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助元好事建云亭 ...

  •   第二天(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初八)一早,石国兴悄悄带来了包工头。薛涛坐在里间,隔门挂着珠帘。叫包工头在客厅把图纸交小翠送进里间。薛涛在里间隔帘问:“完工了吗?”
      包工头在外间躬身说:“完工了,打扫的一干二净。石掌柜都看过了。”
      “嘎云亭和鸿笃殿是分开的吗?”
      “鸿笃殿在嘎云亭的侧后,有自己的院子,院门关上,既是独立的道观。跟嘎云亭是完全分开的。连地契房契都各是一份,石掌柜给办的。”
      一边的石国兴赶紧递进房地契。
      “但是要进鸿笃殿,从山路上来,必须先绕过嘎云亭。”包工头说。
      “没有别的路,进鸿笃殿吗?”
      “嘎云亭和鸿笃殿建在翠屏山的山顶,山上有一块平地,东、西、南,全是悬崖峭壁,崖下就是州河。只有北边一条路上山,路两边怪石林立、峭壁清涧。”
      “那么道观院子的墙是沿着悬崖边上砌的?没有任何出口?”
      “是的,除了大门,就是南墙上有一个小口,用以悬绳打水。”
      “什么是悬绳打水?”
      “就是道观用水,不用下山去挑。在洞口悬一根绳子,吊桶下去,就可以直接到州河取水。”
      “那不是很危险?”
      “是的,有几十丈高,摔下去必死无疑。但是吊水不用探身,有悬杆滑轮,用辘轳摇上吊桶即可。”
      “想的周到,看来住到这里生活没有问题。”
      “啊呀,老板,那可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上亭可以临江观景,入观可以焚香抚琴。与世隔绝、清静幽雅。你可是选对了地方。”包工头说的话,正合薛涛的心意,当初说,只盖一个亭子,薛涛加了一院道观,想着今后老了,来此颐养修身岂不乐哉。
      薛涛叫小翠把飞钱纸凭拿给包工头。包工头一看,比欠的尾款多出很多,喜出望外。只是疑惑不知怎样使用。小翠说:“到当地州府,找钱粮、税官即可兑出银钱,也可抵交税款。通州太穷,最好去兴元或成都府兑换。实在不行你找宝圆斋,也可兑出少量现银。”
      薛涛说:“今晚我们就有人要住进鸿笃殿,你把通道、院门打开。”
      包工头马上说:“啊,我忘了,这是鸿笃殿院门和嘎云亭大门的钥匙,给您。”
      “今晚你把守路口的人和路障都撤了。你明天上山,亲自把嘎云亭的钥匙交给刺史。对元刺史要郑重。有个交接仪式,你跟着仪式程序,听喝就是了。”小翠从嘎云亭的钥匙串中解出一把,交还给包工头。
      “刺史要问起是谁捐的亭子,你不要说破。只把槛联做好装上就是。一联是‘戛云罩通州,翠屏立微亭’,挂大门两边。二联是‘官运有亨通,妻妾多满堂’,挂迎门内柱。鸿笃殿的匾牌做好,暂时不要挂。”
      包工头说:“我本也不知您是谁,谁给钱干活就是。只是我脑子笨……”,没等说完,小翠就把写好两个对子的红纸条递给了包工头。两张横批也给了包工头。薛涛不但诗好,书法也誉满天下。两幅对子写的清丽端正,人人看了没有不爱之理。两个横匾额分别是“戛云亭”、“淑丛安文”。

      去年初,也就是元和十三年初,在通州卧底的石国兴给成都的薛涛传来一个信息,通州刺史李实赦回长安,山南西道节度府命元稹“以司马权知州务”(即让元稹以司马的官职暂时代理通州刺史,管理政务。)。元稹欲振考绩,在有限的代理刺史期间,做几件“好事”,以给通州百姓留下美名。
      第一件,是在翠屏山上修一座亭子,魏晋以来,修亭是文人扬名立万的最好举措,既可纳凉观景,又可吟诗作乐。建筑物本身保留长久,可流芳百世。通州是穷困之地,州府是没有钱修亭的,于是招标纳捐,许给好处——可随亭扩批土地任建房舍,可冠名、可撰联。通州本地没有人有这个实力,就是有也不会去盖这种不能当饭吃的无用玩艺儿。薛涛让石国兴匿名应了这个标,她有她的想法。
      第二件事:动员百姓在城南三十里山坡地上大修农田、开荒种地 “通民毕赋用其间,馀夹津而南,开山三十里,为来年农种张本。” (唐元稹《告畲三阳神文》)地是开了,无种下田,已经耽误了一季。薛涛听到石国兴汇报,立即花钱买种赈济,今年春天一定要种上,也别枉费了元大官人的一片苦心。对元稹再有怨恨,对百姓好的事,薛涛还是非常赞赏的——这人骨子里还是有正义感的。
      第三件事,移风易俗、遵纪守法,开展农业生产,“乃劝州人,大课芟铚。人人自利,若受鞭抶。”“教则人功,理有阴骘。农劝事时,赏信罚必。”
      第四件,整顿吏治,繁荣市场。“市无欺夺,吏不侵轶。”
      后两件事,薛涛拭目以待,但愿他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办好,不是哗众取宠。

      关于嘎云亭的冠名,原来薛涛本不想管,她花钱修亭本无商业价值,不想把亭子与自己和自己的纸业联系起来,原想借亭疏怨。取什么名字并不重要。元稹不然,是一个扬名的机会。几次托人催老板冠名。见没有动静,于是自作主张,发挥自己的专长,为亭取名“嘎云亭”,并把“嘎云”二字的出处一并写上,托人报知修亭的匿名老板。薛涛一看是以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中“有古松老杉,修柯戛云,低枝拂潭”意境取名。“修柯戛云”,上摩天意,意深境远,又是她敬佩的白乐天著名文章的出处。知道元白之谊,关系不浅,于是成全了元稹的取名之意。
      只是槛联另赋,不能由他。既然是借亭还怨,就要借槛联调侃他一下:他喜欢扬名,就在门外的槛联中加上他的一个字;既然他隐瞒再婚,就在内联中暴露他的家室。
      至于鸿笃殿的取名,“鸿笃”既有鸿儒、笃信的意思——胸怀大度、诚信做人;当然也与她的字“洪度”谐音,这是她的私人领地,她不想像前头的亭子那样造怪。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