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宁王朱权 ...

  •   宁献王--朱权的生平(摘录)
      2010-03-22 20:48
      得失之间----宁王朱权的悲喜人生

      宁王朱权
      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个儿子
      《献征录》记:
      朱权 “生而神姿秀朗,白皙,美须髯,慧心天悟。
      始能言,自称大明奇士,好学博古,诸书无所不窥”,
      朱元璋“独钟爱之”。
      因为这独一份的钟爱
      这个集聪明美貌与才学于一身的朱权十四岁就受封王,
      十六岁进驻藩国大宁府。

      《明史》 载,大宁“东连辽左,西接宣府”,是军事“巨镇”。
      在大宁期间,朱权不但参加了针对元蒙残余势力所展开的军事行动,
      而且“俭约制国,辟圃种树,
      广令卫士疆理荒野,艺植土物之宜,国用饶裕”
      由此可见,宁王也是个有实力,有作为的藩王

      因此在众多藩王中,他和朱棣最为突出,
      所以有燕王善战,宁王善谋的说法。
      不仅如此他还拥有连朱棣都羡慕的朵颜三卫。
      所谓朵颜三卫,就是蒙古人的雇佣兵,是精锐部队
      那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部队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要吃饭,
      宁王的待遇比他们那边好,
      那就在这边呗,谁打谁不是过日子。

      后来朱棣靖难,就看上可朵颜三卫,
      虽说宁王善谋,他到底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怎么也斗不过谋了几十年的姚广孝,
      连哄带骗的把宁王也拉下了水,
      朱棣还开了张空头支票,愿中分天下。
      这样两支全国最精锐的部队在手,
      朱棣才有了真正叫板朝廷的实力。

      可是靖难成功了,天下却是没得分的,
      不仅没得分,而且连封地都没得挑,
      宁王本想说算了,那北方苦寒之地我也不待了,
      你封我在江南吧,苏州杭州都行。
      他自己想着,却不知道朱棣可不这么想,
      朱权可是个有能力的人,江南富有
      有钱了还不知能干出什么事儿来,
      朱棣大笔一挥,朱权就去了南昌。

      郁闷,郁闷也得忍着,
      除非你再来一次“靖难”可朱权没那个想法。
      朱权到了南昌后,把原来布政司衙门改为王府。
      他整日闲坐在府邸内,想来想去开始学道。

      永乐元年(1403)十月,
      朱权开始在缑岭东麓修建道宫,两年后道宫建成,
      内供南极仙翁和老子、庄子及鹤、鹿偶像。
      此宫因获成祖恩准敕封,故建得气派非凡,堂皇富丽。
      朱棣见他并无二心,还亲自为他的宫门提了匾额
      “南极长生宫”五个大字。
      朱权自己居室前门额大书“神隐”二字。

      学道之后,他开始了另一段人生。
      干什么呢,写书。别看他之前都在打仗,
      他写的书和兵法一点关系没有,他是个多才多艺的翩翩公子

      朱权从小就聪慧过人,
      年长后不但上马能打仗,而且下马能奏琴,
      不但能奏琴,还能写曲。
      不在边关,没有征战的压力,
      朱权终于全情投入他的艺术创作生活。

      朱权好元曲,作杂剧 12种,
      现存《冲漠子独步大罗天》、《卓文君私奔相如》 2种。
      《冲漠子独步大罗天》写吕纯阳、张紫阳超度冲漠子入道事。

      朱权的戏剧理论著作有《太和正音谱》、
      《务头集韵》和《琼林雅韵》3种。

      它是一部戏曲文学理论、戏曲音乐理论兼及戏曲史料的著作。
      全书共分《乐府体式》、《古今英贤乐府格势》、
      《杂剧十二科》、《群英所编杂剧》、《善歌之士》、
      《音律宫调》、《词林须知》、《乐府》等8章。
      前3章是戏曲文学理论。
      《乐府体式》章,分戏曲文学体式为“丹丘体”、
      “宗匠体”、“黄冠体”、“俳优体”等15家,
      题为“予今新定乐府体”,表明这样分类是他首创。

      《古今英贤乐府格势》章专评艺术风格,
      共评论元代和明初杂剧、散曲作家 187人,
      朱权比较喜欢马致远,于是把他列在首位,
      盛赞他的作品如朝阳鸣凤,典雅清丽,
      有振鬣长鸣万马皆喑之意。
      而对大戏曲家关汉卿,则以为是“可上可下之才”,
      他喜欢王实甫,觉得他文字工丽,
      形象生动而又摇曳多姿、诗意盎然
      于是评价他
      “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

      《杂剧十二科》,概括元杂剧的丰富题材。
      《群英所编杂剧》章与《录鬼簿》相对照,
      对元代和明初杂剧作家作品多有补充。
      《善歌之士》章,列“知音善歌者,三十六人”的片段事迹。
      这两章都有史料价值。

      《太和正音谱》主要成就在音韵格律方面。
      《音律宫调》章解释宫商角徵羽5音的性质。
      《词林须知》章内容丰富,涉及戏曲声乐理论、
      歌唱方法、古剧脚色源流等许多方面,
      虽然部分直接取自元人燕南芝庵的《唱论》,
      但其中也有朱权的见解和新增的史料。
      第8章《乐府》是北曲杂剧曲谱,占全书篇幅的五分之四,
      根据北曲黄钟、正宫、大石调、小石调、仙吕、中吕、
      南吕、双调、越调、 商调、商角调、般涉调等12宫调分类,
      逐一记述各个曲牌的句格谱式,
      以元人或明初的杂剧、散曲作品为例,
      详细注明四声平仄,用大小字体标清正字、衬字,共收曲牌335支。这是现存唯一最早的北杂剧曲谱,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当然朱权最为突出的,还是他最喜欢的古琴,
      他的著作《神奇秘谱》,内有古曲千余首,
      更难得的是他记录下来《广陵散》《高山》,
      《流水》《酒狂》这些昔日不传之谱。
      1977年美国向太空发射的寻找外星人的太空船,
      就选有用中国的古琴曲《流水》制成的金唱片,
      不过演奏者自然不是我们的朱权先生了,而是管平湖先生。

      更难能可贵的是我们这位大帅哥
      原来的将军后来的音乐家还能自己亲手制作古琴,
      他制作的古琴“中和”琴,
      是历史上有所记载的旷世宝琴飞瀑连珠,被称为明代第一琴。
      现在他制作的琴还有一张存世,价值不可估算了。

      等到朱棣死了,朱高炽即位,
      他开始沉醉清虚,悉心茶道,
      并著成了一卷对中国茶文化贡献颇深的《茶谱》。
      朱权在《茶谱》中首次提出不将茶叶压成茶并,
      也不加香料,以保存茶的真香的饮请茶法,自成一家,
      从而开创了明朝饮散茶的新时代。
      如何品,如何收,如何点,什么壶,
      什么炉,什么架,什么汤什么水,样样有讲究。。。

      一个善谋的将军不见了,
      而一个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出现了。
      如果他一直征战沙场的话,
      今天的我们,
      就看不到他制作的琴,
      听不到他做的曲,品不到他的那杯茶了

      人生的得失,其实总是微妙的转换。
      就像宁王失去兵权,失去的想要的封地的时候,
      绝不会想到这才是他美妙人生的开始。
      一个将军的赫赫战功,很容易淹没在历时的尘埃里。
      他的音乐,戏剧,戏剧理论作品,茶谱,
      却一直流传下来,成为活的历史。
      他亲手制作的古琴,今天依然能奏出美妙的琴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