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闲来垂钓碧溪上 ...

  •   李白有诗约:\"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中的碧溪只是泛指一条河而已,而碧溪却有实地,她正是一条河流的名称,也是一个地名,她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小县城。

      碧溪由玉湖、石湖、歆湖三面环绕,淮河入江水道自西向东贯穿腹地;境内水面广阔,河网密布,长堤环绕,绿树掩映,田园方整,稻谷飘香,何叶连连,一派湖色水乡的自然风光。

      碧溪素有\"荷花之乡\"、\"鱼米之乡\"、\"淮上明珠\"之美誉。碧溪的景点多不胜数、不胜枚举。然而本县最为推崇的是碧溪县城向北不到2公里的碧溪河畔,那里朝可赏烟霞漫天、碧水清流,暮可观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春有蒌蒿野芹和螺丝,夏有莲子莲藕和河虾,秋有芦苇紫薇和菱角,冬日单单苍茫洁白的雪景足以和其他三季媲美。每一季的景致都风姿绰约,各有千秋,让人流连忘返。碧溪非江南之地又胜似江南。

      沈静言何其有幸,出生在这钟灵毓秀的碧溪。她的父亲沈益林和母亲温静只是普通的工人,但他们夫妻二人相敬恩爱,且性格温和,与人为善,教养女儿也是如此,是以沈静言人如其名沈静寡言,仪静体闲,极被人称道,被左右邻里喜欢。

      静言一直在碧溪县城读书,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高中是在碧溪教学质量最好,师资力量最强的碧溪一中就读。整个碧溪的父母都以子女在碧溪一中上学为荣耀,一个家庭如有孩子在碧溪一中就读,那么所有亲朋好友都会对这对父母投去艳羡的目光,并把这个孩子作为自己孩子的标杆。

      沈静言初中时的成绩并不突出,在普通的初中里最多能算个中等水平,家人都以为碧溪一中遥不可及,上个碧溪二中还是可以十拿九稳,结果中考那年她异军突起,发挥超常,比平时多考了50多分,一跃而起,于是她的名字傲然出现在了一中的红榜上。

      自此她跃而成为初中母校万众瞩目的焦点人物,老师们赞不绝口的优等生,学弟学妹们崇拜的对象,也幻想着可以如同她一般:平日里寂寞无闻,“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静言自己也常常回想起中考的那一幕,不过她很清楚自己是被上苍眷顾的宠儿,常暗自庆幸:我,沈静言,之所以能进碧溪一中,一半靠实力,另一半完全靠运气啊!

      不过这样的运气并不是人人都能沾染的。静言的表哥——梁云霄,只比静言大了半年,两人是同一届考生,其成绩与静言相比,更为优异。他初中时最大的理想就是考碧溪一中,老师对他的成绩也是很认可的,勉励他冲刺一中,父母对他更是殷殷期望,他本人也是信誓旦旦,结果让所有人大跌眼镜,他的中考成绩居然比平时低了30多分,遗憾与一中失之交臂,无奈选择了二中。所以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七分靠实力三分靠运气,一点不假。

      不过进了碧溪一中,并非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不努力不拼搏,一样会被一中淘汰。

      沈静言这一届高一12个班,分为三等,这一等班为创新班,有两个班,集中全校的前一百名,这里面的学生,只要保持正常,发挥正常,十之八九都是要进211重点大学的,进清华北京的也会有好几人。

      二等班为加强班,加强班有8个班,每班都有佼佼者,但大都是中等和中等偏下的学生,他们有突出的学科,但是存在着偏科现象,所以需要加强较弱科目的补习提高总分成绩。

      三等班就是普通班了,也有两个班,这里的学生基本是学校的后100名,他们有的是托关系进来的,有的是体育或者艺术特长生招进来的,当然也不乏“赞助”进来的。

      一中实行末尾淘汰制,这三个班的学生不完全固定,创新班的学生可能淘汰去加强班,加强班的学生也可以晋级去创新班,加强班和普通班也一样可以互换。每次月考或者大考,创新班学生,排名在100以内的仍留在创新班不动,100名以外的降入加强班,空缺的名额由进入100名内的加强班学生补入。

      当然如果普通班的学生能考入前100名可直接跳入创新班,不过这段跨越是天方夜谭。当然一中还真有一位学生实现了这惊风雨,泣鬼神的壮举,一次期中考试,从普通班一鸣惊人一跃进入了创新班,自此扶摇直上九万里,轻而易举地考上了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这段往事如神话般记录于一中的云风史册之中,并从学弟学妹们的口中代代流下来。

      沈静言去一中,被分在了高一(9)班,这是个加强班,她当时入校时的排名400多名,因而只要稳固保持,没有跌入普通班的可能,加上静言不急不躁,无忧无虑的性格,只是平稳的学习,因而毫无波澜的度过了高一时光。

      在高一的一年时间里,她最大的收获就是遇见了一生中最重要最信任的朋友——纪书语。纪书语,聪明伶俐,性格开朗,能言善辩,行事洒脱,静言和她一个静,一个动,却正好互补。

      说起初次相识,两个人的感受都不太美好。原因是第一次见面,纪书语走路太快,似一阵风,来去自如,不小心将静言书桌边的一本书带到了地上都不自知,静言心中对她感觉:风风火火,不够稳重。当书语第三次经过的时候,静言好意提醒她“轻点,别摔着”,书语反而误会她话中透露出讽刺的意味,因而心生不快。两个人互相没有给对方留下好印象。

      不久的秋季运动会,班上不参加比赛项目的女生自发组织了一支啦啦队,为参加比赛项目的选手呐喊助威。那天操场上人声鼎沸,锣鼓齐鸣,各年级各班都竞相追逐荣誉,各项比赛如火如荼的举行。

      高一(9)班的文艺委员林晓霞,指挥着自家班的啦啦队为400米男子组接力赛的选手们唱加油歌,静言因为声音太小被林晓霞批评了两句,纪书语打抱不平,浑然不怕地顶了她“干嘛批评她啊,我们又不是专业的,都是业余的,您是专业的,您老就多出点力,多费费心,声音高亢嘹亮放肆的吼吧!”林晓霞气得只翻白眼,却又无可奈何!自此静言和书语才正式相交。

      她们两个人的关系真的像范玮琪的《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歌里表达的一模一样:“第一次见面看你不太顺眼,谁知道后来关系那么密切,我们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却总能把冬天变成了春天。”

      静言和书语的名字也很相似,以至于班上的同学们都说她们两个原本是亲姐妹,不小心被父母弄丢了一个,静言是姐姐,弄丢了的那个自然就是书语。书语对于他们的胡言乱语,也不以为然,和静言的关系越来越好,好到什么程度呢?两个人经常换着穿裙子和衬衫,还会一起洗澡,在一张床上同被而眠,彼此之间无话不谈。既然是无话不谈,那女生的那点小心思,小秘密也自然会提及了。

      高一暑假的一个晚上,书语来静言家做客,晚上两人窝在静言的床上,吹着风扇,熄了灯,漫天漫地聊着校园里的事情,说着说着聊到了暗恋的事上。

      书语问:“有人给你写过情书吗?”

      静言想了想说:“好像有吧!”

      “什么叫好像有,到底有没有?”

      “有吧!”

      “哎,沈静言,你怎么犹犹豫豫的,一点不果断啊,这有什么不敢承认的啊,是别人给你写,又不是你给别人写。”

      静言急了:“你胡说什么啊,我又没有暗恋。”

      纪书语脱口而出:“我有,我有啊!”
      静言惊了一惊,问:“谁啊,我认识吗?”

      “不认识,你不认识,是我的初中同学。”

      “哦,那他什么样啊,你为什么喜欢他?”

      “觉得他特别吧,他踢足球的时候,大汗淋漓地在操场上跑,满操场的跑,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阳光照在他的身上,都是光,哇塞,金光闪闪啊!当时,我就心动了。”

      “然后呢?”

      “啊,然后啊,没有然后啊,后来我们就分班了,后来就初中毕业上高中了。高中他就去市一中读书了。”

      “啊,好可惜啊!他都不知道吗?”

      书语没有直接回答,反问:“静言,如果是你喜欢的男生,你会向他告白吗?”

      静言望着漆黑的房间,眨眨眼说:“我不知道,我没有遇到过。”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