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拉家常 ...

  •   没一会儿,徐糯糯就吃饱了。放下筷子,也没下席,就在边上坐着,看着别人吃,看着奶奶和桌上的大人们论起亲戚关系,拉着家常。她也没想到,桌上的这几家跟他们家都有着不远不近的关系,那些孩子基本上都可以算是她的哥哥姐姐们。
      女人家想要聊起来,大多选择夸一夸对方的孩子,这不,边上的大姨说话了:“这小姑娘真乖诶!自己会乖乖吃饭,吃完了也是安静的坐在一边等奶奶。好听话啊。”
      徐奶奶自然是要谦虚一番的,不过,自家孙女这么乖,也是经得起的,也不必太谦虚:“她呀,懂事早,早些时候就不让人喂了。平时也调皮呢,跟着她哥哥到处跑,上坡下地还进河的。
      徐糯糯表情可爱(v`)安安静静的。
      因为她知道这都是大人们之间的客套话,所以也不插嘴辩解,只乖巧的坐着,静静的听大人们聊天。
      大姨听了,就圆一圆话:“孩子嘛,哪有不喜欢玩儿的?只要听话别闯祸就行了。”
      夸的差不多了,徐奶奶就问:“嗯。你们都是过年回家的,还是就是在家带孩子呢?”
      聊孩子,女性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这一位妈妈说:“我呀,是过年回家看看的。一年到头难得回来一次,就想回来陪陪孩子,元宵节前后也要走了。”
      刚才的大姨笑着说:“我就在家里带孩子。外面开销太大了,而且我们外地的孩子在那些城里读书,手续啊什么的麻烦着呢,我就留在家里了。”
      那位妈妈疑惑道:“我刚听你们说,你们家孩子在镇上读书,你带孩子住镇上租房子也要花不少钱吧?”
      大姨摆摆手:“没住镇上。孩子爷爷奶奶年纪也不小了,还忙着庄稼,我平时就帮着做做家务,煮煮饭,经管着孩子,好歹给他们减轻点负担。要住镇上了,花的钱也得不少,就孩子爷爷奶奶在田里挣得那点钱,还有孩子爸爸挣的那点钱,可经不住我们母子几个花的。何况孩子现在小学花不了多少钱,以后初高中可得花不少呢。”
      徐奶奶以为她们都住山上,就有些惊讶:“哟,没住镇上?那你家孩子每天上学你还得送吧?每天得起多早啊?”
      这位大姨,笑得满足,解释到:“还好,我们家不在山上,在山脚,离镇上要近不少。每天起得是早些,我是为了孩子嘛,孩子不也是为了上学。总不能让孩子们像我跟他们爸爸一样没出息。”
      徐奶奶可不爱听这话:“欸!你们怎么没出息啦,孩子爸爸在外面打工挣钱,你在家带孩子,也把他们养这么大了,还让他们每天都能上学,学知识,谁能说你们没出息!?那养不活自己的人也不少了,你们还养着俩孩子呢!”
      大姨有些开心,就说:“我们现在也就想着俩孩子以后书读出来了,能比我和他们爸爸有出息就行了。也不指望他们成龙成凤啥的,就希望他们以后能养活自己,养活自己以后的小家就行了。”
      那位妈妈有些感慨:“可不是嘛!我们这么努力打工还不是为了让孩子们可以多读书。能读出来,别一辈子耗在农村就行了。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带的,以前孩子小,我跟孩子爸爸一年回家一次,孩子都不敢认我们了,这都是为了谁?我也想留在家里呢,还不是为了给他们很好的生活条件,让他们以后都能读得起书!”
      徐奶奶叹了口气,赞同到:“是啊!我儿子媳妇也是在外面打工呢。我家糯糯还没断奶,刚满月,她妈妈就走了,她爸也是她出生没多久就回去了,也是为了挣钱,怕丢工作。”徐奶奶说着,怕被糯糯听到,还偏着身子凑近了两位妈妈放低了声音。
      ……
      徐糯糯坐在一边听着奶奶他们聊着孩子,生活,虽然说到她时,那些妈妈们看她都带着些可怜的意味,也觉得这样的家常,听着也有些意思。不由感叹:生活百态,也难免有些相似的烦恼。不过,女人们聊起天来也是真的有些收不住,奶奶也不外如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