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雀城(二) ...
-
先皇有两个拜把子兄弟,定康王行一,荣乐王行二,先皇行三。先皇去得早些,留下个十三岁的独苗废太子。
也就是当今的小皇帝了,小皇帝怎么个废呢?
政事自然是一窍不通的,祝慈在宫中当过些日子的伴读,深知经史子集小皇帝是一本没看进去。
气得太傅日日吹胡子瞪眼,大臣每每提起圣上唉声叹气。
课业上废是废了些,祝慈觉着小皇帝人不错,两人年纪相仿,倒是能聊到一块去。小皇帝爱野史话本,不光爱看,还喜欢自己编,当年没少拉着祝慈讲故事。
哪两人情深义重,身死化鬼也要相守,哪几人有仇有怨,阴曹地府斗他个三百回合......寻常的才子佳人、鬼神精怪,或是驾头之事,小皇帝讲得活灵活现。
祝慈想给小皇帝开个茶馆,他收钱,小皇帝说书。
开店银子祝慈都备下了,日子却不能这么蹉跎下去,恶鬼都不答应。
三年前大漠鼎出了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小皇帝吓得抱着定康王和荣乐王一通哭天抢地,把定康王烦得不行,于是携妻带子的镇守雀城去了。
祝慈是半夜跟着父母离开京城的,他爹神神秘秘,催着马车飞了似的跑。后来祝慈才知道,荣乐王也想去雀城,行李都收拾好了。
没想到定康王等不得小皇帝送行,来了出夜奔雀城,留荣乐王在京城跟小皇帝大眼瞪小眼。
大漠鼎的封印并不是密不透风,偶尔能从中钻出些小鬼儿,或是来透透气,或是来扰扰民。
所以大漠鼎向来是由三名蓬莱仙师常驻在此,一名亲王随大军镇后。
前任镇守的亲王是先皇的亲弟弟,先皇在世时,跟恶鬼的争斗而败,薨了。后来拖着,也就没定出下个人选。
祝慈知道他爹好面子,肯定是不能让矮他爹半头的荣乐王来。荣乐荣乐,还是留京城享乐比较好,个头没有恶鬼高呢,怎么杀恶鬼。
他当然没有贬低他二叔的意思,祝慈自己也矮。
一晃三年,祝慈在雀城平平安安长到十七岁。大漠鼎的阵法年头久了,裂出个大口子,跟下饺子似的往这边倒出一锅小鬼儿。
城郊几户农家便首先遭了秧。
大漠鼎的阵法有个特性,对穷凶极恶的鬼约束极强,反而总让小鬼儿钻空子。对小鬼儿的镇压,军队首之,仙师多数见不着踪影,这些大能的本体也不一定在雀城。
毕竟鬼气森森的大漠鼎附近,不是什么好的修炼之地。
此次定康王便是被随性的仙师坑了个大跟头。虽然流窜出来的大部分小鬼儿被控制住,但大漠鼎裂的裂口只靠仙师们留下的符咒,是撑不了多久了。
跑去蓬莱求援的人尚无消息,符咒却即将耗尽。
情况说不上好。
祝慈心不在焉地喝粥,想着他爹这时候应该在大漠鼎附近,对着不知何时会崩掉的裂口严阵以待。
“世......世子,吃菜?”小果儿看着自家主子端碗喝了大半碗粥,一筷子没动,桌上的菜上桌什么样,现在还什么样。
祝慈砸吧砸吧嘴,仰头把剩下小半碗喝了,冲院子里站着的人招招手,转头把小果儿按在自己的位子上,“我陪我娘减肥,你们吃。”
没人敢明目张胆真的在主子的桌上吃饭,众人道了谢,端起盘盘盅盅的,鱼贯而出。
小果儿被按在椅子上动弹不得,其余人还贴心地给他留了碗甜羹。
一时间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看我干什么,吃啊。”祝慈背着手在院子里溜食,怕小果儿紧张,离着他有点距离,安慰他道:“没事儿,小爷我规矩不多,你刚来,慢慢就知道了。我娘你也不用怕,这回气得连我也不见,肯定不出来,咱在她院子里放鞭炮都行。”
小果儿喝了口甜羹,听到放鞭炮憋得脸通红。
他知道王妃心软,世子来这吃了闭门羹,但饭菜在院子里都是备好的,一样一样全是世子和王爷爱吃的。
他知道这王府极好,跟甜羹似的甜。
小果儿学着祝慈的样子,仰头把甜羹喝了个干净,突然看见大漠鼎的方向蹿起一阵赤芒,那边祝慈正低头摆弄脚下几个石子。
“咳......咳咳咳世子,世子!”
祝慈却有所感觉地转去了反方向。
一道白色的光从院子上方划过去,直奔大漠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