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
-
为什么会这么冷?怎么感觉身上湿漉漉地?好像还听到了纤巧的声音?已经到了地府了吗?
顾盼试探着睁开眼睛便看到了母亲,纤巧,红儿等人。
“果然是到地府了呢。”顾盼嘟囔了一句
纤巧吓得要哭,“小姐别是吓傻了吧,您可别吓奴婢啊!”
顾盼母亲荣氏听见她嘟囔这么一句也吓了一跳,用手试探着摸了一下顾盼额头,发现烫得厉害,一边赶紧让人去叫大夫,一边又指挥着婆子用轿撵把顾盼抬回房里。
荣氏看着丫鬟们给顾盼换了衣服,又等大夫来号脉。
“只是风寒,养几天就好了。”老大夫号过脉后就让人去开方子抓药。
“大夫,我女儿就只是风寒?没有伤到头吧?”荣氏听完怀疑地问道
“没有,只是风寒有些体热而已,吃些药休养些时日就好了。”老大夫头也不抬地说道
这下荣氏就放心了,没伤到头就好,刚才定是发烧烧到都说胡话了。荣氏想到这里就伤心地掉下眼泪,吩咐人送大夫出去,又让人抓紧熬药,亲自给顾盼喂过药之后便坐在顾盼床边守着她醒来。
荣氏名为荣婉,人如其名,不止长得柔婉可人,性格更加温婉柔和,从不与人大声说话,更不要提处罚下人了。
可今天实在生气,自己的女儿会失足掉到自家池塘中,身边竟没有一个丫鬟。幸好纤巧发现及时,不然现在还不知道该怎么办呢。
想着便吩咐纤巧,“去传我的话,打流云二十板子,庄子上去做粗使。”
纤巧听完转身便要去,走到门口有听见夫人有吩咐。
“打完板子养好伤再送到庄子上去,也免得白白地耽误了她一条性命。”
纤巧应下后便转身出去了。
顾盼悠悠转醒,睁开眼睛便看见母亲坐在床边独自落泪,就想伸出手帮她拭泪,手刚举到一半就被母亲握住。嘴里念叨了几声阿弥陀佛,佛祖保佑之类的话后,又问身上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顾盼摇了摇头,感觉到是真实的,不由地掉下泪来。
荣氏看女儿这个样子,认为是受了惊吓,更加心疼,抱着顾盼又掉下眼泪。
纤巧一进屋就看见母女二人抱头哭泣的场景,看样子是小姐已经醒了。未免二人继续痛哭,就上前说道:“夫人您吩咐的事情已经办好了。”
荣氏擦擦眼泪回过头,“好,办完了就好。”
说完又问起了给顾盼做的饭菜怎么样了。
“夫人放心,是秦嬷嬷在亲自盯着呢,一会儿就能端上来了。”
“嗯,她办事我是放心的。”
秦嬷嬷是自己从荣家带来的人,本来在自己身边伺候,等生过顾盼之后秦嬷嬷就被派去照顾顾盼的饮食起居了。
话刚说完,就看见秦嬷嬷带着一众丫鬟拎着食盒从外面走进来。
顾盼躺在床上看着屋子里忙活的这些人,眼泪更是止不住,这一切都太真实了,比梦里还要美好。
“小姐必定是吓到了,吃过饭休息休息就会好的。”秦嬷嬷看见顾盼哭泣的样子说道
顾盼现在是有满肚子的话,都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开始说起。只能带着哭腔应了一声,让嬷嬷扶着坐起,用了些好克化的食物。
用过饭便觉得身上乏力,想睡觉,却又怕睡醒之后她们都不见了。只躺在床上,强打着精神看着她们。
荣氏一众人被顾盼看得发慌,都觉得这孩子吓得不轻。
看着她强打精神的样子,荣氏觉得心疼,“好孩子,累了就睡吧。娘就在这里守着你,什么都不怕。”
荣氏话语温柔,又轻轻地拍在顾盼身上,就像小时候哄她入睡时的样子。没一会儿,顾盼就坚持不住进入了梦乡。
看着顾盼睡熟,荣氏缓缓起身,示意纤巧守着顾盼,自己带着秦嬷嬷去了外面。
“这孩子这次吓的可不轻,过两日去庙里给她求张平安符吧。”荣氏坐在椅子上对着秦嬷嬷说道。
秦嬷嬷倒了杯茶递给荣氏,“求符是好,只是又怕遇到那位林娘子。”
说道林娘子的时候,秦嬷嬷的脸上不免露出一种鄙夷的神色,也就只有荣氏心里对别人不设防备。
那位林娘子看起来根本就不是什么善类,一个寡妇不二嫁,不守家,总打着是老爷表姐的旗子出入顾家,打探老爷行踪喜好,分明是没安好心。
秦嬷嬷在这面照顾顾盼,精力有限,就暗中托付在荣氏身边伺候的李嬷嬷暗中盯着。
荣氏喝了口茶,“她也是可怜人又礼佛,在江州无依无靠的。”
荣氏其实并不太喜欢与她往来,只是又抹不开脸面,再加上她又是丈夫的表姐,总归还是有一层关系在的。
秦嬷嬷听后也就没再多说些什么,两个人在一块看了看日子,过几日正是十五是上香的好日子,便定在了那天去上香。
傍晚,顾盼迷迷糊糊地醒来。睁眼看到的是湖绿色的帐子,上面绣着兰草鲜花都是纤巧的手艺。
顾盼并没有急着起身,只是在床上自己回想。
记得小时候是落过一次水的,仿佛是在12岁,在院子里看到蝴蝶就去追赶,只注意了蝴蝶却没看脚下,就落到了湖里。还是纤巧过来给送帕子,发现了自己。
顾盼伸出手看了看,是啊,正是12岁时差不多大的手。上面的玛瑙手串还在。这手串在佛前开过光,是自己从小带着的。后来嫁到荣家后,婆婆说好看,又说自己身体不好正需要这样的东西来压一压,便强要了过去。
那日在身边伺候的是流云,后来母亲要送她到外头庄子上去,她不愿,就过来哭着求。
自己心软,便留下了她,一直跟到自己出嫁之前。
上一世,出嫁前几日,她就跪到自己面前说自家老子娘只有自己一个女儿,但凡多一个,就是拼死也要跟着去伺候小姐。说的那一席话言辞真诚恳切,仿佛自己若不答应放了她出去就成了恶主子。
自己当时想着反正多她一个不多,少她一个不少。在放她之前还给了她一笔银钱做嫁妆。
当初流云是趁着纤巧她们不在的时候来找自己,那时秦嬷嬷已经不在了,身边也没人提点自己了。
后来纤巧红儿她们知道这件事后,还想着把钱要回来,直说她忘恩负义,是个只知道享受的。
现在一想,的确如此。明知道荣家是个火坑,哪还有傻乎乎往里面跳的呢?
能愿意和自己一起犯傻吃苦的恐怕只有纤巧她们了,若是那时秦嬷嬷还在,必定也是愿意的。
纤巧听见帐子里面有动静,撩开帐子看见顾盼醒来,直问身上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是否饿了。
顾盼摇摇头,“想喝水。”
纤巧倒了杯温水伺候着顾盼喝下后,又让橙儿去告诉夫人。
没过一会儿,夫妇二人都来了。
顾磊夫妇二人多年来只得一个女儿,自然是如珠似宝地养着。
晚上顾磊一到家便得知女儿落水的噩耗,换了身便服就和荣氏一起过来探望。走到半路上就有丫鬟来报说是已经醒了。
两个人走得更加快了,急忙赶过来。
一进屋就看见顾盼倚在床边发呆,顾磊不知缘故,也以为是摔倒头了。转头问荣氏。
“只是落了水得了风寒,再有就是有些吓到了。已经看了日子,定下过几日十五去庙里求张平安符佩戴上。”
顾磊听完才觉得放心 。
顾盼听见父亲的声音十分激动,连鞋都没穿就从床上跑下去,扑到父亲怀里放声大哭。
顾盼这个动作倒是给顾磊弄得不知所措,女儿自从大了之后还从来没有这样过。
顾磊楞了一下后,反摸着顾盼的头发安慰她。发现没穿鞋子又让人拿来鞋子给她穿上。
“到底是吓到了,都开始撒娇了。”
顾盼听见父亲这么说,一时红了脸。
看见顾盼害羞了,也就不逗她了。夫妇二人在一起用了晚饭,又看着顾盼吃了药嘱咐了晚上值夜的要多照看顾盼几遍之类的话,才离去。
二人走了没多久,就看见红儿气呼呼地走进来。顾盼问她怎么了,橙儿在一旁给她使眼色不叫她说。
顾盼看见她们俩这眉眼官司,“红儿,你有什么事就只说。”
“是流云。”
“她怎么了?”顾盼估计她是想留下,让她过来求情的。
“她在屋子里哭,也不上药。还说......”
“还说什么了?”
“说想让小姐过去见见她,她有许多话想跟小姐说。”红儿说完自觉地气不过,“她是个什么人竟让小姐屈尊去看她,犯了这么大的错,受的处罚已经算轻的了,真不知道她还想怎样。”
橙儿看她说起来没完,就用手杵了她一下。
给红儿弄得一愣,反问她“你杵我干什么?”
橙儿嫌她直肠子,这些话根本没必要让小姐知道,偏她全说了出来,制止她还不知好歹,看着小姐笑盈盈地看着自己,不好意思地说道:“没什么,手麻了。”
顾盼知道流云的心思,教给红儿几句话让红儿告诉她。
红儿听过话立刻就跑去转告流云。
流云看红儿进来,心里一下子就觉得有了希望。
自己动不得,刚想开口给红儿说一堆好话,谁知没等张口,就让红儿制止住了。
“你不必说些什么,小姐让我来转告你,你的事她帮不得,是太太下的令,别和自己的身子过不去。小姐唯一能帮的就是让人给你在庄子上配个有脸面的人家。”
红儿说完,看都不看流云一眼,转身就出去了。
流云趴在炕上憋的脸色发紫,大声地哭了起来。
另一面,秦嬷嬷看时辰不早了,顾盼又受了风寒劳累不得,便让人伺候顾盼洗漱歇息。
顾盼睡了一下午本来不怎么困,但看见秦嬷嬷认真的模样不好反驳,只能按照意思办。
晚上值夜本是丫鬟们做的事,秦嬷嬷不放心,把她们都打发走了,自己睡在值夜的榻上,说是要守到顾盼病好才行。
顾盼躺在床上睁着眼睛,想到当初秦嬷嬷在这宅子中是最看不上林氏的,也曾让自己去劝劝母亲。自己和母亲都没当回事,如今看来还是秦嬷嬷火眼金睛,一眼便看出林氏有问题。
那秦嬷嬷又怎么会在林氏嫁进来没多久之后便去世了呢?嬷嬷身体并无大碍啊,莫不是林氏的手笔?如此想来是行的通的,她怕秦嬷嬷说的话我听了进去告诉父亲,怕自己地位不稳,便铲除了秦嬷嬷。
可是她又是如何知道秦嬷嬷看出她的心思不喜她的为人呢?
家中有内贼,顾盼被自己忽然冒出的这个想法吓了一跳。
是啊,林氏与母亲是在去磐香寺上香时遇到的,因为林氏车子拔了缝堵住了路,顾家家丁去帮忙,林氏搭上了顾家的马车,一来二去的熟悉了。后来去庙里十回有八回能遇上,未免太巧了。
可是,这家贼是谁呢?顾盼躺在床上把身边服侍的人挨个过一遍,不知不觉地药劲上来便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