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乱弹 ...
-
开始想写这个故事,是闲极无聊时靠在床上翻着史记,突然就看到那句“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当时脑海中出现的是一位狂妄霸道的君主,制造出天下最大的乌龙,却只为博美人一笑。很愚蠢,但也是一种别样的浪漫。随即想到的却是一位柔情的青年,对着眼前女子万般爱怜,即使将河川碾碎了堆在她的脚下,也是心甘情愿的。
后来翻阅了一些相关史料,却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王朝的覆灭,绝不是因为某一个人的罪恶,就好像一个国家的建立也绝无可能只凭一人之功。
周幽王的悲哀,在于他身处的那段历史,那段辉煌之后义无反顾地走向覆灭的历史。夏桀、商纣、周幽王,历史上的记载均是单细胞、暴虐、耽迷酒色,听不进良言。
但是仔细比较,就会发现史官们对他们的记载是如此相似,相似到没有一丝新意。酒池肉林、或是残忍的对待臣子、又或者对狐媚祸水言听计从。他们是君主,但他们也是人,普通的男人。谁能说那些史称贤明的君主没有做过同样的事情呢?乾隆晚年玩的风生水起,可是他照样端坐皇位,那是大清朝的根基在那摆着。光绪皇帝有壮志有决心,可是戊戌变法也不过维持了一百零三天。王朝的统治已经腐朽了,历史的车轮摧枯拉朽的碾压过来,一个小小的凡人,又要怎么抵挡呢。
女人!外表禁欲的老夫子们摇摇头,谈来谈去便是这一句。红颜祸水,狐媚倾国,上千年的陈词滥调。人非草木,又岂能无情?商纣宠爱妲己是没错,但史书记载他“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这样的一个男人,做出许多暴虐的事,竟会是因为痴迷一个女人?笑话!
姬宫涅毕竟不是商纣,这位只活了二十四(按古人虚岁则为二十五)岁的青年不会狂妄到像夏桀一样自称老子是太阳,更没有学商纣那句“吾生不有命在天乎”。他的臣子触怒他时,他也只是罢免、下狱,可以说,这三位亡国昏君里面,他是最为温和的一位。
这位温和的君主,一生所做最坏的事,就是耽误朝政任用奸臣,为了褒姒废去王后太子,还有,就是那千古一笑的烽火戏诸侯。
若是说商纣为了逗美人一笑,点燃了烽火,我们会觉得那是极符合他性格的作为。但是,我们的男主角是那个相当温和的昏君——姬宫涅。因此,他这一举动就相当值得深思。
褒姒到底有多美?美到让他神魂颠倒、色迷心窍,自愿将大好江山拿来玩笑?这么说的话,未免太过突兀。是为佞臣误导?是一时酒醉?还是想证明他对美人的真心?
还是那句话,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宁愿相信他,这个在历史舞台上丑角一般的悲剧角色是对褒姒有情的。但那感情究竟是耽于外表、虚幻浮华,还是刻骨铭心、撕肝断肠,这一切,早已被掩埋在历史的故纸堆中,无从考证了。
另外,关于奸臣的问题。只是心黑手狠、会玩会闹,没有一点高超的智慧就能把君主江山玩弄于股掌间,这只怕不太可能。
弱智的奸臣也有,但确实也很弱智。
附历史纪年(大约是有出入的,将就对照一下):
795(姬宫涅生年) 794 793 792 791 790 789 788 787 786 785 784 783 782(宣王崩) 781(幽王元年) 780
779(褒姒入宫) 778 777 776 775 774 773 772(申侯与西戎伐幽王)
771(幽王死于骊山脚下,褒姒被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