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漫漫求道路 ...
-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寒坨山的行人少了许多,熟悉此地的人都知道,寒坨山的夜晚不可久留。但此时远远地显了三个人影,为首的是一名年不过四十的中年男子,他身着半旧的灰蓝色短打衣衫,身后跟着刚过束发之年的两名少年。“师父,现天色已晚,这四下又无落脚的店,莫又是要找个隐蔽处囫囵一宿吗?”,那年龄略小一些的孩子走得很是劳累,禁不住开口问。王怀并不言语,他知道自己带着两个徒弟昼夜赶路,又因为动身匆忙,并没带着太多干粮。这一路走来,想来两小子已是又饿又累,但现下是逃命的时候,哪里能顾得了这么多。
“师父,我看那人并没有追来,要不还是歇歇的好”张莲之虽然平时勤于练功,体力比他的师弟李应要好的多。但从昨日清晨他们师徒三人开始动身一路都是急急朝着西边走,昨晚只在沿途的一处破庙中胡乱睡了两个时辰,如今他也有些经受不住了。王怀回头看了这两个身心俱疲的弟子,叹了叹气,算是默许了。他们三人沿着小路慢慢走了一段,来到一棵大树下,歇了下来。“都说这寒坨山不是久宿之地,但师父你看看,这也没大虫也没个鬼怪妖怪,没什么大不了的哩!”李应在树下休息了一会,虽然身体还是累的松松垮垮,但精神头又回来了。“师弟,你别大意,这恐怕不是空穴来风,咱们处处小心些好,师父,我看我们稍作休整,再接着走走好。”王怀点了点头,他的话少的可怜,多年的行走经验让他知道,凡事谨言慎行为上。他看了看面前两个半大的小子。李应今年只有十四岁,模样要比莲之端正很多,皮肤甚至比姑娘家还要白嫩,然而武林刀光剑影,模样又能增加几分功力呢,何况李应平日喜欢鲜亮的衣服,在练功上马马虎虎。王怀深知这是习武人的大忌。士子大夫,富贵商贾,平时崇尚外在举止这无可厚非,但是武林人士,最忌讳便是太看重外在。想到此处,他不禁为这名年轻的弟子担忧了起来。相比李应,张莲之的性格要好的多,他今年已有十八岁了,身材魁梧,脸上的稚气也渐渐褪去。他的个子长得很快,袖口比手臂短了一大截,这还是去年年末买的新衣。张莲之性格坚毅,做事也要比师弟谨慎小心的多,平日里也会处处教导李应,他们虽不是血浓于水的亲兄弟,但是从小一块儿长大,已是比亲兄弟还要亲了。
“今日我来考考你们,我们为何而习武?”张莲之和李应刚刚生了篝火,正要烤些馒头吃,没成想,师父会这么一问。李应晃了晃脑袋说:“习武之人,要见不平之事,怀侠义之心,行仁善之事。凡人有心无力,而习武之人就有心有力,能保护得了别人,也能保护自己”张莲之的口才比不上他的小师弟,这会冷不丁被问这个问题,他心中虽有万丈豪情,但也只能频频点头。“那你有遇到什么不平事,见到什么该杀之人呢?”王怀盯着李应意味深长地问道。“这。。。”李应有些不知如何回答,他年纪尚轻,那些侠义故事听的多,但见得少。故事中的坏人是忠孝礼仪全抛之脑后的坏,是不掺杂一丝正面的坏人。可他生在师父身边,遇到的人虽有对他们师徒态度不恭,但是却从没有坏到骨子里的,而且大部分是熟悉之后为人好的不得了。“我也不知道,师父。世上的人和书里的人全不同,这难说谁是该杀该打之人。”
张莲之也不禁疑惑着说。
“没错,故事终归是故事,写故事的人总要把坏人写到坏到骨子里,这样正义的人与之对抗才更有说服力,看客也更觉得合情合理。但现实是现实,我们习武之人,必须要先习心,要有智慧,要分得清这世间黑白。当你们把这大道看得通透,才能出手。否则就算是武艺奇才,也不过是人世间的庸碌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