一时反应不过来。当下只得拉着怡风,两人灰溜溜地逃了。
      拐过一条街,进入原来的勾栏瓦舍,现在每一处都是大门紧闭,失去了往日的热闹喧哗,“殿下以前去过京城的瓦子吗?”裴乂问。
      “去过。”
      “喜欢吗?”
      “太杂了点,太吵了点,也太乱了点。”
      “这难道不正是康衢烟月的大好景象吗?”
      “是啊,若是从前你问我,我也许会说,不喜欢。可如今看着眼前这萧条的景象,便突然惊觉往日的嘈杂热闹是多么的可贵。”
      “殿下,可贵的不是嘈杂热闹,可贵的是人民有可以赖以生存的门道。或卖艺或种地或为官作宰......”
      “可惜,这之间终归贵贱有别。”
      “贵贱只是身份的贵贱,生命本身却是一样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要论贵贱,人也不比其他万物,何况人与人本身呢?殿下身份自然比我等尊贵,可是殿下的生命与我们又都是一样的,饿了要吃饭,凉了要穿衣服,天热了怕热,天寒了怕冷。”
      “哼,我说你啊,在我面前是越来越放肆了。”
      “殿下不喜欢,我便不讲了就是,何必生气。”
      “我又没说我生气了。”
      “那就好,我们走吧,这里也没什么好看的了。”
      “嗯嗯。”
      两人一路又走出了勾栏瓦舍,一个时辰后,来到了外廓的一片农地。地里种着春天的时令蔬菜,有茄子、黄瓜,还有春椿花菜、苦瓜、冬瓜等等。一片叶子绿油油,三点花儿红艳艳。是春天的景象啊,万物复苏,明媚动人。
      “‘遍身绮罗者,不是养蚕人’虽说我锦衣玉食,然而这衣食从何来,怎么来的,确实知之甚少,惭愧。”怡风望着眼前的一片生机好生一番感慨。
      “殿下这便是钻牛角尖了,个人有个人的分内之事,把自己应当负起的责任做好了便是佳话,谁又能面面俱到?您是公孙王候,自当在你的位置上,辅助殿下,保民生太平,让国家昌盛。即便你知道了这桑树是怎么种的,这蚕是怎么养的,这衣服是怎么裁的,但是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于国于民又有何益处?况且,众生皆苦,你有你的苦必须去承受,他们有他们的,谁又祈求您这等贵人下地农耕去呢?”
      “那你的呢?你,又有什么样的苦要去承受呢?”
      “我呀?‘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境遇多变,空有志气,便是我的苦。而我的苦,又是世间千千万万人的苦。说起来也庞大也微不足道。”
      “你总是把自己活得太累了。”
      “殿下是觉得我把自己活得太累了,而不是生活本来就很累?”
      “哈哈哈,你对。”
      “殿下,你是个好人,我在您面前向来畅所欲言无所顾忌,您都从来没有责罚过我,关于这一点我对您很是感激。今日,我愿以眼前这片瓜果蔬菜为见证,认您这个朋友。您若不嫌,往后我必定更加费心费力为您解疑答惑、出谋划策、排忧解难、遮风挡雨......”
      “行行行,行了,再说下去,又是没正经的话了。”怡风望着她笑了,心里却不忿的是:别人皆是日月为聘,天地做媒,结百年之好合。你倒好,以瓜果蔬菜见证,认我做个朋友罢了。只是这话只能心里想想罢了,万不能说出口。而后才又郑重地对她道:“好,本王也很欣赏你的直率机敏,愿意结你为友,往后互相扶持,并肩作战。”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9章 危情之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