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云来谈当下的文艺生活 ...
-
云来谈当下的文艺生活
在极其苦难的一段时间里,准确来说,是在中考即将到来的几个月中,我变得尤其乖觉。一个人吃饭,一个人上学。找不到一丝一毫的宣泄情绪的出口,更谈不上与他人攀谈交往。以至于后来每每自己回忆起来,既惊讶与我的承受能力,也为平白失去的友谊而不值。
那应该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谈不上孤傲,又确确实实的将自己与他人分开来过活。也可以当做对古奥难懂的人情交往的没什么作用的挣扎。好像画了圈把自己包括在里面,不求被保护,而是隔离。
此时文字带给我一种相当强大且坚韧的信仰,这就是我唯有依赖他方能度日的理由。当然,抛开信仰不谈,它直接作用在我身上的,那些令人沉醉其中的力量里,存在着让人迅速成长的猛药,它有个比金钱更动听的名字——阅历。
因而我觉得,这所有基于与别人年轻气盛上的差别的赞美,本就不是我该得到的。
说起来,少年披着一张年老而成熟的皮相,总是会引起些许人的注目,可他们从来只谈论无关痛痒的好处,从未想过孩子们伪装承受着的巨大苦楚。
少年们本来可以坦坦荡荡的享受一切快乐,却在这个过程中彼此板起面孔,把人生难得的好时光一并断送了。
但幸好,还有诗词文章这种便于寄托情感,汲取正常生活所必需的解脱。无论如何,文字是始终在那里的,它与你的缘分在你看见它的第一眼就注定了,从此,你不断,它亦不断。这正是最大的好处,它浑然不似人类,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你不必忧心自己哪处做得有些差错,或为了大部分人而牺牲小部分人利益时的两难,都烟消云散了。
因此它让我在浩大的世界里也能找到那一点维护自己可怜自尊的栅栏。使我心里总是涌着一股深邃波涛,无关利益,欲望。是最最中正平和的力量,苦难时能涌上来,仿佛千万言语共同支持着这一个渺小个体。欣喜时亦能喷薄,如同千万人的赞美与祝福。
所以我不需要世俗的人际交往,也能过得相当充实,甚至更加快乐。我无须在意他们每一个人的想法,无须费力不讨好的做许多无关痛痒之事情,时间挤了出来,精神就能得到更多的补充和休息。
往往是充满怪诞气息的,十分容易令人误解的行为,使我愈发神秘,愈发诡谲。这或许就是大多数人认知里的精神问题,困扰其身的难处。苦于被理解与理解,是很容易让人疯狂的。
世人常常称呼的都是我们。
同时我们也最经常称呼其世人
因此,我的快乐是极少数人能理解的快乐。我的痛苦成为了大多数人认为的痛苦。
由此越来越桀骜,越来越先入为主的高度赞扬自己喜爱的一应事物。因为不理解,便可以在其面前为所欲为吗?
我是永远不清楚人为能创造的东西能达到什么样的一个水平,因为不了解,所以有更多的想象与推断。当然,更多时候是随性的夸夸其谈。
人们对于未知好奇,无助,恐惧的心理一直存在于每一次对新事物的探索中,而他们的不了解却大多给予看他们相当大的勇气,毅力,决心去完成这件事情。
我想这就是人文主义出现的根源,由浅到深的不断探索中。涌现出来许多分支,如同小溪的分流一般,共同注入了“人类思想进程”这片大海。
世人的不了解反而带给我们近乎骄傲,不屈,愤懑糅合而成的一种奇异情感。
骄傲是最偏颇的一个词语,它象征了不好的习气与行为,但同时又体现了年轻人或群众们在特殊条件下的一种正确的态度,观念。
我们为什么会骄傲呢?那惺惺作态,细细雕琢的文字可以体现一二。并不是说我们拥有的知识,领悟的道理有多丰富,而是指我们能用相对婉转或更加激烈或粉饰雕琢得极好的话语来表达一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
我认识的前辈们,大多是在须弥中寻一块石头,用尽毕生之力去把它打磨出来,藉此收获成果,但是玉是金是是石,刚开始却也不得而知。这对我而言太危险,所需年岁又是极其长久,需要极大的恒心与毅力。显然不适合我这种散漫的人。
就好比开一朵花,千人千语,其花各异。有的花艳丽芬芳,博人眼球。有的花浑身棘刺,恶臭扑鼻。但最好的花,从来不是在它的花瓣上下结论,而是枝干,是根基。当然,也就是思想。花瓣是极其美丽却无多用处的,当被人撕扯干净,我要的枝干才会出来。而这,正是许多人想而止步于想的东西。这正是偏激的一种方式,将文辞雕刻出花儿来,让人去品评,去攀折,去撕扯。文章中最重要的组成是思想,汲取一点点精髓,也可以写出很好的作品。这是因为我是极其物质,追求实利的人类。这样做可以扩大人们对我的接纳程度,使我能在文化上站住脚跟。能将传统文化与严肃文学传播的更远。不似突然成名的阳春白雪,终其一生忙着融入世俗。
我这一辈子爱过许多人,许多景色,今后还会更多。但在以后的时光里,我承诺并且宣誓从今往后50年我的灵魂与骨血毛豆将交托给写作了。
话语说得好,确实会让人有莫名的自豪感,旁征博引,口若悬河,都是本事。但若表达不出个什么中心思想,只能在那无病呻吟,聊着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就是毫无价值的口才。
这同样是一种痛苦,你知道的东西无法完全表述,或表述有误,让人抓住了行迹,一时尴尬无比。却还只能乖乖认错。当再好的言语也掩饰不了思想的粗鄙与浅薄时,就是错误,是缺漏里不可饶恕的一类。
粗俗言语未必不能表达出完整地,深刻的,划时代的思想。不可从言语的好坏去品评任何一本书,是文人的共识,是对普通人天大的好处,就像寒门学子能有朝一日进入金碧辉煌的宫殿一样,文学进来的门槛很低,出去的门槛却极高,非当世泰斗,执牛耳者不可跨越。这是公平的选择与考量,没有优胜劣汰的残酷,只有极力人不断进取的动力,实在是一件乐事
即使融入生活去发现每个点滴细节的美好,也总会被人们自动归结为特殊 奇怪的一类人群。我们仿佛是一座座山丘,在各自的世界里耸立。这种被孤立,没有援助的感觉,一点都不好。不知从何时开始,文艺开始有了负面含义。好像做作是我们最寻常的活动。我没有任何能力去纠正人们的普遍认知,至少现在不行。只能默默接受不理解与不包容,在心里一遍又一遍的告诉自己,你不过是万千普通人的一个,因为几次机缘巧合的明悟而踏入文学这个容纳性极强的圈子,如果要继续待下去,或者变得更好,你就只能变得和它一样包容。
文人一点也不特殊,他们的快乐并非与普通人有太多不同。无非是多几样少几样的关系。你吃饭,我也吃。相同的行为偏偏要影射不同含义,就是着相了。
而我们始终还是与常人有些隐忍深刻的不同,那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譬如风骨,譬如理智。有的人想要获得更高更远的东西,就舍了去。但有的人想要获取更久远更深沉的东西,就会把它放在心上,作为行事做人的准则。好巧不巧,文字刚好属于这一范畴,当引起欲望之物力我们很远很远的时候,虽有诸多难处,心境却平和淡泊,随生欢喜。
然而在许多零零碎碎的事情里,我常常体会到一种不能与人细说的压抑,那是许多许多的情感包绕着的思考,是无数次入睡前沉思的源头,为了什么?几乎压榨干净了作为一个年轻人的所有朝气,眼神里的东西越来越深邃,谈吐间充满着不自信与否定,本该是很久以后才会成为的模样,如今竟要先人一步去体会这跨越时间的苦楚。
若是因为被人嘲笑或者讽刺就随意丢弃自己热爱多年的爱好与事业,很显然,他一定不满这事情许久了,一点一滴的水砸在石头上,使得心也出现了坑坑洼洼的痕迹,厌恶,颓废肆意滋生,长出了一片自我放弃的花园。挫折与磨难也同样是如此,即使使你的精神也怀疑起最初的心思来,你对爱好的追逐与狂热,定不会因为这些而受到阻挡。诸君都可以持之以恒的把每件事做的尽善尽美,可为尽善尽美的付出远远大于尽善尽美后的成果时,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先不要急着去自我否定,因着我虽愤世嫉俗,依旧相信人人都是强大且唯一的存在。在我还全身散发着酸腐气的的时候,在我满脸青春痘,害怕阳光与目光的时候,那些中药调理背后的无端苦涩,那些百般忌口的折磨,对我而言,都是很坏很坏的存在,当时我甚至认为丑陋也是人类的原罪之一,但如今,我都可以忍受了,就是我亲手播种的萌芽会长成什么样子,也不得而知。上帝创造出人类,不也是这种好奇心使然吗?当忍受变为接纳与理解时,我们的路,或许又会重新变得光明而宽阔起来。
因何使我发笑?是文字的新韵律,阶段的成功,还是计划的完成?不,不,不。那都是值得庆贺与喜悦的事,而非发笑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动词。想起从前并不喜欢笑,而今为了能够更好的融入群体而不得不笑。如今喜欢笑,所以笑一笑。等以后身不由己之时,也可当做缅怀自由之精神的凭借罢!
思维定式是从小存在于心里最最隐晦角落里的荆棘,它们如同神秘主义使人变得固执且反复。若是想要让可以被世人所包容的产物流传于世的话,应当先铺垫上一层流光璀璨的蜡染,使其因外表尊贵而得到的特权得以苟延残喘。这浩瀚藏着芥子,芥子又纳须弥。那一件件人与人之间产生的事情是否恒久不衰,应当交由时光,生命,爱,共同衡量。
在漫长的迁徙中,天鹅才会忽然醒悟过来,因为北风的肆虐与冷酷,他们要投入老朋友——南方的怀抱,更是因为从前居住的深林天火熊熊,冰天雪地里,那红光与黑烟是不能忘却的梦魇。唯有树木们燃尽最后一滴骨血,发出微微的余光,在雾蒙蒙的群山中指引天鹅们前行、而那路途艰险,沿路,花正在开。
从前会因为希冀一个好成绩,去拜天魁,戒酒,慕圣。连本已上瘾的东西都忍痛丢弃,以显示决心,在令我作呕的言语之间虚造箴言。于神圣浩大的殿堂中屠戮异端,把思维枯燥,剪短所有天马行空,奇思妙想。这应当算得上一个好学生了。年少意气换来的孤勇决绝总是个错误。但在当时,在那个属于我的黄金时代,我有权利去选择如何去接受,如何去欢喜,都是无关好坏的东西。熬过最脆弱的年岁,见不到光也没关系,因为,我们会相互鼓励。
与肖先生闲聊时,我们谈起太宰治与玛格丽特杜拉斯。同样,他与我谈到了年龄对于孩子阅读的影响。我是过于老成的缘故,成为不伦不类的异类。也深知文学这种事业,不仅需要毅力,才华,机遇与耐心。亦要有万夫莫当的勇气与决心。我一贯不怎么主张年龄过小的孩子去看什么严肃文学一类的著作。他们都是很好很好的催怀剂,不单单在人生与人的化学反应中。它会使过往的经历变得越发鲜活,深刻。从中,我们可以汲取到更多的,也是更广泛的知识。但没有经历就去阅读,是十分不明智且十分危险的。多数成年人对于针砭时弊,讽刺利害一类的终归有些抵抗力,孩子们却会因为过早认识社会的负面影响而郁郁寡欢。少年人的锐意进取,正是社会进步所需要的动力。不必过度了解,认识自我。但也要给自己立个体统与规矩。也不能因为一些言语就产生厌世的想法。若是已经发生,那就尽量做到万人如海一身藏,或者庄子的陆沉
少年人应该安安稳稳的活下去。共勉之。
有时候会莫名其妙的喜欢一个东西很久,几乎是以疯狂的态度去索取,后来想想,不过是我在混乱无序的复杂思想中建立起来的一个个目标罢了。我时常怠惰,一度颓丧异常。当有什么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我去做的时候,会立下毫无章法的承诺与誓言。强迫自己把优秀的另一面展现。誓言在两个我之间的徘徊中,矛盾,重复。一边享受懒惰的欢愉,一边急不可耐的想摆脱当前的处境。我贪恋着最后一点点的新鲜空气,如同知道自己时日无多的癌症患者不断换新衣的病态,使我死了也愉快,心情舒畅而自在。
我们在过去就产生,当下被重新定义,至于未来,一个是看我们的成就,一个是看时代的变迁。总而言之,文艺无论定义为何,处于何种年代,都应当不会太差,我们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