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跟随着记忆,管宁带着身边的红灵七转八转回到她居住的小院子——晨光熹微。
      回到屋子,管宁便把身边的人都赶到正厅外。
      她需要静静!
      没错,在这种情况下接受自己再生为人,管宁能够沉默的挺到现在绝对是因为这么多年独自一个灵魂留在尘世磨练出的淡定。她以为她的归宿要么灰飞烟灭,要么就是地狱(原谅她变成了一个有神论者)。
      结果,意外的她到了一个她根本不熟悉的时代,重新以一个真正的人继续生活。激动之余,又有些小心翼翼。
      她需要平静,更需要时间来整理信息并消化一下。另外,还有搞清楚她现在是个什么境况!

      整整三天,管宁继续装作木头人一般,去给祖母请安,听长辈闲聊,姐妹说话,甚至是听家仆背后的吐槽,基本明白了现实。
      第一,时代不明。乾熙十三年——具体是哪朝哪代她不清楚。
      第二,身份,管家七娘,小字阿宁。父在母丧。上有一兄。
      第三,管家家主是管宁的大伯,袭爵诚安侯。原身的父亲为诚安侯四弟,无爵无官职。只在家中帮助料理事务。
      第四,这是目前最重要的,就是为什么要越过几个堂姐提前出嫁。事情说起来有点狗血且无聊。她的大堂姐,也就是早年嫁到白云山霍家的管大姑娘前年得急病突然没了,隔了三年,霍家有意续取,而管家有意再嫁。
      管宁不知道霍家想不想再娶一位管家的姑娘,但是管家的目的实在是有点太明显点了。
      老太太的原话是“若是娶了别人家的姑娘,你的几个外甥和外甥女便是要遇见个后娘!你忍心?”
      管宁当时只能低头用不说话来掩饰自己的表情。那大堂姐的儿子比原主还大上六岁,次子也年纪不小,只剩一个女儿,将比自己小了三岁,她能做得了谁的后娘?十有八九是为了霍家和管家的那几个孩子在家族少些麻烦。至少一个阿姨,和一个陌生女人,那个更能为继子继女们谋划?如果是一个年纪小,不知世事的就更好“沟通”了不是?按照管宁所想,真是不愿意被人利用个彻底,但是,现实太残酷了!
      但是,这原身七姑娘是个闷葫芦,七姑娘的父亲更是惟母亲哥哥是瞻,她连反对的可能都没有。
      原主去哪了?她有意识的场合实在是人声鼎沸,原主不可能突然猝死吧?难道是被要当后娘的消息吓得?
      而霍家到底图什么非得再娶一个原配夫人的妹妹做夫人呢?管宁满脑子的疑问。
      关于这个大堂姐夫,管宁从记忆里翻出些片段。
      不苟言笑,和诚安侯有点像,个子好像很高……
      没了——
      除了这些一点,管宁根本再找不到关于这个大姐夫的记忆,连长相都是模糊不清。

      其实只要是男的,除了管宁的爹和兄长,管宁都没什么印象。一方面是因为外男经年不常见面,另一方面是这姑娘脸盲,见不过十次的都记不住长相。
      算算,这位堂姐夫也有四十岁了——在第三者的角度看来管宁实在是接受无能!
      为什么?从存在的时间来看——管宁虽记不得自己究竟做鬼多少年,但是总归是比现在的管侯爷要年长,比管阿宁的父亲年纪更是要大上许多,比这个霍家大姐夫更不用说了……她嫁过去颇有一种老牛吃嫩草的感觉。
      换一个角度想想,这霍家的姐夫不至于娶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吧?管宁把自己有限的历史常识比对了一下,发现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历史上姑侄共嫁一个丈夫的,姐妹同嫁一个老公……也不少。
      在管宁的认知中,这么一个小姑娘,应该每天背着书包去念书。偶尔青春叛逆,时常活泼可爱,对帅气小男生懵懂憧憬一下可以,谈恋爱绝对是不对的,太早成熟容易夭折!
      结果落到自己身上,恋爱这步都省略了,直接给人当后娘,继子还比自己大。心理年龄上管宁绝对可以接受一个二十岁的男人做儿子,做孙子也勉强能凑个数。但面对眼前的现实,管宁替原主不值,除了小姑娘的意愿,剩下的事情可能都被考虑周全了吧。
      就算是如何纠结,管宁身在内宅,本就消息不灵通,再加上被人刻意隐瞒,等到她知道消息的时候已经被她大伯娘找到屋子里。
      “阿宁,不是伯娘偏疼你姐姐,实在是你三姐姐早就定下了进宫里,别的姑娘还是隔着一层。只剩你正当及笄之年,便少不得要你为咱们管家出门了!”
      “伯娘的意思阿宁不太明白。”管宁低头问,遮住眼中的阴翳。
      “你是个好的,咱们侯府的姑娘言容都都是顶尖儿的,尤其是你大堂姐……”应是想到去了的是自己的长女,承安侯夫人言语间带了些伤感的意思,但又很快转悲为喜,“尤其——你的模样是姐妹中最好的,伯娘虽说舍不得,也不得违逆长辈的好意。霍家虽说没有爵位,确实实打实的世家,你嫁过去又有阿青他们几个帮衬孝顺,总不会过的不舒心。老祖宗已经定下把你的名帖送到霍家,若是好事成了,阿宁你也有了着落,大伯娘也对得起你早走的娘了。”听了几句管宁发现这大伯娘能当上侯府夫人绝对是有她过人之处的,如此卑鄙无耻的事情却让她说的情真意切,甚至能扯的冠冕堂皇。
      “大伯娘,阿宁还想再孝顺祖母和您几年……”管宁抬起头漾出满脸的不舍,虽说挤不出眼泪也算是含伤带悲。
      “知道你不舍得,我们也舍不得阿宁你。只是……姑娘大了,怎么可能不嫁人。哎,瞧我,这本来是姑娘家的喜事,虽说还没定下来,伯娘也是先跟你说上一声,让你有个准备。等霍家那边定下来,你也不至于忙乱。”
      “可是——”管宁想再张口却又被打断。
      “你跟大伯娘说说,前几天听你三姐姐说你整日忙着绣山水插屏上的样子,我这有几卷南边来的银丝绣线,你三姐姐和我要我也不愿给她糟蹋,你瞧着怎么样?”这大伯娘转身便在身边的小箱子里拿出一个描金漆木匣子,似乎是早就备好的样子,匣子没上锁,里面盛着二十四轴银丝绣线,闪闪的很是漂亮。
      如果是过去的七姑娘,说不得会真喜欢。但是管宁在这上面真是没什么想法。原主练过也好,擅长也罢,她以前可从来没有太多的耐心搞这些女红之类的爱好。就算她现在袭承了原身的基础,也不代表喜好也发生改变。让她一直穿针引线绝对不可能,有那时间管宁宁可做些更有意思的事情。“多谢大伯娘惦记着阿宁,阿宁知道了。”
      已经找她说的这么直接,猜想事情十有八九是要定下来,以她的处境赞同与否都没什么大用,到不如先想想别的可能。
      “我们家阿宁比你三姐姐懂事多了!”侯夫人瞧管宁答应的也还算干脆,脸色更加和乐,把绣线匣子装好放在管宁的手里。“大伯娘这有什么都是愿意给我们阿宁的,唉,这时间也是快,我们阿宁也是大姑娘了!”
      行了礼,告别大伯娘,管宁看红灵正等在廊下和一个小丫鬟在说话。“红灵。”
      红灵已经瞧见自家姑娘出门,已经急步走过来。“姑娘!”
      “回了。”
      红灵许是习惯自己姑娘少言少语的性子,默契的跟在后面,往院子走过去。
      侯夫人住的养心堂离晨光熹微并不近,出了正堂一般坐小轿子。几个粗壮的婆子正等在门口等着把人抬回去。
      管宁不是很习惯就这么十几分钟的路程都要别人抬着,但是为了不露出异样便只能一一随了习惯。
      上了轿子,管宁少不得要想着之后的日子要怎么办。
      拒绝婚事在这样的大家族估计是行不通的。她根本没看出来这里女子的地位是有多高,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是必须恪守的准则。就算是能在婚事里说上一句半句也只能是人家有爹管有娘疼的孩子吧!
      长吐一口气,管宁发现自己在这样的情境下居然有点进入角色,自怨自艾,自怜自哀了!
      过去的她并不曾缺爱,大约是在这身体里有些被这七姑娘的记忆影响了。
      爹不管啊——
      真是可怜!
      这婚事要是成了,那霍家离着路途遥远,可以在路上想个什么法子。就算是路上不成,那个大姐夫那般年岁要不是什么变态估计也不会对着黄毛幼齿的小姑娘太在意,她大可见机行事。
      想到这管宁略安心了些。天无绝人之路,总是要慢慢谋划稳妥为好。
      回了院子,管宁除了去给长辈请安禀行多说多错,少说无过的原则,除了必要坚决不与别人多交往。
      索性原来的七姑娘也不爱与人多说话,木头性子成了管宁最大的保护色。连那些姐妹起什么诗社,玩什么游戏,她也就是装作憋不出来,一副我不行,我不会的模样。
      “姑娘,你这阵子心情不爽利我们也是知道。只是别成日的闷在房里才好,省得闷出病来。”身边红灵端着刚泡好的茶水过来劝。
      对着身边的丫鬟婆子管宁也不好一句都不说,放下手边看着挺费劲的书,“我没事,你们自去忙。”这是本地理风物志,正好了解一下这边风土人情。
      “我们知道姑娘的心思,最近南苑的牡丹茉莉都开得正好,不如我们跟姑娘去走走?”红豆在一旁说。
      “是呢,姑娘!您这几天总是在看书,平日里喜欢的屏风花样也不绣了。不如咱们出去散散心,姑娘也看看花。”
      管宁瞅着这一屋子的人或同情或担心的变着法的想让她出门的样子有些暖心,这七姑娘应该是个很好的人,不然也不会让身边人惦记。“牡丹花开了?”
      “可不是,早上苏嬷嬷出门说是去领今年的艾草给姑娘做个枕头,路过园子的时候说话都开得正好!姑娘去看看吧,也让我们也跟着沾沾光!”红豆是七姑娘乳母苏嬷嬷的侄女,是个活泼的性子,但是嘴巴极会说话。
      苏嬷嬷是七姑娘故去的母亲的陪嫁,一直跟着小姐也未嫁人,所以苏嬷嬷的娘家把家里的一个小姑娘送来给她作伴,也算陪着七姑娘一起长大。
      管宁其实有点怕跟苏嬷嬷说话,这是曾经的七姑娘最亲近的人,也是最容易看出她马脚的人,只能小心再小心。
      不过苏嬷嬷毕竟年纪也不小了,平日里红灵红豆总是让她歇着,并不多让她多照顾小姐的衣食。所以,管宁的压力还算不太大。
      “好吧,那我们便去走走。”管宁看着这两个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小姑娘满脸的期待,便也愿意让她们高兴,总不能她不愿动,就让这些活泼年纪的小姑娘跟着自己闷着。毕竟这府里没有特别允许是不能随便走动的,规矩严得很。就出门散个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把这书拿着,我记得韶华亭那边景色不错。靠着水也凉快。”管宁是做不来就在那盯着一片花看的,总得给自己找点事做。
      红灵和红豆互相看了看,本就是看着小姐在屋子里闷看书怕伤了眼睛,结果倒是换了一个地方接着看。不过好歹算是出了门,散散心也好。
      红灵红豆出院子进园子实在是做了好一番准备的。在管宁看来这就是在家里溜达一圈,搞得好大的阵仗。本以为就是逛逛园子,拎本书抬腿便走就可以,这俩姑娘带了书本——这是她要求的;带了鱼食——说韶华亭边是喂鱼的好去处;带了扇子,说是一会日头就足了;带了纸墨——说是看到好的花样子姑娘可以描下来,甚至让人提前去备了茶水糕饼……管宁觉得这是要郊游的节奏!
      在自家的院子里这么费劲好么?可看着这两个小丫头一边期待,一边想让她宽心的样子,管宁也就随着她们折腾。
      手里攥着书,管宁抬腿出了远门。
      南苑是侯府最大的园子,修的别致精巧。每每到七月份最热的时候老太太便会让这姐妹姑娘们去园子住着,一边是避避热,一边也能静静心。
      所以说不管是什么时代,只要是男人说话算,女人们在后宅里只能变着花样的让自己不那么无聊。比如说琴棋书画,诗词歌赋……
      这韶光亭是修在园中曲水河边一个亭子,六角一层,依在水畔。一边是半亩花田姹紫嫣红,一边是假山怪石冷泉曲水,粉墙巧妙地隔在水上,颇有意趣。
      管宁虽说没见过什么世面,但是欣赏的眼光还是有一点的。这地方真的适合打发时光,消磨时间。
      红灵红豆把东西放好,管宁便斜倚在亭边廊下接着亭子的遮挡继续读那本对她来说有点难读的地理风物志,由着两个小姑娘四处张望,小声说笑。
      只是这悠闲时光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也便是两盏茶的功夫,墙那边忽然呼呼喝喝的喧闹起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