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倾国一笑 ...
-
吾幼时尝听人言,世间有一种美人,夺日月之辉,争花容之色,令人一见忘情,再见,失其本心。
父王乃大周天子,身份尊贵,宫中美人不过尔尔,吾闻此言,微哂而已。
吾名姬宫涅,宣王之子,十四登上王位,从此南面称孤。
吾大周王位,自厉王之后,实已不似从前稳固,即位之后,我常感芒刺在背,寝食难安。
我父王性情暴烈,一生东征西伐,勇猛无匹。晚年之时,又逼鲁废长立幼,数次伐戎,世人皆言他老来固执己见,刚愎武断。我却知他心中苦恼,厉王时国人暴动,东躲西藏九死一生,若不是召公以己子代他,他又岂能坐上天子之位。
他整顿朝纲,讨伐夷狄,生怕重蹈先王覆辙。但王室衰微岂是一日之功,朝纲崩坏、诸侯蠢蠢欲动,即使他以强力干鲁事,也不过是小丑跳梁,得一暴虐之名而已。数次伐戎失败,他日日恍惚,终是郁郁而死。
如今,我坐在高悬的孤位之上,青铜香炉燃起袅袅烟气,透着朦胧薄幕看这冷冰冰的大殿,我一时心神恍惚,竟似不知身在何方。
申侯之女,温和尔雅、识大体、知礼节,当为国母。
申国,乃拱卫王都之小国。召公之意,是不欲大国藉其女觊觎他国之地,而申侯坐镇西戎门户,须对其好生安抚。
召公不语,我也知宣王干鲁之事,惹得诸侯生恶,我若是不昏碌平庸些,怕是再坐不稳这王位。
申后入宫,我与她以礼相待。她既非倾城之姿,又实乃申侯权衡之计,自不指望我会待她亲若一体。
看着殿下女子衣袖翻飞、婀娜生姿,竟忆起幼时那人话语,世间若真有那般美人,却会是何等风姿。登位之后,我心中苦闷,终日笙歌,饮酒作乐,却夜夜独守空殿愁肠百结。
近臣见我注视殿下舞女若有所思,跪起身轻声询问,“大王可是对这舞女有意”。
我摇头,放下掌中酒樽,“宫中美人,都只是这等姿色?”
舞女纷纷白了脸,长袖飘离、衣裙凌乱,狼藉跪了一地。只余那丝竹之声窜了几个高音,晃悠悠荡上九天。
今夜宫中,真是格外冷寂。
次年三川皆震,报表送至时我醉卧殿中。乜睨殿下群臣,我只勾唇一笑,“此乃常事,何必告我”。
入冬,岐山又崩,赵叔带上表,声辞俱厉,其中之意,乃是言我荒虐无德,此天道示警,若我执迷不悟,大周亡于我手。
我只微哂,欲置之不理。赵叔带之流自认忠臣,愿效比干剖心,我却自忖不如商纣,更不会仿效他人。
虢石父进言,“天崩地震,就如日升月落、雷霆雨雪,实乃天道之常也。赵叔带迂腐,竟以此言政”。
我略为讶异,却依旧低头饮酒,“卿意以为何?”
“臣以为当罢其官爵,免其误国。山川震动,实乃周民之祸,大王宜下旨安民”。
我仰头,饮尽樽中美酒,“便依卿言”。
右谏议大夫褒珦觐见,言我此举过于草率,实乃自阻言路。
我知他与赵叔带素来亲厚,冷笑问他,“卿来进谏,孤可有不准?此乃他失言所致,与言路何干。以卿之意,孤王竟无能处置失仪之臣?”
愤而挥袖,虢石父知我意,将他下狱。
后我夜夜笙歌,饮酒寻欢无度,竟淡忘此事。冬去春至,燕燕归来,殿中阴寒,却更胜往昔。
“大王,褒国使者求见”。
我于美人怀中抬头,“何事?”
尹球小声告我,“大王,褒珦乃是褒人,此番使者前来,必是为其下狱之事”。
我了然,“宣”。
使者跪于殿下,竟是褒珦之子。该子善察颜色,语辞圆滑,不类其父,“大王,臣知大王尝差人遍觅美人,今褒有绝色女子,当献予大王”。
“绝色女子”,我埋首美人怀中冷笑,何为绝色?我差人遍寻不见,如今小小褒国竟敢称其有美绝色,我倒要看看是何等模样。
近臣见我招手,忙高声道,“宣上殿来”。
“奴婢参见大王”,那女子声音柔软,却透丝丝冷意。
我执起酒樽,漫不经心挑起眉眼,“咣”,青铜樽竟失手滑落,踉踉跄跄一路跌落殿下,正如我心,上下忐忑,竟无一时安定。
“大王”,褒洪德恭敬唤我,却掩不住眼角得意之色。
“世有美人,夺日月之辉,争花容之色……”我喃喃自语,顾不得酒水沾湿袍服,失魂落魄走下殿来,“想不到,世间竟真有如此美人。”
“你叫……什么名字?”我软语问她,她却只是跪伏于地。
“大王,此女乃褒之女奴,乃是姓姒”,褒洪德见她不答,躬身应道。
“姓姒,褒姒?”我笑笑,冲她伸出手。她顺从握住,立起身来,却依旧是低垂着眉目。
“宣旨下去,放了褒珦罢”,我是不会让褒姒离开我了,洪德此举,不过就是为他狱中的父亲。
“臣谢大王”,他大喜退下。我却再顾不得,拉着褒姒走回王座,怎么看她,却也都看不够。
当夜,我留她栖于殿中,软语抚慰,极尽温存。
若是不言不动,她就似一副图画,而略一垂首,一抬足,便好似风中细柳,水中皎月,令人目不忍他视。而她此时,年仅十四而已。
揽她入怀,那身子温软馨香,在她怀中,我竟一夜好梦。
“大王,狐媚倾国啊,夏有妺喜,商有妲己。大王应取前朝之鉴,不可为此女荒废大周社稷”,群臣觐见,皆贬褒姒之色,言她乃大周亡国之兆,我怒而拂袖离去。
不数日,宫外传言纷纷,言褒姒乃夏朝怪物所遗龙漦所生,乃是亡国妖孽,狐媚祸水。
望着案上堆积诤谏之言,我怒极,却只闭目冷笑。
“大王”,虢石父进言,“大王莫要为此等庸人烦心,娘娘天姿国色,温婉贤淑,又何必理会宫外闲言”。
我知他意,但一干老臣成日哭闹,叫我心绪烦乱。
“大王,何不称病数日,待流言散去”。
“也罢,有再谏孤者斩”,我甩下一句,转入后殿。
褒姒坐于廊间,见我来,默默起身行礼。
我知她与我生疏,也不强求。携了她手,引她一同步入殿中。精巧案几之上,已备下我常饮美酒,盘膝坐下,将她揽入怀中。她顺从不语,面上却已染微红,竟看得我怔住。
“用膳了吗?”
她点头,别开脸。
我嘴角不觉已带笑意,她此时,倒像还未开放的花蕾,异常青涩。
执起酒壶,美酒缓缓注入樽中。她侧脸偷看我,我也不言破,看着酒樽一点点注满,心中竟生出丝丝暖意。
“有名吗?”我突然出言询问,她惊得一震,碰倒了酒樽。
低头扶起酒樽,执衣摆擦去她裙上酒渍。她却只是垂首望我,眸中清透潋滟,姣美不可方物。
半晌,她开口,“没有”,声音柔软,却无半点温度。
“从未有人如此待我”,她又说,眉间笼上轻烟,极美,也让我心生怜惜。
“以后有我”,我执起酒樽,将残酒倒入口中。
在她略带惊慌的神色中覆上她柔软朱唇,酒香清冽,唇齿间尽是她的温暖。
“好了”,拥住初次饮酒的她,我低声说,“孤赐个名字给你可好?含烟,喜欢吗?”
“姬宫涅”,将她置于我股上,轻声哄她念我的名字。
“姬……”她红了脸,不肯念下去。
“怎么了”,我触她鼻尖,“卿是孤王爱妃,孤王准你叫的”。
“我……”她垂头,露出一段柔美的脖颈,“奴婢……”
真是怎样教也教不会,我有些烦躁,“你从前是女奴,可现在是我的妃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你懂吗!”
“奴婢……”她咬了唇,不肯说话。
“罢了……”
“大王,王后求见!”
“哦,她来何事?”我心头不悦,语中含了些怒气。
“臣妾听闻大王新纳了妃子,特来看望”,申后站在殿外答。
“进来吧”,我不理会褒姒,执起酒樽自斟自饮。
“臣妾参见大王”,申后的礼仪向来极为周到,我心中竟平缓了几分。
“听闻大王为了妹妹与群臣闹得不欢而散”。
“是,那又如何”。我将一樽酒递至褒姒口边,她皱起蛾眉,微微撇过头。
“王后还有何事”,我不悦,按住她后颈将酒强行灌下。她呛住,轻咳喘息不止,我忙抱住她,轻拍她背温言抚慰。
“臣妾”,申后的脸色转为煞白,终于咬着唇说,“臣妾不打扰大王了,臣妾告退”。
褒姒咳着,在我肩头醉去。执起酒樽,我心下迷乱。含烟……她究竟是否是我期待那人,揽过她精巧的头颅,在额上印下一吻,望着她,又无端生出许多温柔。
果然,过了些时日,臣子们不再争相进谏,民间的流言也淡了下去。再次上朝,不过听些零碎琐事,众卿也早已有了定论,只等我点头。
含烟进宫的次年,大夫诊出她有喜脉。我大喜之下重赏他。
这些时日,我极为小心翼翼,常抱了含烟微笑不止,近侍见我这般模样,也常忍不住背身笑我。但我心情大好,也并不计较。
很诧异,从前申氏生宜臼之时,我也没有这般喜悦,如今宜臼那孩子也并不常来亲近我。
但是含烟,她不同,这个孩子,将会是我最珍贵的宝贝。
孩子诞下那日,我竟急出满头汗水,坐不下,用不下膳食。后来母子平安,我方才歇了口气,抱着他们母子足足睡了一个昼夜。
孩子长得极像我,眉宇间那点清愁却像极了含烟。
“恭喜大王”,宫中一片欢腾。
“大王可有给小王子赐名?”少年史官于殿下躬身问我。
“伯服”,抱着这孩子,我突然思虑良多。这个孩子,长大后定会聪慧能干,不会像我。可是随即我又忧愁不已,大周王室衰微已成定局,对我怀中爱子,我能留给他什么。
我对含烟和伯服越发宠爱,既然不能留给他什么,就倾尽自己去爱护他们罢。
这日下朝,方在殿后更衣,一近侍慌慌张张跑了过来。
“何事慌乱?”我暗含怒气,在我身边多年,却还如此不识礼数。
“娘……娘娘……”
我一惊,甩下手中衣物,“她怎么了,带我去!”
大夫退下,我哄含烟睡了,才走出寝殿。
申后领着宜臼立在下面,那孩子一脸骄奢蛮横。
“说吧”,我笑笑,坐在近侍搬来的矮榻之上。
“是臣妾”,申后抬起头,“是臣妾指使下人。那褒姒是妖孽,是来亡我大周的,大王你……”
“住嘴”,我怒喝,“妖孽?是你妒忌吧,你可知你如今这幅嘴脸是何等丑陋,妒妇!就凭你这般模样,如何配做我大周的王后”。
申后全身颤抖起来,掩着面,竟是哭了。
“父王”,宜臼咬着牙冲上前来,“是儿臣看不过,才着人打她的,不关母后的事!”
“申氏啊申氏,看看你教的好儿子,他真的配做太子吗?”
申后慌得抱住宜臼,“大王,不关太子的事,是我,都是臣妾的错!我是妒妇”。
事已至此,我摇摇头,转身进殿,殿门在我身后合上,那母子两人的哭喊却还是传了进来,听得我心底冰凉。注视着昏睡的女子,我默默叹息,“含烟,除了你,我还能依靠谁”。
含烟不喜笑,自她入宫以来,我只在她诞下伯服时见她笑过一次。那一笑,当真是天地失色、日月无光。但是……
她对我,多半是顺从,极少有忤逆之时,但凡顶撞,却必是咬着牙,倔得像头小驴。
她看我时,常令我心中张皇不安,那双美目太清,潋滟到让我几乎什么也抓不住。
我温存,她亦回应我,我夜宿别殿,她也不会有任何怨言。
废去申氏和太子宜臼,我立含烟为后,伯服为太子,却也不曾见她哪怕微微一笑。我时而一人独饮,默默思虑,含烟,你究竟想要什么。
这话我从未问出口,一如我当年什么也不敢问,顺服坐上王位。我从未考虑过,若是含烟不要我,我待怎样,孤家寡人?独自坐拥这破落河山?
如今伯服已七岁了,聪慧懂事,我因他心中宽慰,他定会是个好君王。
大殿透骨冰冷,我与含烟相互依偎。只有在她怀中,我方能汲取一丝暖意,方可安心入眠。
不看她眼眸,不忖她心意,只要她不弃我,我便不想明日之事。
朝朝复朝朝,年复一年,殿堂之上歌舞丝竹,夜夜不息。渺渺烟雾之中,我宁愿溺于这旖旎醉梦,再不醒来。
王位之侧,是含烟绝色姿容。袍袖之下,我与她十指相扣,她却从未为我一展欢颜。
我酒醉迷离,于殿上调笑,“有能博王后一笑者赏金千两!”
虢石父起身,执着酒樽摇摇晃晃,“大王,臣有一计”。
“讲!”我饮酒,不理会一旁含烟轻扯我衣袖。
“若是将烽……烽火燃起,那,景象必然有趣得紧”。虢石父口齿不清,早失却了礼仪。
“不可”,郑伯友起身劝谏,“烽火一事,岂同儿戏……”
但此时我一心只念着含烟那倾国一笑,摆手道,“不妨,取乐而已”。
含烟真的笑了,见诸侯为了莫须有的敌人奔走慌乱的模样。堂堂数国的诸侯,于千里之外带兵赶来,满面烟尘、狼狈不堪。
凝望那如花笑靥,我心中亦有一物蓦然断裂,痛楚,如溺水之人一般慌乱无助。我忙命人奏乐添酒,高声哂笑前来救驾的诸侯,意图遮掩我的疲惫与不安。
那晚之后,我许久再没去看她,她见了我,依旧是淡淡的,像云间的水,并无一点波澜。
次年,西戎大举进犯,是申侯开了门户,背弃了我,叛了大周。
他戎装战马,立于城下大声喝骂,言我昏庸无道,他女儿如此贤良,竟被我无端废后。又言今日便是依天意伐我,又赘述许多理由,冠冕堂皇。
我于叛军中见到熟悉的身影,禁不住大声冷笑,“人皆言褒姒祸水倾国,可却是你申氏与西戎狼狈为奸,意图毁我大周”。望着我那面目陌生的儿子,我朗声大笑,“太子,你等不及要坐上你父王的位子了罢!”
我这一生,从未如此酣畅痛快过。点燃烽火时,我却白了脸,冷汗从衣襟中流淌下来,怕是,无人会来救我了吧。
城破,叛军如潮水涌入。明知再无幸理,我却还是上车,携含烟伯服一路东逃。
回首西望,风烟弥漫,故国苍茫。
被围堵在骊山脚下,我摩挲着伯服头顶,“这样好的孩子,不该是父王的儿子”。
伯服死死咬着嘴唇,眼中早已通红一片,他抱着我,头拼命向我怀中钻去,我想,他还是认我的吧。
含烟依偎着我,不语。她总是这样云淡风轻,但不论如何,我们总归是要死在一处的。
本以为早已看得通透,但当一切到来时,我还是痛,痛得仿佛被人抽去了心髓,痛得我宁愿早些死去。
我眼睁睁看着他们在我面前杀死伯服,那么小的孩子,却忍着一滴泪也不肯流。
西戎人将剑切入我腹中,宜臼冷眼睨着我拔剑指向含烟。
“不”,我怒吼出声,悲痛交加。我这时只道,我再不能抱着她,不能念着她的名字。含烟,还有谁会如此唤她。
“慢着”,满面虬扎的西戎头领碰歪了宜臼的剑,“如此美人,给爷们带回去玩玩也好”。
我愤怒得不能自已,腹中火烧火燎般疼痛,全身的气力尽数流失,面上涕泪纵横,我从未如此狼狈过。
西戎人拎起含烟,粗鲁,毫无怜惜,好似对待一只围猎时特意留了活口的幼兽。
我挣扎,满眼怒火,死死盯着他。
这时,含烟抬起头来,她的发髻凌乱,华服早已肮脏不堪。她白玉似的面上残留两道泪痕,那双眼一片朦胧。
她抬起头,竟是对我一笑,含着泪勾起嘴角,温润得令我心颤。
那一笑,已是一切了。
世人皆道褒姒一笑倾国,却无人知,年少的天子为了她最后那含泪的一笑,倾尽了自己年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