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4、新任刺史 ...

  •   从夏到秋,从暑到凉,树叶绿了又黄,花儿开了又谢,大雁南飞,有新人到。
      经历一场涧南首富的救子风波后,朝廷才终于凑齐了赏赐给西北军兵的赏金,新任命的西北刺史,不日就要奔赴青城上任,正好让他带着封赏文书和犒劳之物到西北去给众将士们,而按照规矩,西北所有的在册将士都得去城门候旨,迎接新任刺史。
      听京城传来的消息,道是要封宁王为镇西将军,其余将士皆晋一级,俸禄翻倍,其他有功者,论功行赏,低级士兵亦有一定的赏赐,而林十思军师,虽是女子,却智谋过人,在此战中算为头等功,敕封:护国军师。大家听到这些消息自然是万分开心,迫不及待。
      新任刺史到达的那天,大家早早的就排成队到城门口去迎接去了。此时,已是九月,西北的九月已有几分寒冷,大家皆是穿着风衣,披着袍子。怡阳和各位将领则是换下一身戎装,穿上各人品级的常服。而裴乂是第一次受封,她只能提前去青城内的上好裁缝铺定制一身体面一点的衣服,不然都不好意思接受封赏。
      从早等到晚,终于在入夜之前,那新任刺史姗姗来迟,借着最后一缕夕阳,才从城外的山路尽头缓缓出现,奇怪的是,等那风风火火的队伍靠得近一点的时候,才发现,每个人都是走路而来。
      怡阳怡耒裴乂等人连忙上前去迎接,却不曾想,这新任刺史竟是熟人,更不曾想到的是,这熟人旁边站着的是一位更加熟悉的亲人。
      “原来新任刺史是苏文郎苏公子啊?”怡阳大惊。
      “正是,下官见过宁王殿下,明王殿下。”苏文郎作揖行礼道。
      原来苏简在春闱之时获得廷试二甲,高中之后他便履行承诺,向历帝求娶四公主,历帝见他心诚,四公主自己也愿意,便给两人赐婚。而后苏简又自荐去外地赴任,恰好西北前刺史被内齐所杀,西北如今正缺一名新刺史,便顺理成章选派了苏简来接替。
      “二哥,五哥”站在苏文郎旁边的是怡阳和怡耒的亲妹妹,俞怡露四公主。
      “怡露你怎么也来了?”怡耒拉着怡露的手,又喜又惊。
      “承蒙陛下厚爱,已将四公主许配于我,我们新婚燕尔,不愿分离,所以四公主便陪同下官一起来此赴任。”苏简为众人解惑。
      “好啊,你小子,竟敢娶我妹妹。”怡耒开玩笑道。
      “确实是下官的福气。”苏简不好意思地回道,虽是天黑,却也能见得着他此刻因为害羞而脸都红透了。
      “五哥......”怡露同样因为害羞而红了脸。
      “五弟你就不要打趣他们了,对了,你们怎么步行而来?”怡阳又问。
      “说起这个,真是心疼,那所有的马半路上误吃了那山谷百合草,全都腹绞痛,跑不动了,我们怕你们等不及了,便不等那马养好,先行走来。”
      “那余下的东西?”怡阳担心道。
      “放心,我们留下了大部分的兵力在那看管着。”
      “王将军,”怡阳对王阶道道“你带五百兵马前去接应。”
      “是。”王阶出列领命而道。
      王阶原就是苏家军的人,派他前去正合适,
      “等一下,将军拿着这个去,他们便知是自己人。”苏简将自己身上的玉印递给王阶。
      “是,小将军。”王阶习惯了叫苏简小将军,一时半会还没改口,他接过玉印,便自领了五百精兵前去接应京城送赏的队伍。
      “不知苏刺史是今晚宣旨还是明日再宣?”怡阳又问。
      苏简回道:“赏赐之物还没送到,那便等明日到齐了再宣吧。”
      怡阳回道:“如此也好,那今晚你们便先回刺史府休息休息,明日再说。”
      回到刺史府,怡露对苏文郎道:“我方才见二哥五哥旁边站着一个清秀爽利,眉目有神的女子,不知那位可就是林军师?”
      苏简回道:“想来是她。”
      “真好啊,看她年纪也不大,却有如此智谋和才情,真是少年出英雄,巾帼不让须眉。”
      “夫人又何必羡慕别人?”
      “倒不是羡慕,就是钦佩。一个是她,一个是姐姐,她们都是顶天立地的女子。”
      “夫人放心,以后为夫一定让你也出人头地,建一番事业。”
      怡露却笑回道:“若是要靠你,那我还不如不要呢,靠别人得来的,算什么出人头地呢?”
      苏简听罢大笑一声道:“夫人有此大志,倒是让为夫羞愧了,你说得对,靠别人得来的算不得什么出人头地。不过我们既是夫妻,那自然不分你我,以后我们夫妇两人齐心协力,把这西北建设成和平强盛,繁华富庶之地,让那列强再也不敢来犯,这便是我们两个人的事业,是我们两个人一起出人头地了。”
      怡露听了苏文郎的这一番话,自是大喜,想了想又认真道:“这西北地缘复杂,周边国家又多,想要维持和平便难,还要繁华富庶那更不容易了,我们两怕是要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了。”
      苏简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此乃本官之责也,难道夫人你怕了不成?”
      怡露又回道:“那自然是不怕。”
      第二天,王阶顺利把京城来的人和物安全送进了青城,苏简到军营驻扎地宣了旨,按份例分派了赏金赏银,裴乂独多赐了一件红色织金缠枝莲妆花纱绣灵仙万寿补方领夹衣和一条金色马面裙。
      “这衣服可真好看啊。”时雨抱着朝廷赏赐给裴乂的衣服来来回回地看,一边看一边感叹。
      裴乂见她喜爱,便道:“走,我们去给你也做几件去,姐姐现在有钱了,能给你买衣服了。”
      “这一定很贵吧。”时雨道。
      “没事,你以后啊,就穿回女孩子的衣服。之前周钰给你穿过,不过那是他们内齐的衣服,现在我给买我们大历的汉人女子穿的,怎么样?”
      时雨又开心,又犹豫,看来是一时之间还不习惯。
      裴乂见她踌躇,又道:“你以前扮作男孩的模样是因为还小,为的是安全和不被人欺负,但是你现在大了,你可以去学点知识,学点技能,不必扮作男孩,也能好好活着。”
      时雨迟疑道:“我可以吗?”
      裴乂笑回:“你看我不就可以吗?”
      “你?你跟我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裴乂不解。
      时雨看看裴乂,直言道:“一看你,就知道你读过书,我?什么都不会,只会偷呃拐骗。”
      裴乂回她道:“偷呃拐骗也是一种生存技能,不过,你说得也对,读书识字能让人见识更广阔的世界。你想不想读书?”
      “什么意思?”
      “你就说想不想嘛?”
      “当然想,就是很难,我怕自己学不来。”
      “又不是让你读了去考状元,怕什么?”
      “那姐姐,你要教我吗?可是你这么忙,哪里有时间教我呢?”
      “我有更好的主意,你等着哦。”裴乂说完,便走出了自己的营帐,来到怡耒的住所,她敲了敲门,没人回应,但是又能听得见里面有人的声响,裴乂便自己打开门走了进去,原来怡耒正在房里一个人喝酒,喝得醉醺醺的。
      “怎么我敲门你不应我?”裴乂一边走过去瞧他,一边问。
      “原来是姐姐呀,姐姐是来陪我喝酒的吗?哈哈哈哈哈哈......”怡耒痴痴地笑道。
      “为何喝这么多酒?近来大家都开开心心的,你这是怎么了?”裴乂一边问,一边坐下。
      “我就是开心,所以喝这么多......”怡耒拿起桌上的每一个酒樽想要继续喝,却全都是空的,又道:“你等一下啊,我,我再去拿,拿几樽来,你,陪我一起,喝。”他一边说一边踉跄着起来往外走去。
      “我不喝,我有事跟你说呢。”
      “你不喝,那我不听。”
      “那我便等你酒醒了,我再来说。”裴乂站起来假装要走,怡耒一手拖住她,道:“别走嘛,那你说,我听。”
      裴乂将他拉着坐下,才道:“我想让你在这里开个书院,教孩子们读书。”
      “什么?”
      “我,想,让,你,在,青城,开,个,书院,教,孩子们,读书。”裴乂一字一词地道。
      “你比我文采好多了,你为什么不开,让我开?你不会教啊。”怡耒回道。
      “你是皇子,开起来比我简单多了。”裴乂坦诚地道。
      “我要是不答应呢?”
      “那我就去找公主,找你妹妹。”裴乂假装又要离开。
      “不不不不不......我我我,我开,但是,你也要答应我一个条件。”怡耒倒是没醉糊涂。
      “什么?”
      “等我想到了再告诉你。”
      “那你的条件我要是做不到呢?”
      “你肯定能做到的,我什么时候为难过你?”
      裴乂很想回他道:他一直都在为难自己,可是见他这副模样,说了也没什么用,便回:“好,只要我能做到的,我都答应你。”
      不过好在的是,自从怡耒答应裴乂要搞书院以后,他便不再以酒度日,不再整日醉醺醺的无所事事自怨自艾的了,而是专注于筹办他的书院学堂。他先去找苏简要了一块地,然后又找了工匠来,把那块地建成一个可以容纳四五十个孩子上课的学堂,除了是学堂之外,还建有院子,房子,虽然不大,但是也能让他还有一些无家可归的孩子们住下。怡露一听到这事,便兴致勃勃,擦掌磨拳地也要参与进来。她本仰慕裴乂和大公主怡霜,如今机会就在眼前,她岂能放过。
      一天,怡露找到怡耒便央求道:“五哥,你让我也参与进来吧,虽然我书读得不好,也没什么文采,但是教孩子们识字认字我还是可以的。”
      怡耒一想,他一个人顾此失彼,难免有不周到的地方,他又不能分身又不能时常去麻烦裴乂,裴乂现在一边要和怡阳忙着征兵练军,处理军务,一边又得跟随苏文郎去西北各县各城考察,作为军师,只有对各个地方的地形人文历史都了如指掌,才能在将来用兵的时候,出神入化。所以当下面对怡露的请求,他便想着多一个人多一个帮手,效率也高一点,觉得可行,也就应承了。
      这个小小的学堂从秋天一直建到隆冬才算建好,建好了以后,怡耒打算请裴乂当顾问先生,林军师的名号如今在西北那是响当当的,有她坐镇,不怕那些家长不送孩子们来念书,尤其是更能吸引那些女孩子们来念书。
      那天裴乂刚从外地回来,还没把凳子坐热,那怡耒便找上门来了,听他道:“姐姐,辛苦了,饿了吗?我给你拿点吃的来?”一边说,一边给裴乂倒了满满一杯热茶。
      裴乂知道他肯定是不怀好意来的,便问:“有什么事,直说吧,还在这装呢?”
      怡耒嬉笑道:“姐姐,我们的学堂建成了。”
      “真的?这么快?”
      “可不,那可是由我全程监工的。”
      “哈,恭喜啊,那你以后可就是俞先生了。”
      “那是,做先生可比当什么明王好玩多了。”
      “做明王呢,你可以继续逍遥自在,做个闲散皇子。但是,当了先生以后呢,可就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了。得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放心吧,我知道的。我今天是来让你做件事的,不是让你来教训我的。”
      “什么事?”
      “我们学堂呢,现在还缺一个题匾,一副对联,我想着,这个主意是你出的,不如就让你来提吧。”
      “哇,这可是个大任务啊。”
      “那可不。”
      “那你容我想想。”
      “好。”
      第二天,裴乂把写好的题匾和门联拿去给怡耒,怡耒打开一看,上面写道的是:柏舟书院,门联是:心之忧矣为国为民,行者将远无畏无惧。
      怡耒看毕,发出一阵赞叹,道:“妙也,妙矣!”
      怡耒看着裴乂,她静静地站在阳光之下,光在她的身后射来,金色的光圈将她包裹,那冬日凛冽的风从她的脸上掠过,把她的面颊吹得泛起一圈红圈,她一边说话,嘴巴一边吐气:“你喜欢就好。”裴乂笑回。
      怡耒凝视着她,经历了这么多的坎坷之后,他却觉得她一如从前,眉目如画,神采飞扬。怡耒将目光收回,然后笑着恭维了一句道:“只要是姐姐写的,我都喜欢。”
      裴乂又道:“我打算把时雨送过来让你教她读书,你可要替我好好教她。”
      怡耒笑回道:“那孩子聪明着呢,用不了多久,她就比姐姐还出息了。”
      裴乂也笑道:“若真是这样,我必大摆三天三夜的宴席谢你这个先生,”
      “这话我可记住了,到时候没有三天三夜的宴席吃,我可不饶你。”
      裴乂不理他,正转身准备离开,怡耒忙道:“别走啊,还有一件事。”
      “还想赚我便宜?”
      “姐姐题匾也写了,对联也写了,怎么也得再当个顾问先生吧?”
      “什么?”
      “姐姐你想啊,你是个女子,却当了我们大历的护国军师,这简直是行走的宣传啊,那要说你是我们这的先生,哪家的女孩不都想来这上学嘛?他们来,我们才有收入有钱,才能继续帮那些战争中遗留下的孤儿呀,对不对?”
      “可是......”
      “姐姐,你总不想我们这里只有男学生,没有女学生吧?”
      “那当然不是,我让你来开这个学堂就是为了让女孩子们也可以来上学的。”裴乂连忙反对。
      “那不就对了嘛。”
      “可是我,我不会教人的。”这确实是实话,裴乂虽有才,但是并不擅长教人,之前在垵州教那些女孩子们做面罩都废了好大的功夫,若不是人命关天,她必然早就不耐烦了。如今还要教孩子们读书写字,她便更没这个耐心了。她之所以不想自己去教时雨而是托付给怡耒也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这个。
      “又不是让你天天教。”
      “那怎么个教法?”
      “你只需要每个朔望日来给他们讲一次课就行。”
      “可是......”
      “放心吧,你可以的,大家也都希望你能来。”
      到了最后,裴乂确实找不到一个合理的理由去拒绝,便只能咬着牙答应了。可怜她,天天跟着怡阳去练武场,跟着苏简去农田去山里,日晒雨淋的都不觉得苦不觉得累,这一个月两次的课,倒是让她焦虑得碾转反侧,好不安生。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4章 新任刺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