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完婚之际梁晗之离奇被绑 ...
-
皇城中崇明殿内
大臣们按照官阶品极站立成一队队极其整齐的队列
而大曦国内最尊贵的男人,居于殿正方,他面色严厉目光犀利的看着群臣,
“听说这葳邑山的流寇已流窜到了帝都城外。”
众臣神色肃穆没有一点声音
皇上:“葳邑山与帝都隔着十万八千里,短短数月一路畅行,所到之处无恶不作,若不是他们已到帝都城外,朕对他们的所作所为还一无所知。”
众臣听后皆纷纷跪下:“陛下息怒”
皇上:“朕自然是要息怒的。”皇上的眼神变得更为凌厉
语气却比方才更为平静:“宣旨,凡流寇所经之处,未及时上报的官员纷纷革职永不录用。”
众臣听后皆提心吊胆。
皇上:“此事便交由太尉大人去办,另外平定流寇之事。”
皇上还未说完,平王便自荐道:“父王儿臣愿一路北上将流寇尽数剿灭。”
皇上:“哦!平王愿意前往。”
平王立即说道:“儿臣定不会辜负父王期望。”
皇上却说道:“此事朕已决意交由北斛静王前去。”
平王还欲争取一番皇上却摆手示意道:“今日也乏了,朕要歇着了。”
太监无欢便立即宣告:“退朝”
众臣散去之际众人皆窃窃私语,不知陛下近日为何对北斛静王格外倚众,纷纷猜测难道传言陛下要让北斛静王尊荣妃为母妃的事情并非空穴来风。
平王自朝会之后,见陛下对北斛静王的态度似乎有所转变,又听了众臣私下的议论,心里就十分不安,觉得此事对自己似有不利。
晚膳后,皇后殿内宫灯围照,烛火将美人的光影拉的极长,烛光下的美人倚着身子正在休憩。
殿外皇后的贴身婢女敛秋走进殿内:娘娘平王殿下到了
只见一位面貌极为灵气模样伶俐的男子走了进来:儿臣给母后请安
皇后从方才的梦魇中抽回思绪柔声道:“快些起来。”皇后示意他坐到自己身旁。
平王小心试探道:”母后今日可听到一桩好笑的传言。”
皇后端起眼前的雪稣甜酪递给平王:“你先将这碗甜酪吃了,在慢慢告诉母后是何有趣的事情?”说完她及其祥和的注视着平王,将手中的甜酪吃尽,她十分满足的拿出一方罗帕亲手将他嘴边沾的甜酪擦干净。
平王:“母后可知近日宫人们都在传言,父王要让北斛静王尊荣娘娘为母妃,可北斛静王已然成年,且年岁只比荣妃娘娘小几岁而已,如何以母子相称。”说完他打趣的笑了起来。
皇后听后,立即想起了前日里父亲进宫时说的话,她看了一眼平王,暗暗想到北斛静王与平王年龄相当,若陛下有心,皇后神色变的低沉起来她柔声道:若陛下执意如此,又有何不可。
平王见皇后转了神思,他心里也开始警惕起来连忙问道:“难道。。。难道父王真有此意”
皇后却依然十分平静放下手中的茶盏,理了理衣袖柔声细语道:静王生母并不得陛下宠爱,连着静王也不得陛下喜爱,出生后未足月陛下便将北斛赐给了静王作封地,并让静王的乳母连夜将静王带至北斛喂养,多年以来陛下对北斛静王不闻不问,近几年朝中大臣提议过立储之事,皆被陛下敷衍过去,陛下宠爱荣妃多年无所出,却在此时将北斛静王召了回来?”
平王:母后若北斛静王真的尊荣娘娘为母妃,日后荣娘娘若诞下自己的孩子又如何?。
皇后:若荣妃日后诞下皇子,她手中便有了两位皇子。若一直无所出,那么北斛静王便是最好的依靠,他自幼养于北斛,生母早逝在帝都尚无根基背景也无亲眷,是所有皇子中最好的人选。
平王未想到皇上居然会如此偏爱荣妃一时无语。
皇后:”平儿明日你便去一趟国公府。”
平王见皇后如此说心里便不再担忧了,连忙回道:“儿臣明白”
低沉了多日的萧靖北也决定今日便离开帝都了
萧靖北在城门处策马停下,转过身最后看了一眼楼台高筑,威严大气的帝都城。
心中感慨:“初入帝都时这里繁花似锦,好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如今离去已入秋,这漫天飘落的黄叶,倒最合适宜”一番感慨倒徒增伤感,无奈笑笑便策马离去。
出了城一路山野林间,天际中一片阴霾,闲云看着平日里向来洒脱的小侯爷一路都似有心思的模样,两人同行皆不语,只策马向前。
行至一偏远辽阔山野,萧靖北急急的勒了缰绳,马儿急急的停住。
“这里便是帝都城的边界了,过了此处便离都了。”
闲云听后知道小侯爷心中还是十分在意那女子便不语。
只见萧靖北拿出随声携带的长笛面向帝都城的方向,吹奏起“长别歌”。
笛声悲凉,秋风萧瑟伴着濛濛细雨,天际中隐隐穿来乌鸦的鸣叫声,悠远悲寂的笛声仿佛萧靖北借着笛声在向秋风述说自己心里的寂寥。
曲毕
萧靖北收起长笛远远眺望远方自语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他笑笑“闲云,我们去漓江吧!听闻那里极美。”
闲云:“无论小侯爷去哪,闲云必定都跟着”
萧靖北看着他策马道:“驾,驾,驾, 跟丢了我可不会等着你。”
闲云立即策马跟随其后
转眼又过半月
太尉府内众人皆在一处用早膳
梁太尉一生并无子,唯有两女,梁晗之,梁书筠
众人近几日皆为郡王将迎娶梁晗之的事情欣喜不已。
早膳间太尉突然提及:“晗之明日长公主便要过府来定你与郡王成亲的日子了,这帝都城内待嫁女子出阁前都有拜女娲庙的习俗,近几日你也抽空去拜拜讨个吉利。”
说完太尉露出慈爱的笑容。
梁晗之听闻父亲如此说,心里十分欢喜,欣然应允:“女儿用过早膳便去”
梁太尉笑着点点头。太尉夫人也一脸欢喜,一旁的梁书筠也真心为姐姐感到开心。
早膳后梁晗之便与贴身婢女碧雯去女娲庙拜女娲娘娘了
拜完女娲娘娘梁晗之见今日天气甚好,便与碧雯朝着女娲庙后面的清泉眼去了。
碧雯:“听闻这女娲庙的清泉眼最为洁净,这闺阁女子中待嫁女子在出阁前都会到此处求守泉人赏一碗,据传喝下后不仅能与夫君相守白头,还可保子嗣昌盛”
梁晗之:“这不过是大伙心里求个好的意头,哪里就真像说的如此。”
碧雯:“小姐你刚刚拜完女娲娘娘可不能如此说,小心女娲娘娘怪罪你心不诚。”
梁晗之笑了笑:“好好好,我错了,我没有此意。”
碧雯:“小姐赶快呸呸呸”
就在此时突然从山林中窜出一伙高大威猛的汉子,皆带着黑色面巾,将两人团团围住,梁晗之将他们神色狰狞不似好人,便拉着碧雯准备跑。
其中一个威猛汗子开口:“别白费力气了,乖乖跟我们走吧?”
碧雯见状:“放肆,我们小姐可是太尉府的大小姐,你们不可无语。”
那汉子又说道:“那就对了”然后他示意其余人唯独将梁晗之绑了,并留下一块罗巾碧雯看了看上面的图腾是前几日在帝都城周围极为猖獗的葳邑山的土匪。
她慌忙的跑回太尉府向主君说明缘由。
太尉夫人听闻即可便昏了过去,太尉手里紧握着那方罗帕
太尉;”你确定是葳邑山的土匪绑了小姐?
碧雯又将两人所遇情况都说了一遍
太尉长叹一口气,站立不安的吩咐道:“赶快派人去长公主府传信。”
太尉府的小厮领了命便急急的赶往长公主府
众人听闻皆不敢相信这帝都城中,皇城脚下居然有这样大胆的劫匪。
长公主听后只问了一句:“绑走你家小姐的是什么人?”
那小厮怯怯的道:“是葳邑山的劫匪。”
姜长风连忙质疑道:“可自这北斛静王领命剿匪,这帝都城附近的劫匪早被剿灭了,已经许久未有劫匪作乱了,如今北斛静王都已经一路追着劫匪朝着葳邑山的方向去了,怎么会突然窜出一伙葳邑山的劫匪?”
小厮又怯怯道:“小人不知,只是绑走小姐的那伙人的确是绑了人后留下了葳邑山劫匪的罗帕。”说完小厮便退了出去。
姜长风立即调出府中所有侍卫外出寻找。
长公主见他此时着急的样子,也知道拦不住他便随他去,反倒是长公主却十分平静。
一夜后
太尉府嫡长女被绑匪劫持的事情已被传的沸沸扬扬
一时间便成为了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而派出去寻找梁晗之的侍卫,却一无所获,就在众人以为她定已凶多吉少时。
奇怪的是梁晗之安然无恙的出现在了太尉府门口,一时间又成为了帝都城内的另一则趣闻。
帝都中关于此事的传言便更多了。
而被传的最多的便是议论梁晗之已被劫匪玷污失了贞洁,不配再嫁入皇家为郡王妃。
而自梁晗之回府后便神情恍惚也不言语,她难过自己与郡王分明已经有了夫妻缘分,却在此时生出变故,更怪自己太过马虎,如果当日自己多带些侍卫在身边,也不至于如此,梁晗之心里很清楚此番已经抹黑皇家名誉了,自己与郡王的婚约只怕是无望了。
太尉夫人见梁晗之回府后,整日忧愁不言语,忧心忡忡也已几日未思茶饭,而帝都中各种难听的流言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