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听闻小侯爷正费尽周折寻我 ...
-
自远古时期雪唳神族就一直都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几亿年来他们与凡人从未有过交集,无人知晓他们的踪迹,关于他们所有的了解都只是通过世代流传下来的古籍记载而知。
直至大曦国明皇在位期间,太子与长公主被罚守皇陵10年,在此期间长公主机缘巧合之下救了游历民间的雪唳族的王子晏欢。当时虽贵为长公主,却活的不如寻常女婢,受尽屈辱折磨,却依然善良纯真,晏欢对并对长公主与太子所经历的种种遭遇感到十分同情。
无人知道晏欢是神族王子,游历期满后晏欢便不告而别,回到神族境地继承了雪唳神族的王位。晏欢却放心不下长公主,日日通过神族圣物浮生镜观察着大曦国内发生的所有事情,当他得知明皇欲意废除太子,立睿王为王。
晏欢十分担心长公主此后境遇,便私自开启了雪唳神族可查探天命的缘启台,看到了长公主与太子的结局,睿王称王后便会将他们诛杀。为了给长公主一个顺遂美满的人生,不惜用自己毕生修为改写缘启台。但此举让神族付出了巨大代价,也改写了大曦国境内所有人命运。
此后太子顺利登基成为新皇,长公主与太傅之子姜政喜结良缘,并生下一子姜长风。但此后1年长公主又诞下一对双生子,两个孩子生下来便体弱,按照天命所书,两个孩子本应早逝襁褓。晏欢不忍长公主日日以泪洗面,再次违反神族戒律,让神女以自己的血为药引救下两个孩子。
大曦国内人人皆传两位小郡主生来有福,遍寻名医无用,却得世外高人点化福泽深厚,众人却不知那神族的血虽有起死回生之效,但饮过了晏欢血,两个孩子的情路也会如晏欢一样坎坷,永世不得与心爱之人相守,即便相守最后也会为情而亡或孤苦一生,世世轮回纠缠不得善果。
姜知安便是长公主府的康宁郡主,幼时虽得大师点化保全了自己与妹妹性命,但当日大师还特意嘱咐,要将身子更若的那一个女婴放在皇家道观里养着,且两位郡主未行笄礼前都不可能以真面容示人,所以两人自小便头戴面纱从未取下过。而姜知安便是那个自幼被养在万佛山的女婴。如今姜知安与姜知乐已到了行及笄之礼的年龄,长公主方将姜知安接回帝都。
姜知安回到都中数月一直在准备着及笄之礼的一应事情,繁琐的规矩礼仪让她觉得头疼,好在眼下长公主府有了另一件喜事,可以让她稍微松快一些,近日府中都在为哥哥姜长风张罗准备着大婚的事情。
这日
姜知安与姜知乐、燕支相约在沁心斋内商议着该备一份什么样的新婚贺礼给姜长风。
燕支思索顾盼之际说着:“我最擅丹青,我是想着绘一幅,两情相悦和顺图给长风哥哥作为新婚贺礼。”
姜知安:恩,甚好,既表了心意,寓意也好”
姜知乐连忙好奇问道:“姐姐,那你打算给哥哥送什么贺礼?”
姜知安缓缓说道:“自古男女婚假都讲究,接发同心,以梳为礼,我想着用上好的梨木打造两把木梳,在上面雕上百榴图,以求多子多福,缱绻相依,永不分离的意头。”
姜知安雀跃道:让哥哥以这个作为定亲信物送给未来嫂嫂,她一定十分喜欢,可是。。。你们的礼物都准备的如此好,我却一点思绪都没有。”
燕支:“前日你不是刚得了一块稀世美玉吗?若你将它制成两柄如意送给长风哥哥岂不美哉。”
姜知乐:“这样也倒可行,只是如此一来,我总觉得我的贺礼显得敷衍了些。”
姜知安:“我倒觉得此法可行,我与燕支的礼物虽然别出心裁,可说到底并不什么稀罕物件唯心意可贵,但你的如意可是价值连城的美玉,如此不就两全其美了。”
姜知乐听后觉得好像有几分道理:“好,那便如此”
此时正从院外进来,姜长风“今日舅舅让人从宫里送了些稀罕吃食过来,听母亲说你们都在此处我便一道送过来了。”
几人起身行过礼后,
姜知乐:“我们正讨论着你即将大婚要送些什么给你,你便来了,你且说说,我未来的嫂嫂喜欢什么?”
姜长风笑而不语坐了下来拿起手边的茶盏倒出一杯热茶浅饮一口后:“你这丫头,还未定的事情,不可胡乱打趣。”
燕支:“长风哥哥,母亲昨日都同我们说了,陛下都已召了太尉大人进宫,眼下只等挑个好日子将你二人的生辰交换了,此事就定了。”
姜长风:“你们几个小丫头,小小年纪便对婚嫁之事如此感兴趣,明日我便告了母亲,给你们一个个都将亲事定了,早日嫁出去。”
姜知乐嘟着嘴:“哥哥真坏,你就不怕日后嫂嫂进门我们刻意刁难她。”
姜长风随口而出:“你敢?”
姜知乐,姜知安,燕支见姜长风护短的样子,3人纷纷笑了出声。
姜长风见几个丫头合起伙来捉弄他,:“好呀!你们居然合伙取笑我”
“我定要让母亲将你们早早的嫁出去,明日便就去武威候府求亲。”
燕支连忙问道:“为什么要去武威候府求亲”
姜长风,:“她们不知为何,难道你还不知为何”
姜知乐更加疑虑满脸疑惑的看着燕支
燕支知道定是那日在千里厥偶遇小侯爷,被姜长风误会自己对萧靖北有意了,她连忙解释道
:“长风哥哥快快打住,不可胡说,当日在千里厥,我说有话单独要同小候爷说,只是因为我知道小侯爷此番在帝都中闹出如此大的动静,其本意并不是真的想要议亲。”
姜知乐一听求亲二字立马大喊道:“议亲。”
众人见姜知乐如此反应,皆惊讶的看着她,燕支连忙安抚道:“知乐妹妹你且听我说完。”
“其实小候爷在找一位姑娘,说起来还与我们公主府有关,当日小候爷随萧老太太过府赴宴,说是在府内的梨园遇见了一位姑娘,偶然拾到了她的物件想要归还于她,所以便用了这个法子。”
姜长风:“武威候府在帝都中是名门望族,且荣妃娘娘如今又如此受宠,若要在这帝都城中去找一位闺阁女子,也只有此计能让这帝都中的官家将自己女儿的画像呈上去,只是无论能否找打,最终他也必得在这些女眷中选中一位为妻才行呀!不然白白的看了这些女子的画像一个不选,可不好了结此事。”
燕支:“正是,所以我便提醒小候爷,此计虽有效却欠妥。”
姜长风:“可如此隐晦的事情,你又怎么会知道,难不成。。。。”姜长风一脸好奇
燕支见状:“看来不说清楚你们必得不会绕过我了。”燕支叹了一口将茶盏里的茶一饮而尽道
“那日我去武威候府送谢礼,正巧萧老太太不在府上,府中又无其他女眷,唯有小侯爷一个人在,这候府的管事,怕无主家接待恐怠慢了我,便让小侯爷出来接谢礼,临走小侯爷告诉我他那日在长公主的偶遇那女子的事情,央求我将那日过府赴宴的官家名录给他,他好从中去找这女子的踪迹,我当时还十分好奇,如此多的人他要怎么去找,后来听闻帝都中人人传言小侯爷要议亲,我并未将两者想到一处,那日遇见了小候爷便单独问了他才知原来这就是他想的办法。”
姜知安听闻燕支一番话后,心里却有些隐隐不安,脸上的神情变得有些不安,心里疑心着,难道他要找的人是自己?
反倒是一无所知的姜长风听了燕支的话坦言倒:“原来如此,不过你与小侯爷男未婚女未嫁,若你有此意,我明日便让将你的画像送到候府,指不定还能成就一段上等姻缘。”
燕支连忙说道:“我只盼着未来嫂嫂快些入门,好管管哥哥这口无遮拦的嘴。”
晚饭后
姜知安将绣影唤来,又遣散了一众女婢
姜知安:“燕支下午的话你都听到了,我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绣影:“其实就算让人知道小候爷要找的人就是姑娘也并无不妥呀!”
姜知安:“我刚回帝都不过数月,若让人知道他如此大动干戈要找的人便是我,只怕不妥。”她想了想又说道:“你明日便去将此事打探一番,另外无论何人来探,只说我那日除了去关雎棠,未去过任何地方,回来后便未出这院子。”
绣影连忙道:“姑娘放心,奴婢自会安排妥当。”
而此时太尉府内
太尉府的一小厮慌忙来报:“主君平王殿下求见。”
太尉:“哦! 快快有请”
平王笑脸盈盈的入了太尉府还未入座:“听闻太尉府近日有喜事降临,本王来给太尉大人道喜了。”
齐太尉:“平王这是从何说起”
平王见他一脸平静,但眼神里奸滑的狡黠却让人难以相信他对此事一无所知,想要装作不知情的样子糊弄自己,他勾勒出一个轻蔑的冷笑
“大人竟还不知,长公主有意让郡王殿下迎取太尉大人的嫡长女,父王已经应允了,想必不日便会召大人进宫商议此事了。”
太尉:“若小女能嫁于郡王殿下,那可真是小女前世修来的福分。”
平王轻叹道:“本王却觉得十分可惜”
太尉:“殿下何出此言?”
“母后曾称赞令爱,温婉华贵,福慧双修其品性德行可堪后位。如此说来可不就十分可惜吗?”
太尉仰头大笑:”哈哈哈哈,殿下可真会说笑”
平王却转过头眼神坚定的看向太尉,两人目光交汇对视许久后。
平王突然放松下来笑道:“太尉是聪明人,自会明白本王与皇后娘娘的苦心。”
说完便拂袖而去。
听闻陛下有意为自己与郡王赐婚,太尉府的嫡长女梁晗之欣喜不已,自那日父亲回府告诉她以后便她起先觉得像是做了一个美梦,但看着府里已经准备的一应物件,都是新婚时方能用的,才有了几分真实感,如今她正满心欢喜的为大婚缝制嫁衣。
梁晗之贴身婢女碧雯见梁晗之本就生的温婉如花,笑起来更加动容碧雯说道:听闻郡王是极为和善端正之人,这都中仰慕郡王的名门贵女何其多,如今我们小姐能与郡王修得缘分,真是上好的姻缘。
梁晗之抬头笑笑,继停住手上正在绣的并蒂莲花,柔声说道:“去年清明陪母亲去城东庙上香,在等母亲的片刻间突然下起了大雨,我站在远处的海棠花树下避雨,那天风好大,雨下得也十分急,他远远的看见了我,便命随仆将自己的雨伞给了我。”梁晗之脑海里浮现出他当时的模样。脸上的笑意更是藏不住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