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曾经沧海难为水 ...

  •   缱绻两月有余,一个噩耗传来。元稹的结发妻子韦丛因病离世①,报丧信送到御史公馆,元稹看信落泪。薛涛这才知道元稹有妻有女,妻贤子惠。韦丛年仅二十七岁,与元稹同苦七年,家庭和睦。顿觉心亏意惭。赶紧催元稹回去处理丧事,自己也不便在此久留,打算立刻打道回蓉。
      元稹收回泪眼,对薛涛说到:
      “公事在身,不便返回。”其实言不由衷,朝廷有律,家有丧事,是可以请假回家的。而且一月之前他已知道韦丛病重,那时正是结案报京,与薛涛打的火热的时候。
      “我写篇祭文,再寄几首悼亡诗,以表哀悼。”
      提笔,洋洋洒洒写了一篇悼文,下笔落字:
      “呜呼!叙官阀,志德行,具哀词,陈荐奠,皆生者之事也,于死者何有哉?呜呼!……”
      声声呼唤。
      抬笔留哀:
      “况携手于千里,忽分形而独飞,昔惨凄于少别,今永逝与终离,将何以解予怀之万恨。故前此而言曰,死犹不悲。呜呼哀哉,惟神尚飨。”(《祭亡妻韦氏文》元稹)
      句句哀鸿。
      不说文章华彩,仅那感情洪泄,悲哀之极,真是惊天地泣鬼神。薛涛倚旁,随写随看,看得肝肠寸断,抽泣不已。
      元稹又拿过纸笺,稍一思索,低头挥毫,一首四行七绝完成,又拿过一张纸笺,略一顿,下笔如神,又是一首,一会功夫,连写五首。把前三首放一边,把后两首放另一边。
      《离思五首》②
      ㈠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谩篸绿丝丛。
      须臾日射燕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㈡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㈢
      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麹尘。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㈣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㈤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离思五首》的前三首是诗人怀念妻子身前的音容笑貌、梳妆打扮,衣裳穿戴,写的栩栩如生,情真意切。堪称诗中的精品,句句感人。看得薛涛眼前仿佛浮现起那个小她十几岁的贤妻良母。
      后两首,单从悼亡的角度去看。似是表达了元稹对亡妻韦丛的一片深情,对韦丛爱的唯一,爱得真挚——见过大海就看不上河沟里的水了,见过巫山上美丽的云彩其他的云简直就不算云。百花中我只把最喜爱的梨花送给你,我最爱的白衣女人。这样惊世的诗句,任何人看了都会感动得热泪盈眶。
      把一个已经死去的女人评价得那么高,不能不让任何一个女人都产生嫉妒之心。虽然薛涛是个大度的女人,看了这两首诗也是一股酸水冒上心头,醋意隐忍的。何况其中有一句,原来是送给她的,怎么又送给那个已亡人。指着那句“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说:“这不是在梨园里送我的诗句吗?”
      “是的,这原也不是送她的。”
      元稹是何等精明之人,他怎么可能在热恋的女人面前写这样肉麻的诗句去夸赞另一个女人,向一个亡灵表白他的忠心呢。他把悼文和前三首诗叠好插入信封,把后两首诗笺拿起放到薛涛的手中。薛涛问:
      “怎么不一块儿寄去?”
      元稹说:
      “这是送你的,我不想让这样好的句子烟灰飞灭。”
      悼文、悼诗是要在灵前焚烧的。
      薛涛捧着诗笺,五味杂陈。薛涛并不是小肚鸡肠、河东狮吼那样的庸俗女人。她爱这个男人,但是她也懂道理。人家毕竟是结发夫妻,新丧未久,向已亡人倾诉祭奠哀痛之情也是理所应当的,再热烈的语句都不为过。自己无名无分,苟且相处,何来醋意。元稹在这个时候,把这么美好的诗句相赠于我,何德何能,有点本末倒置,不伦不类,受之不恭。薛涛把诗笺推回过去。说:“我受之有愧,还是把它们一起寄回去吧。”
      元稹把诗笺和薛涛的手一起攥住,说:“你这样聪明的人,难道还不懂我的诗句吗?在我眼里你就是沧海,就像巫山的云彩,谁也比不了你的雍容美丽。百花丛只有梨花配得上白衣的你。云观台下送你的梨花和诗句我永远不会忘记。而她从未修过道,也从未穿过白衣,‘半缘修道半缘君’、‘偏摘梨花与白人’。你说这样的诗句送给谁合适?”
      不管是牵强附会还是合情合理,薛涛听了这话,都满是感动。
      元稹又说: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我现在已孤身一人,像江边的孤树一样,将要带着一身残叶渡过后半生。洪度、洪度,与我共‘度’余生。”不知唐时‘度’、‘渡’是否相通,这种生拉硬拽的比喻有点牵强。
      这时的女人哪管用词不当,牵强附会,只要表达爱意,就会感动。薛涛哽咽动泣,趴在了元稹的肩头。轻声哽咽也以“字”说之:“洪水滔滔,普渡众生。你便是一个。”
      虽然薛涛总觉得怪怪的,元稹的话有点牵强——自己同甘共苦七年的结发妻子过世,既不奔丧,也不悲痛,却向另一个女人表白爱的唯一。但是打心眼她喜欢这样的赞叹,喜欢这样的表白,在这一点上她和世界上任何女人没有区别,无论高雅还是庸俗。她心里感觉到幸福,感觉到希望。没了障碍,元稹表示要娶她为妻,白头偕老。信誓旦旦。
      元稹寄信的时候想一并寄些银钱,好让家里办丧事。御史奉银有限,何况又出差在外,兜里没有现银,问薛涛有没有银钱。薛涛缺的是温存和激情,最不缺的就是孤独和银钱,她经办的纸业赚得多,自己清心寡欲,花销却不大。薛涛连“你要多少?”都不问,叫小翠从驿馆拿来匣箧(qiè),把里面的一沓飞钱③取出,交给元稹。飞钱是唐宪宗元和初年刚流行的一种货币流通方式,这才两三年的功夫,像薛涛这种商人就用上了。元稹甚是惊讶。一方面惊讶这种流通方式他是有点孤陋寡闻了,另一方面惊讶薛涛怎么这么有钱,那飞钱一张最小也是几十贯(开元通宝)。看来她不仅是个情人,还是棵摇钱树。何等精明的元稹没有表现出他的第二项惊讶,只是抽出两张,随信寄出了。薛涛嫌他拿得少了,说:“这钱匣放在这里,如有急需,随取即可。”
      在以后缱绻的日子里,薛涛总觉得不对劲。元稹再不提起新丧的发妻,越发激情的和自己亲热。薛涛这样一个经过风雨沉沦的女人,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男人的人品,且不要说有失人伦,如果男女之情发展成这样……薛涛当然不由自主的要想到今后。但是爱情还是遮住了眼,蒙住了心。她要做人妻,在御史府中——也许更高的府邸做一个名正言顺的高贵夫人,给过去屈辱的日子一个回报,结束现在这孤家寡欲的生活。原配妻子已亡,可以明媒正娶的做他的正堂夫人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曾经沧海难为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