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不算前言的前言 ...
-
《尚希见宥》不算前言的前言
虞啸卿。
初闻此名唯觉惊艳,惊才绝艳。249的鬼才或者说神来之笔,让这威武气势的名字初入脑海便再也挥之不去。
虞啸卿。初读此名便直觉此乃厉兵秣马统率三军之将才,虞啸卿,反复诵读这三个字,每次都有如出膛的子弹和出鞘之利剑,那气场令人望而生畏却也心甘情愿五体投地。
虞啸卿。虞啸卿。虞啸卿。
直至看完《团》剧的现在,刻在心间的,除了这心爱至极的名字,又是一番清晰的角色轮廓和俊朗面庞。
虞啸卿。虞啸卿。虞啸卿。
直至看完《团》剧的现在,复读此名又觉得像是一句悠长无奈哀伤悲壮的叹息了。
虞啸卿。
我心疼这个顶天立地的男人甚至甚于让我爱死爱活的伍六一。
虞啸卿的周围永远是他的崇拜者围绕。但虞啸卿的孤独之处在于他傲得几乎不屑于将谁人当作朋友,而他和他唯一重视的人已经永远失去了做朋友的机会。
剧情发展到南天门这一段的时候,我的情感已经完全被导演、编剧和演员控制,剧中的这一段表现得实在是太好,以至于虞啸卿的每一种表情每一句话,每看一次都是一种不同的感受,然而那无一例外的让我心碎。我看着他,这个男人的挣扎和痛苦被居士和导演这样淋漓尽致的体现,我将南天门那一段反复地看,反复地看,到了后来,乃至于虞啸卿后来每有一句台词我便每有一串眼泪。
挣扎和痛苦,心急如焚心如刀绞,他所有最在乎的人都在南天门上,而他无法进攻,无法进攻!长者的谆谆教导在此刻让他几欲崩溃,唐基的大道理一摆就是一大串,那些让他无法反驳的一切,终于让我明白唐基是虞啸卿这个年龄这个性格,永远无法匹敌的对手。
我看到他无所适从的皱眉,低头,踱步,开枪,怒骂,打人。这样的委屈。
或许有太多的人无法看懂,甚至有太多的人因为虞啸卿听从了唐基不去支援南天门而将他恨之入骨。而我认为看不懂虞啸卿这个人,便没有资格评价他。
我亦没有资格评价他,虽然至今我认为似乎是懂他的,因为虞啸卿不是复杂的人,他其实很简单。他不是一介莽夫,他在思考中制胜,他是战争的天才。然而为人处世他永远像一个男孩子,他永远是唐基长不大的小侄子。故而决定其成长后的最终命运,就是成为第二个唐基。如此无奈和悲伤,比起伍六一由断腿的遗憾而改变了的人生,虞啸卿更为让人心酸无奈,而最心痛之处在于,虞啸卿的改变几乎是必须的,无所谓对错,也就无所谓遗憾。只是他的心,终于由滚烫变得铁血而水火不侵,比起《士兵》中追忆钢七连失而不可复得的年少轻狂,《团长》中过去的虞啸卿和现在的第二个唐基更让人失望心酸却也无可奈何,这样一种抓心挠肝的虐之最高境界,当之无愧的249后爸风格。让人哭不出来又咽不下去,就这么噎着梗着,难受一辈子。
我犹记得南天门对岸,那个手握电文瞬间变得无助的男人,他心中到底有多少痛楚,无人能知无人能晓。
他最想与之成为挚友的人,经年跟随他的同甘共苦的他最重视的部下,以及寄托了他全部胜利希望的敢死队。“我在乎的人,都在对岸!”他这样怒火冲天地对唐基吼着。我的眼泪流下来,我为那一刻无所适从的他而无所适从。
记得247说过,她看完丈夫的剧本,前半段爱死了虞啸卿,后半段又恨死了虞啸卿。
247大神,这是为何。我开始本相信了她的论调,后来却发现自己是把虞啸卿从头爱到尾。你可以说我肤浅,但我坚信读懂虞啸卿的人不会恨他,只会有持续相当一段时间的无奈和心疼。
我发现我似乎走火入魔到了剧中张立宪何书光的地步,我理解我懂得他们为何将这样一个男人崇拜爱戴至深。我想起张立宪看到虞啸卿安然无恙站在他面前时止也止不住的泪水。
而我记得那时为求一个打南天门的方法而慨然跪下的虞啸卿,让我动容。
我记得那时因为南天门求胜无法,而在跨步出门时失去全部支撑直挺挺昏厥下去的虞啸卿,亦让我动容。
他即便是跪下,即便是昏厥,依然挺得像一杆枪,如同小醉对她深爱的烦啦的比喻,他就这个样子,不亏不欠的,顶天立地。
不亏不欠,说到这个词再次想到南天门。亏欠这个词是和战败投降一样,足以把顶天立地的虞啸卿击垮击碎碾成粉末毁灭殆尽。
南天门让我心碎,不仅仅因为那三十八天炮灰们的艰辛悲壮。
个人认为,电视剧中张立宪的结局比小说要好。个人认为,一个追随了虞啸卿11年的人,在偶像一夕之间崩塌之时,精神亦会崩溃,这才是军人,军人固要又铁一般的意志力,而军人的信仰更是不可动摇不可磨灭的,一旦失之,便是万劫不复,唯有一死。
记得这个片段康导是这样处理的。
在张译的旁白中我们知晓了张立宪的死。“我多么希望这个俊朗的情敌是因为破相而自杀……”“……他的神坍塌了。”张译用他那好听得在《士兵》里就让我心许的声音,语气哀婉又悲痛,挽辞一般,周围风声凄凄如泣。画面转到虞啸卿,只见那人孑然一身,镜头不远不近,刚好一个撕心裂肺的距离。
他的神。
他的神。
我爱死了“神”这个说法,这是信仰的最高体现。我想我已经走火入魔。
张立宪,你的神没有坍塌,他就在那里,他就在那里,他依然思念你,依然牵挂你,在你不在身边的时候还是会不由自主情不自禁习惯性地问询你,因为你是跟随了他11年的人,是他最重视的部下。
你何以就此绝望。
何以。
可你的信仰如此坚定不移,你容不得你的神有丝毫的无可奈何的错。
你和何书光用你们的死,惩罚那个神,至深。
而我更记得的画面,是当时唐基对虞啸卿说,“……在我眼里,你也是一个灰孙子。”
这句话从唐基的嘴里说出来必定是对虞啸卿触动极大的,纵使他可能完全不重视唐基。
那句话之后,虞啸卿慢慢低下了头。我明白他心中已经动摇,他心中原本坚不可摧的一切都已经被强大的唐基逐渐逐渐终于消磨殆尽。
之后音乐响起(我不得不说,越看到后面,越觉得《团》剧的音乐同士兵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虞啸卿那时想起了什么。他低下头的时候,是不是心中最后一片碎片也被碾碎了,重塑为另一个灵魂?
他不甘心的,不愿意,但他不得不。
而为什么他的心还在痛,还在不停的痛。
画面瞬间转到南天门上的龙文章。
那注定是一个泪点。
因为龙文章那被炮火熏黑的脸上明亮的眼睛里的泪水,如此突兀地切进画面让人措手不及,并成功地在瞬间令我心如刀绞。
我明白了虞啸卿在想着什么,我更明白龙文章在想着什么。他们在想着战争,想着一条条的人命,想着他们在之间完全丧失的信任,想着他们之间永远无法建立的友情,想着他们亏欠的永远都无法还清的一切……想着亏欠,就注定永远亏欠。
打一年的仗耗十年的心力。
而《团长》中最后的南天门一役,像是耗尽了所有人一生的心力。
那个身着白衬衫,令无数电视机前的花痴女人尖叫的师长,神采飞扬地唱着那一曲《空城计》。那画面注定永远镌刻于记忆。
声音清朗利落,让我不得不佩服佳栋居士的功底子,“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
此番悠闲自得,神采飞扬,魅力十足,足以让无数的我们无理由的膜拜于他脚下。
而这短暂的美好仅仅十多秒,唐基便带来了那惊天霹雳一般的电文。
249的专用写法,毁灭一切美好的,留下一切丑陋的,让美好的更美好,让丑陋的更丑陋。
让撕心裂肺的更撕心裂肺。
龙文章等人在南天门血战超过一月的时候,虞啸卿的心碎得无法拼合。他后来再没有原来的心了,他的心碎了之后重新拼凑起来成为另一个灵魂的主宰,先前的虞啸卿已死,活着的是第二个唐基。
再没有比此更让人痛心的事了。
就像《士兵》如今想来依旧让我心痛一样,我想我永远也逃不出《团长》的痊愈期了。
这关于虞啸卿的伤口将一直在这里,一直在这里,天荒地老。
这篇仿佛前言不搭后语的小段子,也注定在这里迅速地结束。虞啸卿解读不完,毕竟或许这世上连249都弄不清楚他。
特别说明:此文开头混乱而破碎,是为心如乱麻的烦啦内心写照。
希望大家支持。
鞠躬。拜谢。~
[前言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