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大权旁落,安试罢堂 ...


  •   紫宸殿玉阶之上,淳熙帝神情晦暗,百官皆颔首低眉。

      安静的殿中响起一声咳嗽,听到这声几位大臣用余光互相打量,最后礼部侍郎杨广韦不得已站出来,手持朝笏行礼道:“陛下,臣有事启奏。”

      “何事?”安试一抬眼声音毫无起伏的说道。

      “陛下现如今膝下无子,应广纳后宫......”其实杨广韦也不想在这个关头提这种事,可屏风后的姜太后可是不好惹的,他在只能按她说的向皇帝禀明,一会还会有其他人复议,只希望皇帝不要责怪才好。

      安试挑眉看着阶下之人,挑这个时候说,他这是想找不痛快呢,“杨侍郎,看来上次的两位美人对你没有半点吸引力呀,要不朕再送你两位。”

      上次杨广韦也有向安试提议,后面府里就多了两位异域美人,说是定合他心意。

      美人送进府的当日就叫他家大娘子知晓了,免不了一顿吵闹,那美人美则美,就是只能摆那供着,毕竟是当今圣上的赏赐。

      如果这次再多两位他以后也就不用再入府了。

      “不了不了,陛下的私事,我们便不参与了。”姜太后不好惹,他家那位同样不好惹,他还是先顾好自家后院比较好。

      安试的这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法子,赢了众大臣好多次。

      “太后娘娘看到如此更是难过,还望陛下三思。”竟然还有人冒出来非要提这事。

      “皇后故去还不足百日,卿是何意?”安试定定的看着阶下之人。

      阶下之人还想再说什么,只听淳熙帝道:“朕需为皇后服丧一年,今后不必再提。”

      以日换月,时间足矣。皇帝这是

      朝堂上众臣议论纷纷。

      “子嗣乃国之根本,还望陛下慎重考虑。”袁裴枋本不想开口,可还是有些担心他真的不再立后。

      袁裴枋是安试的老师,如今他这一开口,众臣都不再议论,竖起耳朵听御座上的皇帝如何回复。

      安试确实没想到袁裴枋会开口,他一开始没有说话,不想对老师不敬,可是下面众人都等着他,非得逼他说出个一二三来。

      安试略一沉吟开口道:“如今朕身体抱恙,怕是不能及时处理朝政,以后还请总理大人费心了,以后便不用早朝了,退朝吧。”

      安试逼自己去面对,可他发现,从始至终都是他一个人在找不痛快,这朝堂缺他一个也不会不转了。

      众臣还没有反应过来,屏风后姜太后开口了,“陛下,这万万不可。”

      自敏嘉皇太后姜善柔听政以来,这还是她第一次出声,心里知道是一回事,摆到明面上来又是另一回事,众大臣再也站不住了,小声的议论起来。

      安试听到姜善柔开口,心里闪过一丝好笑,她临朝听政以来,一直都忍的很好不知这次,这次怎么这么坐不住了。

      姜善柔知道她再给大臣施压,安试都不会听,不过她就是要让安试知道什么是应该什么是不应该。但她没想到安试竟然能做出罢朝这种事。

      “有总督大人在我想不会有什么事的。”设立总督以来,日益完善,从前只是一个人,现在已经是一个机构了,百官姿态,总督大人无所不知。

      “绥远,你这是做什么。”姜善柔听他说的越来越真不由的语气急了起来。

      安试看着已经从后面出来的姜善柔道:“母亲,您这么多年也幸苦了,儿臣以后就陪着您了。”

      安试哪里不知道母亲的想法,如今一定要扼杀在摇篮里。

      姜善柔清楚了,现在是不让她插手了。越来越有出息了。

      姜善柔气急一挥袖子转身离开,她身后安试安试跟了上去,顺意顺愿默默的跟了上去,身后还有秦何。

      自此以后淳熙帝在位期间有整整三年没有早朝。

      总理大臣总揽决策之权,之前地位悬空的总督大臣,发挥了监察的重要职责,使百官不敢妄动。

      三司各司其职,朝廷井然有序。

      总理大臣,总督大臣常常入宫定时向淳熙帝汇报政事。

      袁裴枋知道安试对此不在行,又不得不去听,只得把各种事情说的详细通透,预先将各种计策列好,说明优劣。

      夏怀则事负责百官纠察,不上朝文武百官都不敢懈怠,放松。

      从皇后身死到皇帝患病,朝堂内暗潮汹涌。安适明显开始违抗他母后的的旨意。

      不过每日安试都会准时准点的来到姜善柔的延福宫,每次来时,都会把新学来的曲子弹给姜善柔听,两人之间并不多话,安试来时姜善柔就半躺在床上,床纱垂落,明显不想见到他。

      安试也不在意,问过安就开始弹琴,每日都来,好不懈怠。

      御书房。

      安试是罢朝了,可是也并不是完全不理会朝政,如今他手里拿的一份奏章就是枢密使魏汉宣的手笔。

      “卿是何意?”魏汉宣垂着头,看不清神色,安试问道。

      安试又翻开奏折看了半响等着魏汉宣开口。

      魏汉宣看着座上的皇帝开口道:“崔家军与南庚常年交战,不输不赢,崔家军苦练那么多年怎么可能比不上,臣斗胆派西境退回来的范老前去支援,早年间范老也曾与南庚打过交道,此去说不定能有什么新的进展。”

      崔家军这几次报回的新消息并不那么乐观。

      “原来如此,那就有劳魏卿多多费心。”安试听到对崔家军有利,放下心来。

      大部分权力下移,但是安试还是很在意边境青城驻军崔家军的,魏汉宣调范将军到青城却没有提前和他说过,在魏汉宣的一番解释下安试便相信了。

      安试资历尚浅并不知道惠州驻守的范将军先前与崔老将军不太对付,魏汉宣这一次的打算也没有人事先知道。

      不知道这个枢密院枢密使是装不知道还是真不知道。

      所以当袁裴枋告诉他边境崔将军遇到麻烦时,安试还是一脸懵。

      “陛下您当初怎么会下旨要范将军调去青城呢”袁裴枋这点很是不解,现在各种任命,各种调度基本都由他自己来,所以安试那天下的旨让他疑惑不已。

      “范将军,他怎么了呢”安试也从来没听过范广韦有做什么作奸犯科之事。

      “陛下,有所不知,崔老将军没有受伤之前一直驻守青城,范将军乃他麾下副将,本来是极有默契的两个人,自崔老将军腿受伤后便水火不容了,听说老将军的腿伤和范将军有关,本来范将军是要治他于死地的,侥幸让崔老将军捡回一条命。本来臣听闻这种是当不得真,可是没多久范将军就调离青城赶赴惠州,再看如今青城的局势,结仇的恐怕不是崔老将军,而是整个崔家军了。”

      “那他怎会不知?”安试记起当初自己询问魏汉宣的始末,不由疑窦丛生。

      “谁”袁裴枋接着问道。

      安试不能确认,不敢贸然开口,让一届忠良蒙冤,岔开话题道:“现在命范广韦回临安不就行了”

      “臣这就去拟旨。”袁裴枋见安试不愿多说,也就不多问了。

      安试见袁裴枋要出门急急开口,“刚刚你说的,众人可都知晓”

      “老一辈里基本都听过这些闲言碎语多少都了解一点。”袁裴枋既然敢把陈年旧事拿出来说,就不怕再多告诉他一些。

      “那,年轻点的大臣不知晓是不是也是正常的”听到有一丝转机,安试追问道。

      “如那人为官多年,连这些事都不知晓,我到要怀疑他了,如果下这命令的人不是您,那人的想法就有待考量了。”袁裴枋虽是安试的老师,可两人私交几乎没有,只是从以往的只言片语中窥见这么一个人。

      “老师,我知道了,您在容我理理思路。”安试一时不能相信,魏汉宣不知道袁裴枋对自己的亲近,也不知道自己派专人打探前线的消息更不知道袁裴枋会知无不言,那么他的目的是什么呢,景行虽然爱闹,可和魏汉宣没有结仇,魏,魏家。

      “来人。”安试朝外面高声道。

      “陛下。”秦何走进御书房。

      “你派人去查查魏汉宣和魏国公府的关系。”安试暂时就只能想到这么多,现在还有些头晕,等秦何出去,他在椅子上坐了很久才回过神来。

      从袁裴枋口中得知崔老将军与范将军的过往,安试才知道老一辈之间的恩怨。

      希望景行不要被这恼人的东西打扰才好。

      袁裴枋的话让安试担心自己的武断会害到商在青城的景行,传饭广韦回来还需要时间,安试知道自己不能坐以待毙了

      不理政事的淳熙帝下旨告百官,早朝时间改为每旬初一次,不得告假。

      说罢朝就罢朝的是他,君王三年不早朝,也不管百姓传成什么样。

      想早朝就早朝的也是他,百官不得告假。

      舒舒服服了三年的众人任命的接受了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

      安储宫。

      安试手中捏着魏汉宣的资料,手有些抖,原来结仇的是他自己而不是景行,他竟然瞒了这么久。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4章 大权旁落,安试罢堂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