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忆浮生 ...

  •   恭成八年的元京,这朱雀巷子里说书的瓦子可是极热闹的所在,一位粉面小公子正坐在桌前聚精会神的听着说书。
      “越国公府的二公子赵杨素来仰慕眼高于顶的安平公主,赵二公子是何人?
      那可是元京城著名的花丛浪子,生得是玉面粉颜,纵马广安桥,满楼红袖招,人称赵玉郎,他哥哥赵章却是有七步之才,十三岁便官拜兰台。相形之下,竟被莫名安上了纨绔之名。
      安平公主名苏婉,乃恭成帝之幼妹,天之骄女,她的骄傲那可是人尽皆知,当然是瞧不上这赵二,赵杨便每次趁着公主出行,尾随于鸾驾后,或是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或是叹“有美一人,见之不忘”,公主无法,拾步下车,提裾间竟踢得这二公子人仰马翻,跌坐于地,放言道;“吾之良人,定当是举世间的大英雄,骑着乌骓,前来相迎,而非你这等纨绔!”待公主说罢,赵二半晌无言,于此之后,公主车架后,再也无这赵玉郎的高歌......”
      说书人故弄玄虚的停顿了一会儿,惹得嘘声一片。
      “后来怎么样了,你倒是说呀!”“快说,快说!”
      “后来啊,东夷战事起,这如玉般的赵二公子竟前去怀化将军门下请战,不依不挠的跪于阶前,怀化将军竟也无法,又碍于越国公所托,为保公子万全,只得收在自个儿身边作郎将。不料,那东夷人狡诈,将我大军引入沼泽之地,将士们不耐泽中湿气,瘴气熏蒸之下,怀化将军竟亡于旧疾发作,危急之下,赵二联合众位近卫,秘不发丧,自个儿率奇兵越过关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至王帐,诛东夷王而归,趁着东夷内乱,又率大军立旗祁蒙,大胜而归,得胜的将军骑着乌骓马归来,整座元京都对翘首以待,注目着昔日的赵玉郎穿过长安街,来到长乐宫阙前。
      安平公主立于阙上,静待英雄归来,玉郎的面容经不住边关风吹日晒,已变成和边关将士们一般粗粝,终是得见他心心念念之人。公主对身旁的侍女轻轻吩咐‘去报呈陛下,安平,允嫁。’恭成十一年,安平公主下嫁越国公府。
      此道是:美人终得配英雄,只羡鸳鸯不羡仙”。
      说书人敲板毕,此局散去。
      满堂喝彩间,见一小侍童急匆匆赶来,对那粉面小公子耳语道“公主快走,还有半个时辰就要开席,等会儿被发现了可是了不得。”一旁的侍童见局毕,也忙催着小公子起身,那小公子正是今上的心肝儿,平京明珠,泰安公主苏昭。
      小公主意犹未尽地叹道:“这先生讲得也太短了些,都还没听起劲儿,竟就没了。”
      侍童在外等的颇有些焦急,道:“您听了这么多遍长公主的故事,竟还没听腻。”
      “这说书啊,奇就奇在相同的人物,次次竟能说的不同。”小公主伸了个腰,不情愿地站了起来。
      “安平长公主可是您的亲姑母,常见到的,这会儿又正要去越国公府赴宴,您亲去问不是极好?”侍儿揶揄道。
      “你这小妖精,明知姑母虽慈爱,却对我们小辈管制极严,这会儿子偏让我往刀口上去撞。”
      侍儿们一路笑,一边忙拥着苏昭走出。小公主近刚满十岁,甚是娇憨可爱,又因其无母,安平长公主在宫中时便甚是怜爱,且至今尚无子女,更是待苏昭如若亲女。
      “最近这朱雀巷子里可还有什么有趣儿的,记得替我细细打听了来!”苏昭转头对侍儿吩咐道。
      “三月下旬东头的群生汇要开讲《五胡志》,还有拾英坊里的《搜神记》。”
      “真是好极了,我等会儿见了姑母,得央着她多办几场宴饮,听得全篇是不能了,能听几回也是好的。”
      一旁的贴身侍女蘋儿听见了,只笑道:“这两本殿下早就读过,竟还这般折腾。”
      “这话本上讲的早与书上不知差了多少,在加上这朱雀巷子的说书先生渲染极佳,更是别有生趣。”
      小公主笑了起来,清脆宛扬,竟引得路人注目,侍儿们连忙催着苏昭快些走,一群人急急出了巷子,不见了身影。
      笑渐不闻声渐悄......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忆浮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