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7、成长 ...

  •   自打擒了那个贼人,安清就信了叶葆珍那句“他身体弱,她正好能用功国事”的话,不再自我怨悱,不再惆怅哀伤。恰值男子军远征男子国,叶葆珍几个作为地方官员,要给朝廷大军供奉军需安顿人马,忙得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叶葆珍治下的百姓们有要打官司的,要朝廷提供帮助的,叶葆珍忙碌之间顾不得,安清就自告奋勇替她料理。
      他本就临时担任重碧县县主簿一职,替叶葆珍署理公务倒也不算越界。
      他初始不敢自己独当一面,审理案子之前要翻来覆去地看凰朝律法,把那律典在心中背得烂熟,见了那来打官司的百姓,心里还是怯怯的,把原告被告邻居证人翻来覆去地询问上好多遍,那物证更是看了又看,不放过每一个可疑的细节,最终还是只敢审不敢判,要等到夜里见了叶葆珍,叶葆珍同意了,他才敢于次日宣判。
      审了几回案件,他发现他的想法同叶葆珍的想法多有契合,胆子渐渐地就大了些,只是面对着某些市侩的百姓仍旧不能做到以气场镇喝。

      没多久,叶葆珍带他去军营劳军,他亲眼见到嘉君董云飞、敏君赵玉泽、果君林从几个年轻的君卿将领骁勇果决的神采,心中大受鼓舞,只觉同是一个人,怎得人家那般大胆豪迈,自己就这般胆怯懦弱呢?
      好胜心被激起来,再回来审理案件的时候,他就表现得从容自信多了。
      那些前来打官司的百姓,本就是软的拿捏,硬的惧怕,见他这般镇定自信,也就越发不敢小觑了他。他这案子审理得得心应手,甚至凭借着思维缜密的行事破获了一桩几年都未曾被人发现的人命案。
      这年三月男子军打赢了男子国,叶葆珍也得朝廷嘉奖,晋升为重碧县县令,负责配合大军安置控防原来的男子国从恶男子,越发没有时间专门审理案件了。重碧县的卷宗以及民生百事,均落在安清头上,这给了安清极好的成长机会。

      他犹如这广袤土地上随处可见的速生乔木一般,拼命地吸收着阳光雨露,在这块大天大地的沃土上使劲生长,很快就从一个弱质小苗,成长为高接蓝天的挺直绿树。
      到了这年的五月,他不仅能够独立审案,还能够配合着岳昉、顾琛几个在这块土地上有声有色地搞起了有益民生的产业经营,逐渐可以独立料理民生百事。

      这几个月来,安清得到了成长,叶葆珍和岳昉、顾琛几个年轻小妹子也是如鱼得水,她们同气连枝,互相配合,绝不互扯后腿,在这块自由而壮阔的土地上,她们各负其责,施展着各自的聪明才智。
      叶葆珍承担了苳篁两州的治安以及配合军方的武事,她每日如矫捷的苍鹰一般巡视着这块广阔的土地,在她的努力下,苳篁两州的百姓,夜间便是忘记锁门也觉安全。五月中旬,继男子军班师凯旋之后,原本留镇东北境的由秦瑛统领的朝廷大军天武军也南撤归京,如此一来这控防东北境原来男子国男子的重任,就都落在了叶葆珍和另一位年轻的女子官员刘忆南身上。
      这个担子有点重,却也是极好的立功机会,叶葆珍和刘忆南一个武功出众,一个极有谋略,两个对这样的机会都用心把握,配合得极为得当,让朝廷南撤的大军没有一丝后顾之忧。

      岳昉是个聪明的小妹子,琢磨着朝廷既是打下了男子国,早晚要把这东北境好好地利用上一番,如果朝廷让各地的百姓们迁居到这东北境来,那就需要大量的房屋院落,而要建房屋院落,一要砖瓦二要木材。
      她在她所治理的笗州凤台县开办了两所砖窑一所瓦当铺,专司给那些前来东北境居住的百姓提供砖瓦,将这木材生意交给了叶葆珍和安清所在的这个重碧县,因这重碧县三面环山,木料的获得要比凤台县容易许多。
      顾琛是个在生意上很有头脑的女儿,她瞧着这东北境的百姓们日用衣食,比之凰朝原有各州粗糙许多,便发动家中力量,让人从南境各种运了许多绫罗绸缎金银朱漆瓷器等精致美物,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就在苳篂两州每一县都开了大大的南货铺面。有了这些从远方他乡运过来的物品,这块土地上原来生活得颇为寒酸的百姓,第一次眼睛中流露出了对精致美好生活的向往。

      太医令秦梦菲之女秦小姐任笗州梦兰县县丞,她是个运气很不错的女儿,她到任没多久,就在一次出外寻求珍希药材的路途中,偶然发现了石炭。但她自己不懂开采石炭的方法,便派人去请岳昉,岳昉也不懂,但是岳昉有奥援,把这事报给了母亲工部尚书岳飘,岳飘立马派了工部懂得采矿的老练官员过来,指导着秦小姐做石炭开采。很快,所采的石炭堆积如同一座座小山,周边几个县的富户豪绅们都得到了石炭的嘉惠,开始用专门的石炭炉烧水做饭,只苦于水运未畅,这石炭还不能远销京城。
      史小姐任篂州流萤县县丞,她不懂经商,也没有秦小姐的好运,就老老实实地做她的本行。她母亲史燕梦是深得明帝信任的太医,她自己也学了不少时间的医术,对于药材是十分精通的,她便发挥自己识别药材的能力,先是带着流萤县的百姓们满山满野寻药材挖药材捡药材,后来琢磨着这挖药材捡药材终究是看天吃饭,今年地里长出来自己挖掉了,明年还会有吗?能够生生不息的办法,便是种植药材。百姓们一开始不肯种,这个地方的百姓生活得粗放,日子过得懒散,肯随着她去捡药材已属不易,让她们在野地里挥汗如雨种下不知道收成如何的药材,她们是不乐意干的。这时候是顾琛过来同这流萤县的百姓们讲,说这药材一旦种成,销路是绝不用担心的,秦小姐和史小姐的母亲就是太医院的主事,太医院会很乐意收购她们的药材,她可以发挥顾家的铺子脉络,将这药材送往姚天各地,有了顾琛的帮腔,百姓们半信半疑,却也死马当活马医地种了不少药材进去,只等着秋冬收采。

      那个本来就是从地方上进到京城修书处修书的小戴姑娘在篂州秋露县任县丞,看姐妹们都忙碌得风生水起,心里也有一股力争上游的劲儿。她琢磨着这秋露县比起其他几县更加地广人稀不说,地形以丘陵为主,没有特别高深的山林,没有木材可采伐,土地也不算肥沃,原野上长年生长的只有矮矮的野草。这样的地方要是种植谷物,因为没有稳定的水源,也不是特别有利,那做些什么好呢?她想得头皮炸裂,也没想出个主意来,还是叶葆珍给她提了醒。那天叶葆珍带着弓箭手巡视到此,对着这满原满谷的春草和随处可见的野牛,发了一句感叹,说这地方这么多野牛,这要是卖到京城去,不知值多少两银子,她这才知道原来京城是可以售卖牛肉的,而且价格极高昂。她立刻就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了,组织了秋露县所有的衙役就近修养牛棚,红红火火地搞起了养牛大业。至于养大的牛要怎么样送抵京城,她现在还没来得及考虑,但她也不发愁,她听说朝廷正在修河道,等那河道修通,她这牛也该养大了,到时候不用她开口,京城的贵人就该给圣上提建议来买她的牛了。

      在这些小妹子们都把各自辖县的产业经营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安清受到她们的启发,也为了配合她们的差事,这阵子除了审理案件还要做三件事。一是督促百姓们进山林砍伐木材,将砍到的能够成梁成檩的原木用大锯锯好,等待着前来采购的新东北境居民们验看过后用大车运走。二是检查重碧县新开的两家木器店,督促着她们给朝廷交税赋,也希望店里能够雇佣当地男儿做售货郎。三是组织那些体力偏弱的老年女子、未长成的女儿去往山林中采摘山珍,将这采到的山珍分成三部分,有药用价值的送往篂州流萤县以平价卖给史小姐,一部分送交顾琛的南货铺,卖个好价格,一部分则由当地身体健壮的男子开设山珍食铺,给经过这重碧县前往东北境的百姓和客商提供山野美味。
      六月二十日这天上午晴空万里,安清正在这木材场中的树荫下坐着,看百姓们将运来的大树一棵棵摆放在空地上,再用大锯和斧头锯去多余的枝丫,修剪成纤长的树干,再堆放得整整齐齐,他瞧得入迷,只觉这便是人间最美的景色。
      他甚至觉得之前他在京城尤其是在楚尚书府上所过的安富尊荣的生活与这挥汗如雨的百姓生涯相比,是那样的不值一提。

      百姓们忙碌了半晌,天到中午,终于忙出个眉目来,几个人一组到安清来这里结工钱。她们中有的是人工,干一天得一天工钱,有的则是力工,砍一棵树修理一棵树能得多少银子各不相同,但俱由安清来结账,安清对着账单一一发付清楚,百姓们欢欢喜喜地去了。安清自己也站起身来,骑上马匹准备赶回县衙,他眼下已经能够十分自如地控马骑马,出外不用坐车,也无需带侍儿,只带一两个县衙的差役跟着就行。
      才行到半路,迎面就碰见了前来找他的叶葆珍。
      “清儿,江相来了,咱们过去见他。”叶二小姐瞧见他,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色,声音都带了几分跳跃,这让半年来已经变得成熟稳重的叶二小姐,仍旧活泼娇俏如初到京城的少女。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7章 成长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