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春山的谈美读后感 ...
-
谈美读后感及我执
谈美此书,在开头就阐宗明意,是朱自清写给青少年的书,是让青少年对美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认识,得以在当时旧环境里运用新技术,能有一条清晰明确路径去进军文艺。他还点明欣赏美应用的态度,最重要的,就是他提出的,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的观点。将美的意义与价值提高到构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高度。
我对本书了解最深刻的,恰恰是人生美化的内容。
朱自清认为,人生美化,重在免俗,就是不单单满足于求温饱的境界,还要在精神领域有独特建树。其实就是要不断提高对于美的修养,在第一封信里,他细细阐述了对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也就是委婉的告诉我们,欣赏是带有主观色彩的,要提高对于美的修养,不仅仅止于书本,更要抛却一些单纯以物质衡量物质的心习,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而非在实用的世界里。也就是净化我们的知觉。
正如罗丹所说,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当名利之浮云,蒙蔽了我们的心灵,即使我们还能看到美,也是具有铜臭味的。这正和当下的社会环境十分贴合,社会发展迅猛,人人想着的都是如何投机倒把,如何一夜暴富,是前所未有的利欲熏心,根本分不出半点时间去谈美,欣赏美,更莫提净化心灵了。而这种态度,说好听一点,叫实用主义,说难听一点,就是金钱的奴隶。这是非常恐怖的态度,非常危险的社会环境,当一个社会失去了对美的认同,麻痹了对美的感知。就连人心中的真善美也逐渐流失殆尽,投机倒把者尽享高位,理想尚存者隐遁人间,这与人间地狱,有何区别?
《谈美》中也犀利的指出了这一观点,人之所以异于其他动物就是于饮食男女外有更高追求,美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因为物质,会腐朽,会衰败。而精神上的美学,熔铸于伟大的文学作品之中,历经千年仍能全知全貌的感受其震撼灵魂的大美。
对于青少年来说,美是必要的,是无可获却的。越是在人心浮动,社会追名逐利的况遇下越要加强对青少年美的教育与养成,少年美,则中国美。
让少年具有人情味,让少年具有十足十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让少年懂得考据,懂得批评,懂得欣赏,拥抱自然,热爱自然,用自己炙热而懵懂的情感,去行山过水,去忘言得意,最终,净化自己,美化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