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定国公 ...
-
漆黑的夜空中一弯月牙,定国公府内寂然无声。定国公年轻时平定边疆叛乱,立下赫赫战功。他长年在外,亏欠妻女极多,得封公侯之时,妻子已离世,便极力补偿一对女儿,对朝堂之事渐渐放手。长女乃国母,次女又嫁与当年风头正盛的文状元,羡煞旁人。旧日的部将不是镇守边关,就是调动到了其他将军的麾下。无事一身轻,定国公乐得清闲,平日里便在府里练练刀剑,不大出去走动。
白长照常到定国公府,因此府上为他常备了一间厢房,也有几套换洗的衣物。
李经烜年龄稍长两岁,身量也高些,此时换上了他的衣服,露出了一截腿。
“爷,咱回宫吧,让太医瞧瞧,受凉了得伤风可不好。这脚踝露出来,对身子也不好,年纪大了容易得……”
“呸!你这啰嗦劲儿,就该让你去把贺礼送到白府,让风行留下来。”
丫鬟找出了白夫人未出阁时的衣服,送到了杨烟袅房内,便走出来了:“白少爷,杨姑娘让我放下衣服,说她自己换,把我赶出来了。”
白长照让她退下,敲了敲门,问:“好了吗?”
“快了,快了!”
又等了一炷香时间后,房门总算打开了。杨烟袅探出脑袋,身子却还躲在门后,警告:“待会儿不准笑!”
还不及白长照说话,李经烜先接了嘴:“我保证不笑。”
杨烟袅磨磨蹭蹭地一小步一小步走出来,双臂紧贴着身侧,手揪着身上穿的藕色云形罗裙。暖色烛光映照下,颇有些窈窕淑女的味道。
“你的衣服是谁的?我也要你这样的!”杨烟袅注意到李经烜也换了衣服——即便穿男装强过身上的衣裙。
果然是不能开口。“再换衣服,去敬茶就来不及了。”白长照试图抹杀她大胆的想法。
杨烟袅思路清晰:“我换我的衣服,你敬你的茶,又不矛盾。”
“……”
李经烜听到这里,竖起了大拇指:在白长照面前,从来只有受气的分,此时他被噎得说不出话来,真是扬眉吐气。
“一进门就已经通报了,外祖父在后院等着。”白长照颇有些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的气势。
得嘞!去就去呗!
后院着实空旷,只在墙沿和廊道边种了矮小的花木。定国公不喜花花草草,这些都是两个女儿未出嫁时种下的。几盆兰花最得她们喜爱,定国公常常照料,其他的就交给了下人。
定国公手持长剑,出手迅猛。余光瞥见几人,他停下了动作,坐到旁边的石凳上:“今儿你们两个倒都来了!”尽管已经年近花甲,他还是精神矍铄。脸上的皱纹不显老态,使他刚毅的脸多了几分慈祥。
“外孙天天想您,可惜规矩多,不然也像长照一般常来看您。”
这孩子,嘴甜。不过,听了他的话,定国公还是觉得高兴。一旁的小姑娘,眉眼间带些英气。他觉得有些眼熟,问:“你是杨成临的女儿?”
“嗯。您的剑法真是迅如闪电,让人眼花缭乱啊!”杨烟袅早已忘了刚才还在为穿得不习惯而别扭,惊叹于方才所见的高超剑法。
定国公爽朗地笑道:“你爹在武场上比试时,我也在旁边观战。杨家的刀法是以威猛取胜,我宋家的剑法轻巧灵便,在战场上用处不大,因此以前练得少了。现在老了,重新练,觉得浑身舒畅。”
杨烟袅有些想学,杨家刀法固然厉害,但是她一个姑娘家到底差些力气,不能将力量发挥到极致。若是能学些别的,补偿缺点,倒也不错。但这毕竟是宋家家传的剑法,不好意思开口,便笑了笑。
小姑娘的心思全写在脸上了。定国公不是迂腐的人,说:“若是想学,老夫现在就教你几招。”
“好啊!”杨烟袅喜出望外,赶忙答应。
“该你在的时候你不在,害得爷跳进定安河!”钱眼儿一晚上就没顺心的时候,气也不敢往别处撒,只能埋怨风行。
风行昂着头,相当不屑:“那你怎么不下水救人呢?”
“我……我……我不会水!”钱眼儿依旧理直气壮。
“切!”风行鄙视了他之后,走到李经烜面前,“爷,羊脂八宝玉瓶已经送到了白府。”原本约好了在楼外楼会面,一块儿回宫。风行没等到人,又打听了一番,才知道他们已经到了定国公府。
“这是母亲给你的生辰礼物,没想到你不在白府,回去再收好吧。”李经烜简单解释。
实际情况是,皇后要给外甥送礼,差了身边的韦公公去送。半路被他拦了下来,说兄弟情深,须得亲自送礼。皇后自然答应。一出宫,他就把差事交给了风行,带着钱眼儿在西市瞎逛——兄弟情深哪有自由自在地玩乐重要?反正基本天天要见。
白长照心知肚明,被假借名头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白长照将少师让写的《灭秦论》落在家里了,让风行去白府拿,分明是去坊间买话本的更新。
白长照今日没来毓庆宫,便让少师先不讲学了,免得他落下了,分明是被风行捂着口鼻强留在了屏风后。由此多出了一天的休息时间。
最过分的一次是将他作的二十几首小词编成一册,配上图,取名《春宵度》,笔名白玉郎君,一度在京城妓馆流行。其中有几句传播甚广,连杨烟袅都来问他:“‘切切私语,红浪翻滚,夜长梦短。’这几句话什么意思?世上怎么有红色的浪呢?”
白长照涨红了脸:“你从哪儿听来的这些话?”
“冯小甲说的,最近京城可流行了。”
“你少听冯小甲讲故事。”
“这不是故事,是一个叫白什么什么的人写的词!”
“别听就对了!”听到她把白字讲出来,白长照的脑袋都突突了几下。这之后,他连着一个月没去毓庆宫,后悔被李经烜拉着一起研读《红袖诗集》之后,还手痒痒举一反三仿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