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 ...
-
安平二十八年,文帝病重不月殁世,太子翊继位,次年改号永顺。新帝登基朝纲尚需稳定,南国狼子野心,意欲趁虚而入,暗中集结军队率军压境,平南王受命统领三军赶往边境御敌,苦战七日方扳回一城,紧接乘胜追击敌军连连溃败,北军攻下数座城池胜利在即,此时南国派遣使臣前来议和,却暗中使计下毒,本以为能借此使北军陷入混乱之中,谁知三军大怒,平南王尚可强拖病体平定战乱,却在返京复命途中毒发不治身亡。为褒奖忠烈,有子施嵘束发之年已显出众才略,使其承袭父爵、统领施家军。
这位承袭父爵的小平南王自受封那日就是饱受争议的,别的不说,单就年纪轻轻毫无功绩这一点足够这些大臣们说他十天半个月,施嵘似乎完全不在意这些对他的质疑。这平南王也是不好当的,每日除了自己练功还要练兵上朝,练兵自然是难不倒这位自幼跟随父亲出入军营的小将军,只是上朝犯了难,这启奏那启奏,再加上一两个弹劾自己的老顽固,听着耳朵都起了茧,却还是平时那副姿态,只给他们留下几个字“战场上见分晓”
这边正还议论着,南国也继续有了动作,老平南王一死,他们自然认为少了“战神”区区小孩儿不足为惧,一边假意派使臣议和拖延时间,一边暗中筹备精兵、储备粮草想要一举拿下这块“肥肉”,却不曾想新上任这位骁勇更甚。
两年后那一战是施嵘第一次以主帅的身份上战场领兵,离开都城前永顺帝单独把他叫到皇宫城墙,夜晚星星点点灯笼火光将本应该黑暗的夜点亮,依稀能听见附近叫卖声、人们的嬉笑声和马蹄的哒哒声,好不热闹!那是他第一次站在皇城上俯瞰这曾经被父亲保护的城市,本该平静的夜晚因为百姓热闹欢腾,这也是富足安康的象征,那一刻在他心中自己有什么东西正在萌芽。从前施嵘只知道保护北国的百姓是他作为施家人的职责,这些都是父亲告诉他的,而其中原因,他今天终于明了。
有了想要保护的东西自然更有动力,从收到战报到集结精兵仅一天时间,一路上他不肯耽搁任何一分直奔岌岌可危的汴州城,在附近藏匿至到深夜突击,从敌军包围侧翼撕开一个口子,策马直捣阵眼。这头一仗就打得漂亮,一鼓作气连连将南军逼退,一路自汴州至江陵,攻城略地,这下才叫他们慌了神,不出三月便派使臣议和,吃过一次亏的北军自然是更加谨慎,从使臣入城到出城均由专人看守,好在这一次南军也没有过多动作,赔五万两黄金、三座城池,还意欲指派长公主前来北国和亲,可他却总觉得突然和亲意欲不明,却又找不出原因,反复上书多日才洽谈此事护送长公主入京。
这不,给文武百官打脸来得太快,这一仗不仅得了城得了钱,还彻底让这些猜忌的文臣无话可说,自然就此站稳脚跟。只是这位平南王却出落得更加神秘,每日三点一线练功、练兵、上朝,甚少出门,哪怕偶尔出现人前也是以面具覆容,民间也传着流言蜚语,大部分都是说他在战场上受伤毁容,才不愿以真面示人,他也不屑于管顾,总之你说你的我遮我的,丝毫不受影响。
战胜后这平南王也增添了一大爱好:站在自家房檐上俯瞰都城夜景。本来这项爱好的地点应该是皇城城墙上,只不过这三天两头奔着皇宫跑也不合适,就只能另寻个合适地点,虽说是也还不够宽广,但也算能看清一片天地,看清这给了自己莫大动力的百姓、这夜市、这街景。
就这样,南国消停了十年,可是这十年施嵘过得并不消停。虽说江陵一战重创南军,损了数万精兵,可他也知道,这并不需要十年时间去恢复气力,难道南国真的打算和谐共处?直觉告诉他事情并不简单。这十年每隔三月便派亲兵去探查,也总找不出什么异动,就连那长公主也安分居于宫墙内甚至和各宫妃嫔相处融洽。“或许是我多心了吧”施嵘这么想着,却不曾想宫内和南部边境早已暗潮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