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 17 章 ...
-
陈老难以理解这些有钱人的事情,只得点头道是。又道庄子里那湖里的水深,倒是湖边种了些莲藕,又问婉珍要不要多养点鱼虾。婉珍倒觉得还行,只是叮嘱要把孩子们约束好,尤其不能跑到湖边玩耍或者下水洗澡,免得掉水里去。陈老也答应下来。
到了中午,陈老邀请婉珍几人去他们住的院子里吃午饭,那屋子收拾得十分干净宽敞,还围了栏养了些小鸡小鸭小兔。婉珍鼓励他们多养些,回头她叫人过来提些,陈老也高兴得答应下来。
下午婉珍带着人去湖边逛了一圈,看了湖边的莲叶,还坐了湖边的小船荡了一个时辰,吹了些风。瞧着时间差不多了,婉珍才带着人坐马车回京城里面去。
等婉珍回到花间香事,叶城平还没有回来,等婉珍洗了澡出来,就瞧着叶城平已经回来了,在屋里写字。婉珍边擦边去瞧叶城平练字去,问:“哥哥,找到匠人了么?”
叶城平放下手里的笔,拿了香草的毛巾给她擦头发,边问:“你不是才洗了头发么?怎么今晚又洗?在庄子上玩疯了吧?”
“哪有啊!只是太阳有点晒,出了些汗,洗一下舒服些。”婉珍解释着,一边把玩着桌上的一块砚台摆件。
“找是找到了,估计还要几天才能开工。人家忙不过来,要初十之后才有空。”又问:“我明日要去瀚海书院,要不你也跟我一起去看看热闹?”边将手里已经湿了的毛巾递给香草,换了一张干的毛巾继续给婉珍擦头发。
婉珍想了想,问:“那个瀚海书院我能进去么?”
“我今天特地问过了。瀚海书院分了内院和外院,内院女眷不能进去,外院却是可以进去的。翰林集会是在内院开,是翰林院指派翰林院有名的学士出来进行讲学,连续三天。外院则是举办了些其他集会和赛事。现在科考刚过,京城里还有不少外地学子,正是热闹的时候,听说还涉及到南北之争哦!要不要跟我去看看热闹?”
婉珍好奇地问:“什么南北之争啊?”
叶城平淡定地解释道:“其实就是南方学子跟北方学子的学术之争,北方以瀚海学院为尊,南方以云岭书院为主,双方都想要跟对方比个高下。据说每次科考之后都有一次南北学子的交流较量,君子六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都要派个代表出来比个高低、分个胜负,因此整个京城的世家子弟都会过来助阵,外地学子也会留下来观战。每年礼部都会专门拨出些银两来作为奖励,有时候连宫里的皇子公主都会出宫来看热闹。”顿了顿,道:“之前陆大公子发给我帖子,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集会,只是我当时不知道而已。”
婉珍蠢蠢欲动,天平很快倾斜了:“那明天我也要去看热闹。”
叶城平嘴角浮起一丝笑意,用毛巾在婉珍脑袋上轻轻揉了揉。
次日清晨婉珍还没起床便听到外面热闹的声音,等她洗漱完收拾好用完早膳,便跟着叶城平出了门,随行的只有叶青远和香草。
所谓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叶城平带着婉珍,后面跟着了香草和朱远,一同前去看君子六艺的比拼。
其实一经书院和寒山书院地处都不算南方,严格意义上讲算是西部,但因为两个书院的院长都出身南方,因此也算在了南方书院的范畴。不过因为叶城平很少去书院念书,跟其他同窗都不熟,大家也都不知道他的水平如何,因此也就没有安排他去比拼。
君子六艺倒是非常好区分胜负,速度也快,南北双方各出五人,五比三胜,礼、乐、射、御、书、数,一天下来就比完了。其中婉珍最觉得好玩的是射箭和御车,这两场都是由北方书生获胜了,不但教婉珍看得热血沸腾,还饱了眼福——有几个书生长得挺好看的。
数学没什么意思,还是翰林院学士出的题目,由南方学子们获胜了。礼义、书法和乐理她都不太懂欣赏,只知道南方学子在乐理和书法上获胜了,礼义上则是由北方获胜了。
看完比赛之后婉珍还跟着叶城平去吃了不少的好吃的。
次日婉珍就没再去看比赛了,后面两天分别是诗词歌赋和琴棋书画,都不是她能欣赏得来的。而叶城平则在店里帮着木匠做最后的装饰工作。
虽然婉珍心里知道叶城平不太可能一口气考上进士,但放榜那天她还是有些失望和难过。其是她也知道举人和进士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但她一直觉得叶城平特别努力,觉得他应该也是有希望的。不过现实是残酷的,她只能叹了叹气,把失望和难过收起来,回头去安慰叶城平:“咱们买了铺子又置办了地,你若真考上了去上任,咱们盘缠都不够呢!正好现在可以抓紧时间赚点银子!”
叶城平只是苦笑着轻轻拍了拍她的肩:“哥哥会努力的。”
郁闷了几天之后,叶城平抽空去了陆家一趟,陆放迅速写了封信,推荐他到瀚海书院里去念书,为此叶城平还专门提着水果去登门拜访了瀚海学院的几位先生。
婉珍则开始真正地着手经营自己家的店面。
这家叫做花间香事的店铺里,里面还空荡荡的,只有靠近门口的地方摆着些货架,货架上摆着几把青翠可人的蔬菜——这是今年的一波小青菜,每一根都洗得特别干净,看着特别养眼舒服。而货架边上写着蔬菜的价格,每把五文钱,这是一个比较贵的价格,尤其是在四月份这样的时间里。
这几把蔬菜在婉珍的店面里摆了近三天,一把没卖出去,最后给她炒了吃了,然后继续换上新的蔬菜上去。
一连换了三次,陆续有几个妇人好奇地进来看了看,瞧着那离谱的价格,也嘀咕着黑心俩字飞快地退出了店铺去。
将近半个月之后,婉珍才卖出了第一把蔬菜。
一个着急忙慌回家的捕快经过花间香事的大门口,瞧着里面有青菜卖,便走了进去。瞧着那价格,再看看坐在门口悠悠练字的小姑娘,捕快不禁乐了:这小姑娘可真黑心啊!上去便问:“你这才吃了能升仙不?卖这么贵,能卖出去么?”
婉珍抬头笑眯眯地看他:“这位大人,我家菜虽然新鲜,但吃了也是不能升仙的。”
捕快着急买菜回家给娘子做饭,直接道:“我是这条街上的捕快,给我算便宜点!”
婉珍笑着点头:“行啊!看在大人您是我家第一个客人,给您打五折。三文一把,您自己挑!”
捕快看那货架上的十多把青菜两眼,实在分不清哪一把更新鲜,只得随手拿了三把,给了婉珍九文。转身正要走,就瞧着小姑娘从柜台下面拿了一束花上来递给他:“所谓您负责赚钱养家,夫人负责貌美如花。这个月我们新开张,免费附赠鲜花一束,愿您和您夫人长长久久。”
这捕快姓杨,瞧着那花不禁愣了愣,下意识地将那束花接了过来,转身出了店面匆匆回家去,心中有点疑惑:卖菜送花,而且那花还挺香的!这家店可真奇怪啊!
待杨捕快回到家里,就瞧着自家娘子迎了出来,便将那青菜和花束一并塞她怀里:“今天衙门里事儿多,倒是迟了些,没赶上晚集,顺手在路边一家小店里买的。”
杨家娘子瞧着那青菜和花束,目光落在九朵花束上头:“这花儿哪来的……倒是挺好看的。”低头闻了一下,惊叹了一声:“好香啊!”
杨捕快瞧着自家娘子转身去内屋拿了个花瓶出来灌上水,便道:“是买菜的时候人家送的。”
“谁家卖菜送这么漂亮的花啊?编也不编好点!买就买了,我也没怪你!”杨家娘子红着脸扫了杨捕快一眼,兀自将花束插了进去,放到桌上,这才扭着腰拿了青菜去厨房。
杨捕快不禁无语,想了想,又觉得好笑:是哈,哪户人家像那家店铺一般卖菜还送花的?
次日清晨杨捕快去上衙门时又经过花间香事门口,心中不禁微微一动,越了过去。待跟另一捕快巡逻时又经过,便拉了兄弟又进了去,这回却是个年龄稍大的姑娘。
香草瞧着有捕快进来,忙道:“几位大人要买菜么?我们庄子上今早新送来了些应季蔬菜,味道倒是还行。”
那杨捕快扫了一眼那货架上的青菜,的确是多了两种,想了想,问香草:“你家还卖花么?”
香草笑着点头:“卖。只是我家新开张,货还没齐,因此不敢大卖。但大人您要是想要,我们会尽可能提供。”
杨捕快点点头:“价格如何?”
“这要看花的种类。”说完,就从柜台下面拿出来一捧玫瑰,“这玫瑰一文两支,您要看看么?”
杨捕快点点头:“给我留两支,再给我留两把青菜,我晚上过来拿。”
香草忙点头:“您放心,我们给您留着。”
倒是陈捕快有点好奇:“杨哥,您这是给嫂子买花戴么?难道是学那些书生簪花不成?”
杨捕快笑了笑:“是你嫂子爱闻那花儿的味道。”
那陈捕快笑了笑,扫了一眼那青菜的价格:“这菜价怎么这般贵?”立刻不善地看向香草。
还好杨捕快忙拦住兄弟:“人家明码标价的,倒也没坑蒙拐骗。”
那陈捕快想了想倒也是,不过又问杨捕快:“这么贵你还买?”
杨捕快道:“你嫂子非说这家的菜好吃,让我今晚再带两把回去。”顿了顿,“不过这菜看着的确新鲜,味道还可以。”
杨捕快正要说话,就瞧着里屋出来个书生,一看那身衣服就知道是瀚海学院的,不由一怔。那书生朝杨捕快二人微微一笑,转身向香草道:“我把菜和粥都放锅里温着,等姑娘睡醒了,看着她吃了。”
香草忙点头:“是!”
叶城平向两位捕快笑了笑,这才出门去了:“那我先去书院了。”
“少爷您慢走。”香草瞧着叶城平匆匆出了门去,回头看着蹙眉的杨捕快跟陈捕快,便笑了笑:“刚才出去的是我家少爷,他在对面瀚海书院念书。”
杨捕快微微颔首:“你家少爷倒是年轻。”能进瀚海书院念书的,不是有关系的,就是才学非常的。无论哪一条,杨捕快都觉得应跟这位少爷打好关系。
香草笑了笑。
待过了几日,店里的菜品丰富起来,倒是有些路过的妇人会进来看两眼,但瞧着价格,大部分都会空手出去,只有少数家境稍好的才会买上两把干净的青菜。那位杨捕快为图简便,干脆在花间香事定了一个月的青菜,每天从这边挑两把新鲜蔬菜回去,偶尔还给杨家娘子带一束鲜花。
待菜品多起来后,叶城平便挑了个时间,拉了半车菜送去陆家,倒是把陆夫人逗给乐了,到底做主收下来了。不过陆家自己有专门供菜的菜庄,不需要特地从外面采购。反倒对面瀚海学院的膳堂管事找上门来问菜价,看能否少收些钱,往瀚海学院送菜。
瀚海学院膳堂的管事姓王,负责瀚海学院诸位先生中午的餐饮,也为部分学子提供午膳。那王管事原本是从附近村子里采购的蔬菜原材,偏巧那日下午蔬菜原材用完,他外出采买路过此地,看到花间香事里的青菜以及单价,只觉得那菜虽贵但模样实在不错,好在干净细致,不用另外处理,实在省事,便采买了些回去,一炒一煎,顿觉得这菜价值得。
这王管事回去仔细算了算账,干脆找到香草,问若采购得多是否价钱上能便宜些。香草听数量较多,便将自家少爷叶城平搬了出来,这下总算将价格压了下去,谈妥了价钱和采购数量,约定每日傍晚送货。叶城平便将此事交给朱远,命他每日协同陈老送货到瀚海学院。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婉珍越发觉得日子难过起来:放到店面里的蔬菜基本无法卖出去,又无法保存,多数是自家炒菜吃掉了,反倒是对面瀚海学院的订单还比较稳定;花田里面的花也陆续开放,婉珍亲自跑去月照花林那边查看了,好歹是把花剪下来放到花店中卖,可惜正如陈老所说,京城大多富贵人家自有小院花匠,并且大多爱好完整植株,因此花朵卖出去的数量实在有限。这样下来,婉珍的花店计划基本破产——这可是她童年时期的梦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