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他们不再逛街,爹爹抱着她直接去了多宝楼取玉佩。
她拿着玉佩,开心极了,将刚刚发生的事情抛于脑后。要不是后来家里遭逢巨变,遭遇了一连串打击,他出手相救。她想,她与他今生都不可能再有交集。
后来才知道,这个人就是谢荣景,辅国公府谢家嫡次子谢三爷的庶长子。
老辅国公谢延原是一个家道中落的官家子弟,参军后跟随当时不受皇帝喜欢的皇子也就是先皇南征北战,在行军打仗上颇有造诣,对先皇衷心耿耿,救过先皇的命,在皇位之争中也立下汗马功劳,先皇登基后,封他为一品辅国公,赏赐田亩万顷、金银珠宝无数。
嘉元元年,国公谢延娶好友杨侍郎之妹为妻,杨氏为他育有两子。因爱重妻子,重视嫡庶之别,未曾想过纳妾,唯一一位妾氏还是由他母亲做主收下的。
谢延年少时跟随皇帝走南闯北,落下一身的病,老来缠绵床榻,逝世时享年61岁。
辅国公府谢家嫡系只有两房,老国公去世后,由大房儿子谢广启继承国公府爵位,改称为晋阳侯府,谢广启是嘉元十八年的进士,后任广东布政使同知,娶伍氏为妻。三房谢三爷便是杨氏所出的第二子,是位文人雅士,无官职,只爱结交志同道合的友人,以舞文弄墨为趣,娶沈氏为妻。二房是那位妾氏生的儿子,在府中地位不高,谢二爷管理着家里的生意,娶一位六品官女儿为妻,一家子本本分分,为人处世极为低调。
谢荣景是谢三爷的庶长子,只是,他的出生并不光彩。
他的生母只是沈氏的一个陪嫁丫鬟,是沈氏救下了在路边卖身葬父的她,赐名月季,极得沈氏的看重,说是心腹也不为过,容貌姣好,是几个陪嫁丫鬟中长得最好看的一个。
嘉元二十二年秋,沈氏带着嬷嬷和丫鬟回了江南娘家,为嫡亲妹妹添箱。因此前几天,谢荣景生母犯了一个小错,正在受罚,沈氏便没有带上她。
恰逢一年一期的“文人会”在洛阳城举办,谢三爷因才名远扬,受邀作点评人之一,无法陪沈氏前往,这事早就跟沈氏说了,沈氏也没有不满,甚至相当支持。
沈氏走后,谢三爷照常外出,等到“文人会”举办结束那天,在外与众友人相谈甚欢吃多了酒,归来时已经喝得醉醺醺,走路都是极不稳的样子。
他的贴身小厮将他服侍睡下后也去歇着了,没过多久,就有人轻敲了门,见无人应答,且周围极其安静,手里端着一个碗就闪身进去了。
。。。。。。
一个月后的某一天,有丫鬟发现月季姑娘吃饭时作呕,有经验的嬷嬷便禀告了谢三爷大嫂伍侯夫人,请了大夫察看,大家才知道月季姑娘趁老爷醉酒勾引了老爷,怀有了身孕。此时沈氏还留在江南,不知道这件事情,最后伍侯夫人请示了侯府老太君杨氏,最后把谢荣景生母抬为姨娘,人们都称之为月姨娘。
等到沈氏回来得知此事,气得砸了屋子里摆放的许多名贵玉器。沈氏与谢三爷成亲已有两载,但却没有孩子,侯府老太君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抬了月姨娘。
沈氏虽是江南望族沈家嫡女,家族中有多人在朝为官,权大势大,但因为两年都未曾有孕,娘家的人即使知道了这件事也无法给他撑腰,而且,侯府老太君也护着月姨娘,以致于让谢荣景平平安安的生下来。
谢荣锦是六月六日卯时出生,月姨娘十月怀胎,因为肚子里孩子太大生不下来,大人孩子只能保一个,他名义上的生父同意了稳婆的去母留子说法,一天一夜后得了他。
谢三爷因为做了那样的事,文人思想的心里觉得很对不起结发妻子,便将谢荣景的一切事情交给沈氏管着,自己从来不插手不过问。
老太君本想把他接过去养着,但沈氏请了出名的算命先生说谢荣景的八字与老太君的八字相克,不能由老夫人抚养,老太君听后便作罢了。生下来便没了姨娘,记于当家主母谢三夫人沈氏的名下。他的父亲不管他,沈氏本就不喜欢他,前两年只把他交给一个嬷嬷照顾,只要不被饿死就行了。并且后来沈氏自己又有两子一女,因此沈氏更是不待见他,只让他跟着府里的同龄小厮一起长大。
在沈氏有意无意的‘照拂’下,真实地位和待遇还不如家里的那些家生小厮。有上顿没下顿的,粗重活计也从来没有少过他。
少年时候的他过得极其悲惨,任人打骂践踏,从来就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这些都是颜昭昭在嫁给他第五年的时候,府里一个老嬷嬷偷偷告诉她的。
她想,那天他饿极了吧,从府里溜出来,大着胆子去偷东西就被逮住了,然后就遇见了他们。
当时还未发育的十岁的少年,瘦瘦小小的,看着就跟个七八岁的孩子一样。
颜昭昭是个聪慧的女子,做了十二载的夫妻,虽然两人接触不多,但她还是了解谢荣景的一些心思的,他是一个睚眦必报,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人。
难怪后来他与沈氏的两个亲生儿子一起上的战场,沈氏的两个亲生儿子都没有活下来,最后就他一个人回来,沈氏得知两个儿子都没能回来的消息后就疯癫了,疯了整整两年才死,估计这一切都与谢荣景有莫大的关系吧,她知道,谢荣景就是那种不动声色便能置人于死地的人,他的心智计谋无人能匹敌,最好不要与这样的人为敌,否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他后来成为文澜阁大学士,死在他手中的人不计其数,满堂朝野对他骂声一片,刺杀他的人多如过江之鲫,他还是照样活得好好地,就知道他有多厉害了。
虽然最后他没能回来,传信回来的人说是在广东染病死了,但颜昭昭依稀能猜到他的死肯定不简单,只是她派出去查消息的人还没有回来。
想到这里,颜昭昭就不想去想了。
将纸条与玉佩收好,院子里就传来轻轻的脚步声,她嘴角微不可察的翘了一下。
不急不缓莲步轻移,不用猜就知道此人是陪伴了她二十年的雪芙。
“小姐,今儿个是您的生辰,奴婢给您煮了一碗长寿面,祝小姐年年岁岁人比花娇,您快来趁热吃了吧!”雪芙挑帘进来。
手里端着青花玉瓷小碗,小碗里面装着根根粗细不差分毫的长寿面,面上撒着切得碎碎的油滤过的肉粒和细细的葱花。
这是颜昭昭最爱的吃法,似带着娘亲的味道。
当面碗放在桌案上,望向雪芙,翠绿烟纱碧霞罗,逶迤拖地的粉色水仙散花绿叶群,身披金丝薄烟翠绿纱。低垂鬓发斜插镶嵌珍珠碧玉步摇,花容月貌出水芙蓉。
只是可惜,韶华倾覆,选择跟随她,无法执手良人。
唉,固执如她,罢了。
颜昭昭拿起筷子夹住一根长寿面,准备一口吃完整根面条,正准备再送一截儿进嘴里面去,岂知面条突然断了。
她愣了愣,看着面条发呆起来。
“小姐!”雪芙担忧的喊道。
她看着小姐白瓷般的小脸,这些年,小姐越发沉稳温婉起来。有股突然不好的预感,她摇摇头,压下心中的不安。
“不要紧,就是想到了一些往事儿。”颜昭昭回过神,看着雪芙担忧不已的眼神,轻声安慰她。
是啊!娘亲已经逝世十八年了,这个世界只剩下雪芙陪着她了。
那个曾经说给她一个家的男人,早已经身死他乡,连尸骨都不存了。
那张纸条是他给她的唯一一次承诺,他都未能实现,幸好没有爱上那个人,否则哪有如今毫不痛心过生活的自己。
无意辜负,只是选择了远离情爱的纷扰。
况且,自从遭逢家中巨变过后,她的心也跟着家人一起去了,要不是爹爹和哥哥让自己好好活下去,她都不想过着不知道朝代几何的日子。
至今都未能懂得,因一点小恩惠,那个人竟花了他的一辈子来护她安康。
你看,她都能没心没肺的生活下去,听到他死的消息时,只是呆了一瞬,连眼睛都未能红一下,连装一下都未曾。
说她自私也好,说她无情也罢。如今,这世上已经很少有人事能让她分心关注了。
继续吃完剩下的长寿面,雪芙吩咐外间的小丫鬟进来收拾桌面。
“小姐,去桃林看看吧,顺便消消食。”雪芙大概看出她今天心情不是很好,看看窗外的春色,对着她说道。
“嗯,走走也好。”不想再沉寂在无边无际的对亲人的思念中,也免得雪芙为她担心。
自谢老夫人去世后,谢家三兄弟便分府而过。颜昭昭嫁过来的时候沈氏已经疯了,她只见过沈氏一面,印象不深。等沈氏去世了三年,谢三爷又娶了一个贵女作为继室,本家姓陈,第二年为谢三爷生了个大胖小子,喜得谢三爷把她捧在手心疼。
现今,作为谢家掌中馈,且拥有一品诰命的夫人,颜昭昭的地位在谢家女眷中无人能撼动分毫,陈氏作为继室婆婆,相当有自知之明,无事向来都是待在自个儿的清溪院,也从不敢让颜昭昭过去给她请安。
谢家子嗣不昌,现今只有陈氏所生的一个儿子,如今还未至龆年。谢府一砖一瓦皆是谢荣景建立起来的,谢荣景与颜昭昭成亲以来从来只有夫妻之礼没有夫妻之实,自谢荣景死后,偌大谢府没有一个男主子,颜昭昭只能考虑从谢家旁支过继一个孩子来继承谢府。
只是挑选继承人得慎重,她得好好从递上来的各家名单中去挑选要过继的孩子,必须得是品行好,年龄在5-15之间,聪明的孩子,毕竟这是大学士府邸,若是不够聪明,是守不住这么多的家产的。
步出房间,身后除了雪芙,还跟着原本就是谢府的三个十五六岁的二等丫鬟:蝉衣,半夏,忍冬,四个十三四岁的三等丫鬟:彩蜜,彩蝶,彩衣,彩香,后面还有四个小丫鬟,两个小厮。
因为她的原因,雪芙一直没有嫁出去,不是没人娶,而是她不愿意嫁,怕她一个人太孤独太凄凉。雪芙虽是一等大丫鬟,但因为年纪,是以现在她们都称她为雪芙姑姑。
雕梁画栋,假山碧池,楼阁错落有致。
在谢府呆了十二载有余,虽然谢荣景已经逝世,但她每逛一次还是能够感受到谢府的繁荣昌盛,仿佛那人还在,所有的一切还是花团锦簇,迷着人眼。
这也昭示着谢家历代人优良的品性传承,比如她已逝世名义上的丈夫。
谢荣景,年纪轻轻,已是文澜阁大学士,身兼礼部户部两部尚书之实职,官居正一品,死后追加太傅衔。后娶了家逢巨变的她,成亲十二载,未有所出,却未曾休妻纳妾,谢家也无人敢说她半句不好。
颜昭昭清楚,这其中他肯定功不可没,才能让她随心所欲,生活不受半分影响。
这份悉心照顾,他不曾说,她也未曾过问,只当他承所谓当年给予过他的恩情。
厚待之意,她还不起,如今也没法还了。
走了约有半刻钟,来到了欣欣向荣的桃林。
她让其余丫鬟小厮等在桃林入口处,带着雪芙往里走。看到一朵开到极艳的花骨朵儿,她缓步凑近,微翘着嘴角,闭上眼睛想闻闻那馥郁芳香。
雪芙笑着看自家小姐,开心着小姐难得的展颜。略略抬头打量满园景色,忽耳闻微微的响动,凝神细听又没有了,暗怪自己疑心太重。
正此时,颜昭昭闻到了花骨朵儿特有的清香。
睁开眼,还没来得及惊叫,就被一条黑白相间,白色环圈,头小,长得挺好看,挺可爱,挺面善,实则称之为世上剧毒的银环蛇咬住脖颈。
被夺去性命那刻,她想,果然右眼跳是会有灾祸发生的!
全府轰动,她的继室婆婆陈氏出了清溪堂,不相信桃林会无缘无故的出现这种毒蛇,定要彻查此事。
可惜,此时的颜昭昭已经什么都不知道了。
一起一灭,都是沧海桑田,一开一合,都是往事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