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一别数年,凌云生子 ...

  •   青城。

      又是一年深秋,清晨草叶上结满了霜花,提督府一如既往的冷清。

      崔将军和崔小将军一般住在军营很少回来,匆匆一阵脚步进了提督府。

      崔景行理了理外衣正要出门就看到了进来的小卒。

      “崔小将军,临安来的信。”

      进来的小卒喘着气,本以为崔小将军会在军营刚刚白跑了一趟,信又是紫徽城里来的他一刻没有停歇的来了提督府,看样子崔小将军要出去还好他来的及时,要不然他腿都跑断了也送不出去信。

      崔景行伸手接过还在奇怪何何怎么这个时间差人给他送信。

      展开信纸却发现并不是往常何何给他寄来的,而是自家妹妹,现在紫徽城的女主人。

      崔景行收到崔凌云的信时有一阵恍然。

      离家多年他也没有想到会那么久不能归家,当初没有与安试道别,他现在已经有一点后悔了,以后一定要与每个人都好好道别,不希望再留一丝遗憾。

      如果说之前他少不更事,那么这么多年下来,他如果还不能看清自己的心的话,连他自己也要骂自己蠢了。

      当初崔府送他入宫他闹也闹了,最后还是迫于老将军淫威,不得已而为之。

      初见安试时,他就像一团雪捏成的人儿一样,冰冰凉凉安安静静的呆在那,景行又时也会怀疑他会不会把自己冻坏。

      别看那只糯米团子虚长他一岁,景行那时见他,元丰帝还会将他抱到膝上,用小玩意儿逗他笑,每每遗憾收场,次数多了,总会让人怀疑,那团子根本就不会笑。

      后来两人年纪相仿也逐渐熟络,身边的人也渐渐有了生气,景行多希望那股子烟火气能留的时间久些。

      明明一开始是极不情愿的,还会埋怨阿翁,接受现实也只是把呆在他身边保护他当作一项任务,只觉得他好看的如同一件器物不能碰坏了。

      慢慢的他才知道,那个如雪似玉的人,也是有情绪,有喜怒哀乐的。

      护着他并不是一项任务而是他心甘情愿的,甚至愿意为他舍弃生命。

      从把贴身保护安试安危的任务当成他心甘情愿做的事情时,就不一样了。

      把他的情绪,他的喜怒哀乐看到眼里当成最重要的事时一切都不一样了,可笑自己离开临安才发觉,景行在心里嘲笑自己。

      在他还没来的及消化自己的情感变化时,接到消息自己的亲妹妹崔凌云就要嫁进紫徽城,成为安试名正言顺的妻子。

      那些没有说出口的情愫他也只能默默埋在心底。

      立后大典他并不打算参加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面对。

      好在他临行前与何何有交代,他到了青城两人书信就没有断过,后来何何竟然做到了侍卫司都指挥使的高位还好巧不巧得被姜太后派到安试身边近身保护。

      秦何没有在心中提到自己的近况,也没有意识到景行一直叫他何何,因为,原本两人之间就是如此称呼。

      前些年心中尽是些琐碎杂事比如说谁又升了官,谁又被贬了,上朝时安试如何教育大臣。

      近些年何何不知是不是看透了他的心思,一封信下来通篇都是安试的日常。

      每月一封临安寄来的信成了崔景行漫漫军旅生涯的一丝慰藉。

      每次收到何何的信,他都细细品读,仿佛仍在安试身边时一样。

      读过好多遍还会将信仔仔细细折起收好。

      景行回神看着手中的信。

      崔景行特别想见到那个朝思暮想的人。

      而作为崔凌云的哥哥他也应该在这个时候赶回去。

      景行将信收好出了提督府。

      自古以来百姓可以吃饱饭,能定时吃饭后,都是一日两餐,可建昭不一样,自开国以来废除了宵禁,百姓也有了夜生活,其中不乏通宵达旦之人,自然的夜市和早市也就出现了,尤其是青城,青城驻兵休息就会回城里,时间也说不准,店家为了照顾这些驻守边疆保家卫国的人特地开到很晚,又怕归营早,家里吃不上热乎饭,将早市整整提早了半个时辰。

      景行走到经常光顾的一家早点摊对着弯腰干活的娘子道: “薛姨,今天照旧。”

      “好嘞。”被叫薛姨的娘子大概四十岁上下,穿的很是整洁,听到有人叫停下擦桌子的手看向崔景行应道。

      一碗胡辣汤摆上桌。

      “崔小郎君,这是要去军营吗?”薛娘子开口随意的问道。

      “嗯。”崔景行舀起热乎的汤放入口中暖意到达心底,听到薛娘子问,他应了一声。

      时辰还早周围没有什么人,薛娘子干脆坐到了崔景行对面和他拉起家常。

      “小郎君到青城快四年了,如今可是越来越成熟稳重了,我听他们说现在副将啦,可真是前途不可限量啊。”

      崔景行每回都来一来二去就和摊主熟络了起来,青城民风淳朴,崔家军和百姓相处十分和谐,各店家遇到崔家军的人一向礼待有加。

      薛娘子看到面容俊逸的崔景行想到了前些日子有人和她打听崔小郎君有无娶亲,话说崔家军在青城成了家的可不少,青城的女子性格豪爽,处事得体,抢着求娶的人多着了,但这些小娘子都看不上文文弱弱的男子,对崔家军的兵卒,军官颇为青睐,更不要提相貌堂堂的崔小将军了。

      “小郎君,你年岁也不小了,有没有看上哪家的小娘子,薛姨什么都没有,就空有一张嘴皮子,看上了薛姨去帮你说。”薛姨试探着开口。

      景行听到这一口汤呛着咳了半天。

      “哎呀,慢点慢点,不是我说,府里也该住个女主人了,你们爷俩大男人什么都不懂。”

      提督府应该算是青城里最凄凉的府邸了,平时没什么人住,父子两也没叫专人搭理,薛娘子看着都觉得有点可怜。

      看薛娘子没有打住的意思,景行赶紧开口,“薛姨,不急在这一时嘛,时候不早了,我就先走了。”

      景行开溜,同时心里不免难过,自己的心意无处安放,怕是要孤独终老了。

      去父亲的营帐必定要经过校场,来往的兵卒见到崔景行皆停下来行礼,其中不乏一些入伍多年已有功名在身的军官。

      他们崔家军看重的是实力管你是谁,所以崔景行初入军营时并不顺利,别看他是崔将军的亲儿子,还是得混在小兵中靠自己。

      那崔家小郎君和不要命似的,与南庚交战之时只顾往前冲,来一个杀一个来一双杀一双,后来一想也倒能理解他兄长死于战场,他可不就拿南庚人泄愤么,本是娇养的小郎君,怎么受的了这些。

      只不过后面打脸有点疼,娇养是真,可人家半点不比入伍多年的人差,反倒因为熟读兵书,比大多数只知道蛮干的人好太多了,连崔将军身边的祁先生都对他颇为赞赏,众人也不得不服。

      当崔景行进帐将信的内容告知崔启时,崔启便让他把手下的事交代好回临安,其实景行看得出来崔启也想回去的。

      以前他只觉得是父亲不愿回来,只有自己也处在这个位置才知道有那么多的不得已。

      “爹爹,待我给阿云的小儿过完满月就回来,您好久没有回临安了,就回去见见阿云,看看外孙,给他过百天怎么样。”景行提议到,因为他知道,如果他不说崔启能一辈子不会临安。

      “好。”崔启离家几十载,现在小女儿的孩子都快出生了,不知有没有缘分再看一眼。

      崔景行临行前想着该给小孩买点什么。

      站在大街上考虑了半天好像除了兵器自己对其他东西也不是很熟悉。

      进了一间兵器铺就看到一柄短刃匕首放在显眼处。

      “这个,拿来我看看。”景行指着匕首说道。

      “客官好眼力,这匕首......”店家话还没说完就被景行打断,“好了好了别给我来这一套了,多少钱?”

      店家本来是看景行一眼看中想抬价,被这么一说到不敢贸然开口了,而且一看相貌气度衣着打扮就知道不是什么普通人家的郎君。

      “小郎君,小店童叟无欺就这个价。”店家伸出右手掌,在身前晃了晃。

      景行也不多说把银子丢给他,拿过匕首离开了兵器铺子。

      看着手中的匕首景行再次犯了难,阿云好像也没给他说是男孩。

      景行转身进了一家首饰铺子。

      “崔小将军。”店家认出进来的人迎了上来。

      景行没想到他从未到过这店竟然也被认出,也不多想,直接问道:“店家,您这有什么适合女孩子戴的首饰吗?”

      店家听到景行的问话,一拍手道:“巧了,您兄长之前也在这打了首饰要送给一位小娘子,不知小郎君这次来想打个什么样的。”

      店家的话让景行懵了,他大哥。

      看景行迟迟没有反应,店家这才反应过来他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连忙改口,“小郎君您慢慢看,选上哪副再叫我。”说完转身要走。

      景行调整好情绪问道:“我是给妹妹家未出生的孩儿选礼物,也许是个女孩,所以我想问问店家有没有什么推荐。”

      “正好,这有一副玉镯,采的是青城山上的原石,玉本天然,我们就按着原本的大小做了,要是送给小孩子再合适不过了,孩子出生不论男女都可以戴。”

      那对玉镯景行倒是心动了,凌云在青城出生如果能送一份有关青城的礼物相比她会很喜欢。

      “给我包起来吧。”

      景行带着精挑细选的礼物踏上了归程。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一别数年,凌云生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