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章台柳 ...

  •   十月十五,孟冬,巳时……
      一路着绛色官制公服的女史们从长秋府走了出来。
      元京已嫁公主们的女史们循例当在每月十五进宫拜见长秋令,说明公主们的生活情况。
      此例本为太祖所设,开朝永寿年间的公主多配开疆公侯之家,原先是为借关怀公主之名,以预警诸位公侯。如今国朝渐稳,女史们多是进宫应个卯,倒成了公中为众公主们添置所需禁中物件儿的日子。
      苏昭带着一众侍女,正准备去淑妃的琼华宫,刚出了章台殿,只见这一路女史从阙下走过,见着其中一位女史身形,觉着分外熟悉,只这冬日里多着了围脖,挡住半张面容,瞧着不甚清楚。便盯着她多瞧了会儿。
      只见她随着队伍走过双阙,在墙头一隐,便不见了身影,若不仔细,还真是不能发现突得少了一人。
      苏昭敛了侍女,绕过阙楼,见那女子取下帷帽,闪身入了光华门,苏昭赶忙跟上,只见大监见了她并不阻拦,反倒是引了她入内去。
      刚走过廊道,似是听见后面的脚步声,苏昭忙向柱后闪躲,慌忙间的一瞥,那张熟悉的脸,如往日一般美丽而带有倨傲,这时又显出一丝警惕。这竟是安平长公主苏婉。
      只见她走入了水阁,恭成帝正垂手立于窗边,像是等了她良久,只见她开口道:“皇兄,我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终于让我等到了时机。”
      恭成帝转过身,看着阿妹,长长的叹了口气,“阿婉,放下过去,于你,未尝不是一种解脱,当年将你嫁到越国公府,虽存了预警之心,却也并非让你次次都无中生有或就睚眦之事过于纠缠,这么多年,你早该放下。”
      “皇兄,此次与以往全然不同,将他赵氏一族尽灭也不为过!”
      “你明知,如今盛况维持不易,朝堂清明平静多时,这歌舞升平下隐藏着万千隐患,东夷北戎,渭城旧族,闽南大理,哪边不是虎视眈眈,守成之策,当需制衡。”
      只见苏婉愤然道: “越国公赵铄自矜功勋,不检己行,数制违制之品,心无君父!”
      恭成帝听道,双眉紧锁,“此虽有过,然不足影响大局,且平城赵氏一族冗大,身居要职者甚多,动一身牵连太过,轻易不可动。”
      “赵章勾结三皇子罪证确凿,府中私藏甲胄兵器上万件,且此人现掌重兵,京幾营大权悉握,难道皇兄没有丝毫介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觊觎!”
      “臣妹知晓,这等要事,皇兄的冰台使定已探得几分,迟迟未有决断,只不过担心北地平城地位非凡。”
      见恭成帝若有所思,继续进言道: “皇兄却是不知,平城的那几位夫人最是有主意的,她们进京随述时,我曾专门办过几场宴饮,赵氏一族人丁繁盛,独嫡枝一条独盛,于京中独享荣华却又遥控北地节度大权,族内早已不满多时,若是游说一二,定不是铁板一片……”
      恭成帝听到这,双手紧握,若有不豫,“老三么,他倒是日渐本事了,卧榻之侧,确是不容他人酣睡……”
      苏昭看着父皇,每每有所决断,他都会这般紧握双手,又看着姑母那渐渐变得狰狞的脸,双目隐约间闪现的压抑已久的仇恨与迫切。
      苏昭敛了脚步,悄悄退出廊道,阙前侍女已等候良久,焦急的迎了上来,此时的她竟像没有看见似的,发疯似沿着宫道上跑着。只有一个念头——出宫,赶快告诉孟希哥哥,仿佛告诉了他,告诉了这个自小信任,引为知己的哥哥,一切就能如往昔一样……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冬已至,枯枝已不见昔日青青。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