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休遣玲珑唱我词 ...

  •   但是他这件艺术品也真是太美了,人美、曲美、歌也美。几次家宴,马上就流传出去了。这件美事当然不会瞒过好朋友元微之。颠颠的跑来,指名要看商玲珑的演出。一曲奏罢,已是神魂颠倒。当即提出要借出商玲珑。说:
      “仁兄有这么好的一件尤物,何不借给小弟把玩几天。”
      提出的要求有点霸道,也就是元白之谊太深厚了,元稹有点儿毫无忌惮。哪有兄弟之间借女人的,白居易心中不快,他知道,元稹风流倜傥,所谓借出把玩,那可不是艺术欣赏,八成就要双宿双飞。白居易看不惯他的这种风流轻率。婉转说到:
      “玲珑还小,学艺不精,不值得到外面去张扬。”
      元稹不脑,诞笑:“兄长涩皮,不借就不借。待我跟小姑娘言传几句。”
      于是走过去,与玲珑交谈起来。元稹在京城中也算是一个美男,颜值很高,自比宋玉。再加上文学造诣又高,说出的话风趣幽默,几句话来回就把小姑娘逗乐了。两人谈笑言欢,已经亲热的像是老相识了。
      元稹走到案桌旁,抽出一张小笺,摘笔蘸墨,一挥而就,写了一首七言绝句,拿着递给白居易。又走过去附在玲珑耳边说了两句,笑着甩袖而去。白居易展看小笺:
      休遣玲珑唱我词,
      我词都是寄君诗。
      却向江边整回棹,
      月落潮平是去时。①
      一问,玲珑说:“他说,约我今晚到曲江游船,月落时即送我回来。写了一个借条给您。”话说的倒是诗中的意思:你尽让玲珑用我的诗词歌唱表演,那些词都是我送给兄长的最好礼物。作为回赠,我借玲珑今晚曲江畅游赏月,月落时必然送回,还望大哥海涵。
      借条诗上几句词,说得白居易羞愤难当:借吧,不舍;不借吧,就真的显得小肚鸡肠了。
      正好母亲走过来,知道此事,说:
      “不要说他是你的朋友,就是官场上的应酬,礼尚往来也是应该的。”
      白居易叹了一口气,看着眼巴巴的玲珑,问:“月落必回?”
      玲珑一揖:“必回。”
      天黑,白居易让一抬小轿把玲珑和箜篌抬去了曲江池畔。
      可是:
      月落哪有人影回,潮平不见箜篌归。
      直到三个月落,小小玲珑才返回白居易府上,红潮满脸,喜愧难辨。
      白居易一怒之下,本想把商玲珑削籍,赶出家门。母亲说,赶出去还太小,流落街头,满城风雨,落得是你的名声,也连累了好友。从此再不让玲珑出门见客,只在后院练篌独奏。
      元稹就像没事人一样,照样到白居易家饮酒作乐,吟诗论政。事情也就算过去了。过去了很多年,白居易以为元稹早忘了此事。

      贬到江州,为遣寂寞,把玲珑带在身边,也不像在长安时那样张扬,只是独在后院为他一人独奏。玲珑确是善解人意,无论是演奏、歌舞、把笑言欢,都很能抚慰这个被贬的江州司马。在写出《琵芭行》后,余兴未消,又写了一首《箜篌怨》,鬼使神差的就寄给了他朝思暮想的好友。
      没想到这首《箜篌怨》,又重新引起了这个好友的借女之愿。白居易接到来信,想起在长安时借女的不快,不由得对这个好友的不情之请产生了嗔怪。心中马上做出了一个决定,绝不带商玲珑去参加通州欢送会,以此断了元微之借商玲珑“尽欢”的艳愿。
      既然不赶去元九登高参会,因此白居易也就并不急于启程赴忠州。他要等白行简归来一起携行。这一拖就到了元和十四年(819年)的二月底才启程,不想却在三峡中与元稹不期而遇,三人游峡中山洞,留下《三游洞》,此是后话。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章 休遣玲珑唱我词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