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家中老大 ...
-
我的急躁,我的庸碌,我的穷苦,我的彷徨......似乎并没有随着我的年纪的增长而消逝。
三十而立这个年纪,我已是四个孩子的父亲了。
有时我会突然惊讶,我居然会有孩子!我居然会被人叫爸爸!
我儿时曾幻想自己当父亲,模模糊糊地,有这样的憧憬。
这一声声的“爸爸”叫出了对一个家庭的责任感,叫走了年少的青葱与冲动。
要论起我这一儿三女,现已都长大成年了,四个人四个性格,我多面的性格竟然分别在他们四个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其中,有让我悲,有让我喜,有让我哀,有让我怜。
大女儿,也是我忽略得最多的女儿,却是我最孝顺的女儿。妻子在生她时,我没有在场,那会在外面打工。
因为是头胎,异常难生,听妻子说后来是侧切拉拽才得以把她拔出,生下许久才会哭。
又因妻子那会常是营养不良,身怀六甲时连人带胎都没有九十斤。以至于女儿也是如此,瘦得头大大,三岁多才会走路,走路又很笨,一棵小草都足以把她绊倒。
不过大女儿最认自家东西,哪怕小小的年纪,自家的东西一件也不能丢。
大概在她三岁多时,有次妻子骑自行车带她去圩里赶集,途中她小帽子掉了,她就一直惊呼:“帽子掉啦,帽子掉啦,帽子掉啦……”直到妻子停车回头捡起戴回她头上才肯停。
她也见不得把自家东西给别人,要是她瞧见了,把家里的小玩具或者吃的给别人,她哭着喊着也要找回来,自小就把自己的东西护得死死的。
都说三岁看八十,长大后的她却是最大方慷慨,愿意分享与付出。
给她买了新衣服,晚上洗澡后给她穿上,一整晚都在沙发上蹦蹦跶跶炫耀她的新衣服,甚至困了,也要站着睡,只为新衣服还没让人欣赏够。
我因为长年外出打工,少与她接触的缘故,以至于小时候的她很怕我,怎么也不肯给我抱,一抱就挣扎,一抱就哭,我像是浑身是刺一样让她浑身不舒服。
九五年那年我辞厂工外出,跟大舅去广州做摆水果生意,置了个一米长的档子,单一的卖苹果。
考虑到妻子一人在家带孩子,我一人撑档子也忙不过来,最后便叫上她带女儿一起来帮忙卖水果,那年女儿两岁多,妻子怀有二胎。
我本是与大舅一家合租,费用各半,后来因为妻女的到来不得不另找住处,也因为舅母嫌我妻子还怀着孕,怕是会给她两个孩子带来腥气。
好在房东见我拖家带口一时半会租不到房子,最后房租减半的把楼顶租给我们,我们只需添置材料把天台改造成一个小房子就行了。
女儿来到后水土不服,经常生病,哪怕是这样也不肯让我抱,打针又哭得最大声。
大舅的两个儿子四五岁左右,最喜欢逗她玩,可在她的认知里这两个表亲如豺狼般可怕。
每次一见到这两表亲要么就爬进床底藏着,要么要爬上妻子的背上躲着,这两表亲仿佛能激发她的逃生意识,使尽小脑瓜子的潜力只为远离他们,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不过这两孩子着实也顽皮,经常爱搞破坏,捉弄人。论关系,我是他俩的表哥,已是当爸的人的我,也不可能他俩跟他一般见识。
我而立后因为嗜睡嗜吃而变得越来越胖了,她五年级后也开始如此,父女二人胖得越来越像,逢人见了都感叹不愧是两父女,最像子才是大女。
大女儿读书不怎么好,甚至越来越差。我们那小考是最决定一个孩子的命运的关键,直接会影响到今后的读书生涯。而她没有考上镇一中,最后去了一所村立中学念初中。
这所寄宿中学,教学资源差,学生资质差,学习氛围差,大多是混个初中文凭而过去的,又名婚姻介绍所。
我未曾想她却在这个鱼龙混杂的学校却活出了自我。
小学的她成绩平平,不起眼,属于老师不看重,同学不关注的这么一个小胖姑娘,到了初中,她结识了一大帮同学朋友,有男有女。
虽然不是说其中每个人都能是贴心知己,友谊长存,但是她能号召十几个同学妹子骑着单车从学校来我们家做客,且不止一两次,那真的是她为人的本事了。
同时找她的电话很多,哪怕周末也常有人来找她聊心事,致使我在外打电话回家老是占线状态。
大女儿长得憨厚,善于倾听,与人为善的魅力使她在校园发光。尽管她大呼大叫的声吼响彻校园,看似暴躁小辣椒,但在大家眼里都认定她是最老实善良的。
不过她也不全然没有在交际上遇到过滑铁卢,有时也会跟她的小姐妹闹矛盾,会卑微的祈求友情,会因为被人愚弄而伤心哭泣......
也是念初中后,这个女儿才与我亲近起来。她每个周末回来都会与我们一家人分享她在学校的大大小小事,大至学校改革,小至闺蜜吵架,只要她认为新鲜的,有必要讲的,通通毫无保留的与我们说起。
她说起,我顺藤摸瓜的问,有问有答的交流使得她亲近了我这个爸爸,我没有给得了她优裕的物质生活,在精神方面怎么也不能再缺失了。
她轰轰烈烈的在那所中学读过三年,中考成绩几近是总分的五分之一,去不了任何一所高中,最后盘着初中文凭的她外出打工,供着弟弟妹妹上学了。
我养育的儿女能读多少书,念到什么文凭,全凭自己造化的,没有家教老师,没有课外补习,只有自己书自己读,自己路自己走。
不得不承认这是因为家庭的经济能力差,而我就是那个最大责任。
去工作后的她依旧是人群中的小喇叭,去哪都嗓门大,朋友多。她的亲和力浑然天成,让人认识了想“欺负”下。
逢年过节,她回家总是大包小包,零食总是大袋大袋的买回家,甚至毫不吝啬地为家里每个人添置衣服和新鞋子,只要你有求,她能应就一定应到最好。
钱也是大把大把的寄回家,留给自己的却很少。
我的远见不如她,毅力不如她,她哪怕再苦,也不会轻易放弃,总靠一个“熬”字度过那些年枯燥的厂工生活,为自己谋财谋路谋生活。
她对弟弟妹妹很大方,花钱买东西方面毫不计较,总想为亲人争取最好,也最为家人着想,家里有情况问题发生她总是第一个哭得最大声。
小时候没有给到她好的生活,她却来支撑弟弟妹妹相对富足的生活。长大后嫁了人生了孩子,也没能替她照顾得了孩子,还让她一个人操着两个家庭的心。
我很感恩我有这样的女儿,也很愧疚我有这样的女儿,三个女儿中我给予她的最少,无论精神上还是物质上。
她的懂事让我心中有愧,她的孝顺让我受之有愧,甚至觉得我欠了她。
都说穷养儿富养女,我却像是养出一个“母亲”一样,不是我在给予她父爱,而是她在给予我“母爱”……
这才是最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