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过往 ...
-
回到相府后,和爹爹娘亲还有哥哥一起用过晚膳后,晏欢便回到了自己的院子,倒了杯茶润润嗓子,却被扶月看到了自家小姐白皙的手腕上出现一圈青紫,她当即拿来药膏心疼地给小姐涂抹,扶月这番动作倒是让晏欢看到了手腕的青紫,她皮肤嫩,看着可怖,其实不疼,倒是想起了沈瑜。
那个护身符是娘亲自去相国寺求的,很灵验,只是出嫁后一年不知怎么便找不见了,希望它可以保佑沈瑜平平安安的。
对了,看沈瑜今日的样子,在沈府的日子必定不太好过,她该怎么帮助他呢……
是了,她怎么忘了,沈家后来不知因何缘故被满门抄斩,在多久呢……晏欢努力回想,是一年后!
沈瑜应该是逃了出来,还成为了明月楼楼主,这其间到底有什么她上辈子未曾注意的玄机……
还有晏家和洛家的死局,父亲是个为国为民的好官,铁面无私,得罪了不少权贵,偏圣上又颇为倚重父亲,这只是她上辈子的想法,当通敌叛国的罪名定下,晏欢却发现自己好像从未看透过这位“明君”。
还有洛家,世代从军立下汗马功劳,屡次击退匈奴开疆拓土,军中威望极高,手中掌握着一半的兵权,晏家和洛家,是为文官和武将的表率,想必早已为皇帝忌惮,但又确需他们为皇家卖命,故而等根基稳定,便要将曾经的助力赶尽杀绝。
现在皇帝根基未稳,必不会同意父亲辞官,而现下朝堂蛀虫四溢,南方又突发洪灾,播下赈灾的款项却迟迟不能到达地方,南方百姓民不聊生,父亲又怎会忍心放任不管。
洛家同理,突厥虎视眈眈经常扰乱边疆,表哥正在边疆奋战,但到安定的那一天,怕是交出兵权早有疑心的皇帝也不会放过洛家。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要解开此局,除非换个君主。
换个君主?这件事还得再好好想一想。
重生回来真好,她爱的人和爱她的人都活着。
晏欢开心地拍了拍被子,随后双手交叠闭上眼进入了梦乡。
突然黑暗渐渐有了光亮,一位身着月白色华服的男人长身玉立,不知什么声音响起,在静谧的环境里显得有些阴森。
“晏家和洛家气数已尽,就算你用自己的势力全力挽救,也难逃一死。”
白衣公子开口说话,晏欢才看清他是沈瑜,和今天看见的沈瑜的脸很不一样,这张脸很完美,只是眼中布满了红血丝,唇也苍白干涸,像是不眠不休了几天几夜。
可头发却梳得很整齐,从背影看上去就像风光霁月的世外仙人。
眸中却有化不开的悲愁:“会有法子的,答应了她的,就一定要做到。”
晏欢看他发上的白玉簪很眼熟,却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下一瞬她便看见,沈瑜将手腕割破,汩汩而出的血流入桌上奇怪的凹槽中,最后在一块造型奇特的玉中汇合,桌子四周竟然泛起光亮,照亮的有些阴暗的房间。
阴影中的人再也忍不住了,冲出来撕下衣摆将沈瑜的伤口包住,对他吼道:“疯了,我看你是彻底疯了!你是什么命数,为了气数已尽的世家值得搭上自己的命吗?!”
冲出来的人站在桌子前拿出一道符纸打算中止,却被沈瑜拉住了。
沈瑜朝他跪下,磕了三个头:“先生,此生承蒙先生教导,珩止不胜感激,先生言珩止有真龙之相,可珩止从小经历权力更迭,所经之处,横尸遍野,血流成河,珩止不愿看百姓流离失所。此番以命为祭,除保晏洛两家的平安,更为天下苍生,珩止去后五十年,不再徒起烽火,不再有天灾,皇帝私心也当消尽,成为明君,如此便好。”
清堰握着他的肩膀的手在不住发抖:“那你呢?!你会永坠阎罗啊!”
沈瑜依旧微微笑着,玉上的光芒照在他身上,此刻他像位慈悲的神明:“珩止只恨为何没有起死回生之术,平生所做之事问心无愧,却唯独后悔为何没能护她周全。”
最后他向清堰行了个标标准准的礼:“珩止拜别先生。”
突然奇玉的光芒大盛,沈瑜的脸上带着解脱的笑,渐渐地化为光点消散在清堰眼前。
一向严肃的清堰跌坐在地上,泣不成声。
目睹了这一切的晏欢早已泪流满面,在奇玉的光芒大盛的时候她察觉到了不妙,想要跑过去抱住沈瑜,却发现她根本没有实体,只能眼睁睁看着沈瑜身体一点点消散,她却什么也抓不住。
原来保住晏洛两家的代价是他的命,他说他最后悔的事是没能护住她……
眼前画面一转,太监正在宣旨,父亲的通敌叛国之罪被洗清,所有家人平平安安地归府,皇帝还赏赐了不少好东西补偿,可两家还是笼罩在悲伤之中,因为她的死亡。
她和扶月的尸骨被好好地还给了晏家,母亲哭得昏厥了几次,父亲也一夜之间生了华发,脊背也不再挺直,看着家人为自己难过,晏欢的心里也不好受,可看着大家都好好的活着,还是为他们感到高兴,父亲,母亲,以后娇娇不能在你们跟前尽孝,你们也要快快乐乐地活下去啊。
前来吊唁的人进进出出,有个人跌跌撞撞地跑进来,晏欢一看,居然是苏璿,只见他一身朝服上染上不少灰尘,再也没了她初见他时那翩翩探花郎的模样。
晏家的人自是不欢迎这位晏家一出事就不善待晏家小女儿还即将尚公主的前女婿,当即吩咐家丁要将他赶出去,却见他神情悲恸,规规矩矩给晏欢上了香就踉踉跄跄地走了。
第二天便传出苏璿抗旨拒绝迎娶六公主的消息,皇帝大怒,将苏璿关入大牢,最后才在大臣的劝解下将苏璿外放到了江南做回了六品地方官。
晏欢明白,这是沈瑜做到的,皇帝私心极重,极为看重皇家脸面,他以自己的命将皇帝变为了明君。
明君忠臣能缔造太平盛世,可造就这一切的沈瑜却看不到了……
沈瑜啊沈瑜,到底因何你为我做到如此地步,欠你良多,我又该如何去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