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回 画中人偶遇春色,躁动心频欲探奇 ...
-
荣英回过头来,却见一十二三岁的公子站在身后。荣英连忙起身,将他从头到脚细细打量了一番:
一对浓眉杏仁眼,碧波荡漾深邃眸,挺拔特立松柏鼻,粉妆玉琢桃花唇,身着束身白绸缎,腰佩素玉长宫绦。
荣英心下一惊,只觉得面前公子是画中之人,只是偶然走入这春日罢了。
这年轻公子对着荣英做了揖,也仔细端详起来:
两弯远山黛,一双剪水瞳,素肤若凝脂,面若桃花红,身量纤纤堪比嫦娥离玉宫,风度翩翩仿若皓月今仍在。
年轻公子也有些看呆了,不由的叹道:“妹妹定是从那画中走出的人物!”
荣英觉得这话与自己想的相似,不由得生出一种亲切感。于是回了一礼,大胆说道:“这曲江湖素来人迹罕至,怎的公子来到此处玩耍?”
公子笑道:“小生田暮,父亲因与前方荣府老爷处当差,近日被带进荣府做荣家三公子的伴读,起居均在荣府。今日见春光正好,便穿过后门来到这僻静湖畔。不巧打扰了姑娘的雅兴。”
荣英听了这话,想起数日前母亲提起给三哥荣含请伴读的事,得知日后仍有机会碰面,不由得心头窃喜,又拘着小姐的身份,不好多言,匆匆回了句:“公子不必介怀”便告辞离去。
且说这三公子荣含,因是最小的儿子,幼时荣家夫妇便多加疼爱,养成了骄奢性格,最是家中无法无天为所欲为的。现大哥二哥皆成了婚分府别居住,老父亲年岁渐高,家中竟无一人能拿得住他。虽请了先生细心加以教导,然十日总有六七日缺席,诗词文章皆无长进。荣家夫妇这才请了伴读来陪,以期荣含有所收敛,将心思用在正途上。奈何荣含正是人事渐通的年级,终日只觉得内心躁动,实在是辜负了荣家夫妇的一番苦心。
荣家这次请的伴读共三位,皆是学问优异年纪相仿的少年,因这些少年家境不算殷实,往往请不起先生,便送至大户人家读书,叫做伴读。荣英在湖边遇到的正是伴读之一的田暮,这田暮家住文昌街巷尾,父亲在官府某了个闲差,家境实不富裕,遇上临时用钱之事,尚需母亲做些针线卖钱贴补。但田暮却生的聪颖异常,常能根据诗书所讲有所推论,令人称奇。
这日,荣含百无聊赖,好不容易支撑到下学,忙不迭溜出门去。三个伴读小生已经对此习以为常,只相伴温书,并不管荣含去处。荣含早把方园几里吃喝玩乐之处逛遍,一心想寻个新鲜事情做做。正巧迎面走来近日新认识的吴浦考,这吴家靠做丝绸生意,富甲一方。吴公子也是个挥金如土之辈,和荣含见面只三刻就互引为知己。
吴浦考见荣含无精打采的样子,笑着说道:“荣弟定是刚从先生那里来,满身的酸腐味道。”荣含道:“吴兄切莫取笑了,家父管的实在严厉,进日又给我寻了三个伴读,竟像膏药似的日夜跟随,我这也是费了大功夫才溜出门来。”荣含感叹了一番后马上推搡起吴浦考的肩膀说:“吴兄见识比小弟广,定见识过不俗之物,咱们这扬州城可有什么新鲜所在,快带小弟开开眼罢!”吴浦考笑道:“哪有什么新鲜去处,无非是吃酒听曲罢了。”荣含听他这样说,觉得无聊起来,也懒得搭话了。只听吴浦考接着说,“不过我听说有一奇处,名曰錾盈楼,里面有的是绝代佳人,听人说真是个让人魂思梦萦之处,凡是去过的没有不留恋的。你可愿前去一试?”荣含一听此话,喜的浑身痒痒,忙道:“既然如此,速速一同前往。” 吴浦考说:“甚好,我这就引你前去。”
荣含二人说罢就往錾盈楼走去,待来到楼下,只见楼门洞开,虽白日仍点着灯笼,往楼内望去却黑黝黝一片。荣含二人进得楼内,一条楼梯蜿蜒而上,两人顺着上至阁楼。阁楼上马上宽敞明亮起来,处处挂着朱色帷幔,熏着静心檀香。见有人上来,两个年轻的姑娘迎了上来,其中一个粉衣女子笑道:“可是荣家三公子?我们姑娘说等你许久了,请随我来。”另一个姑娘也引了吴公子去了他处。
荣含心下诧异:这素未相识的女子怎就知道我的身世,但忍不住扑鼻的香气和难以安定的内心,随着这女子向阁楼深处走去。
欲知荣含在这楼内见到了什么,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