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 13 章 ...
-
那日,裴文谨守着一具冰凉的尸体沉睡了一整日。
全府的下人战战兢兢守在院子里,昏昏沉沉一片,直到夜王终于走出屋内,众人默默目送他抱着已经整理遗容完毕的王妃走出来,晨光熹微中,他一夜忽生的满头华发,在光照折射下异样刺眼。
大周安平元年,圣上薨,遗诏立六皇子继位,夜王裴文谨为摄政王,暂代政务并教养、辅佐帝王,待陛下十六亲政,还政于君。
裴文谨无法用余生守着慕清平一人,他这一辈子,自从冷宫中出来,先是为母亲而活,后为六弟而活,再后来,为大周而活。
夜王用十年还大周一片河海清宴,一个英明君主,当野心勃勃的少年帝王终于决定大展拳脚,却接到了自己最信重的皇叔递来的辞官信。
“皇叔这就要走了吗?”
“皇上如今已成大器,微臣相信日后定会执政清明,任人以贤,壮我国威。大周已不需要文谨。”
少年天子看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摄政王语气缓缓微低着头,一头白发显目。
年少的他尚不懂情爱,却知这白发由来,也清楚他之所以从未有过摄政王功高震主的威胁,皆是因这位满头华发的摄政王心思并不在权位之上,只是因太皇太后与父皇的嘱托,担负起自己这个责任,心中却总是记挂着一个女子,一个他从未见却十分好奇的女子。
他曾经嫉妒这个牵动摄政王心神的女子,也想过为摄政王议亲,甚至在听说他插手宋府几位闺中小姐出嫁之时,以为他终于有了松动,后来却又得知宋府几位小姐被他插手后,竟是皆所嫁非人,他一时摸不着头脑,最终是在两年前太皇太后过世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记得,当时一向健朗精明的太皇太后忽然泪如泉涌,流露出一种悲痛后悔的神情,抓着夜王的手:“她是个好孩子,她也是个好孩子,是哀家对不住她们,对不住你们父子,若不是哀家放不下这权势,又怎会害得你们都郁郁一生,你这头白发,哀家每次看见总是心痛,你答应哀家,放下一切,再重新纳个王妃好不好?”
只见夜王默了默,淡淡笑着说:“太后莫要担心,臣会好好照顾自己,只是纳妃之事便莫要再提,她知道了,会不开心的。”
太皇太后嘴里的她和她,还有什么父子,小皇帝都听不明白,可听到后面才懂了,原来是想劝夜王再纳夜王妃,他知道夜王一向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拒绝一个将死之人的请求也是这般轻描淡写,不过细心的他,还是发现了夜王在提到那个女子时,宽袍大袖下颤抖的手。
自那以后,他也不再提,随他去了。
只是如今,夜王也要走了,偌大的皇宫,只剩下他一人,满壁江山,成了他一个人肩上卸不下的重任。
小皇帝叹了口气:“不知皇叔之后想去哪里?”
“还未想好,许是游历山水。”夜王神情淡淡,眉眼间透着几分轻松。
裴文谨却没有如在御书房所言游历山水,辞官后一直居住在夜王府内,不见外客、极少外出,就连皇上召见,也常常借病推脱。
听闻夜王时常在夜王妃的屋子里一个人一坐便是一整夜,抑或大冷天就泡在后院的清池里凫水,或是在院子里独自对花舞剑。
大家私下里纷纷议论开来,都说大周夜王是罗刹情痴,议论得多了,流言便四散开来。
大周的姑娘人人都羡慕,女子当作慕清平,嫁夫当嫁裴文谨,各种话本传奇都在编纂着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街头巷尾都在传颂着裴文谨的一往情深,只可惜,唯慕清平一人不知。
后来,所有的爱情故事,都化作了一个结尾,为这段长达十年的痴守画上句点。
大周安平十七年春上元夜,夜王裴文谨于城郊杏花楼外投江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