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十一回:一波平一波又起,清白身冷箭难防(上) ...

  •   负伤刚好,幕府新兵才集合没几天,临浪又病倒了。

      这些年来,她风里漂泊,雨里穿行,白日负伤,深夜潜伏,从无大碍。然而,自打被修极武器所伤后,先是伤口剧痛、失了五感,随后常常梦魇。又在擂台那日,比武动气,当晚就开始发热。

      和先前伤口的剧痛一样,所有症状都只限于夜里。身上发热乏力,喉咙如针扎,吃不下,喝不下,睡也睡不着,越辗转越难受。
      她暗中忐忑,倘若真是受了风寒倒尙好,只怕仍是旧伤作祟,如此以后莫不是要与黑夜绝缘?

      还好目前精神尚安,五感依旧敏锐。

      她不愿浪费精力,便掌灯夜读,头晕脑胀到撑不住,才半睡半昏厥地披甲栽倒在行军床上。随着太阳升起,她的体温恢复正常,很快被军号喊醒。多亏了和衣而眠,紧赶慢赶地才按时抵达战场。

      但她依然只能备战。

      原以为打击了玄倓的威风,就会得到其余诸国的支持,毕竟她在联军的作用就是制衡玄焰兵权。但实际上,自从空府充兵,她愈发受到打压排挤,连出战都没有机会。

      她心里只觉得可笑。

      若她真忌惮谁,必把他们挨个儿送上战场。只要人死了,生前积累了再多战功又有何用,多换几个供奉死人的烈士牌子罢了。相比活着时候的顺心如意,又算什么呢。

      如今她算占尽便宜,好好装傻得了。

      她近期状态欠佳,全靠一口硬气吊着,趁机悄不做声地陪着玩,待更好的时日厚积薄发。

      继续训练。准备出战。继续准备。

      新兵入府,她就算病死了、累死了,也决不能停。

      一如当年新阁初擂,必得焚天灭世,无二出路。

      但凡不必撤离重整,她便从早到晚驻扎兵场,全力练兵。直到日落才歇脚,又开始伏案钻研战略,直到体力不支,再次晕厥式昏睡。

      以前不去将军们的朝会,是她故意的,因为深觉无用,又鄙夷男人们的权力争斗;

      如今不去朝会,却是因体弱而常常睡过,倒坐实了流言中大司马渎职懒散的恶名。

      夜里发热,无法继续亲身探查,苏复也很久不曾来送文书了。她着实断绝了所有的消息来源,只能放下身架,遣魏颖主动向玄穆府上主动讨要。

      然而,她刚从玄穆亲弟弟手里夺走了兵力,大大折损了玄焰人的面子,如今主动索要信息,只能白白加深对方的敌意。

      即便她对人心再无知,也懂得其间分寸。可她要练兵备战,不得不迎难而上。万一出战,可能事发突然,也可能遭人算计,总之必凶险万分。她可以死在外头,但将士百姓少也百千人,不能因她的无知陪葬。

      今日,她的司马幕府充兵刚满十日。

      天亮时分,军号又一次呼鸣。东方厚重的云雾模糊了天地之分、山巅之际,分不清日出的方向。

      按联军经验,缺乏日光,修人必不会出兵。

      这一日的和平,是联军在不停的兵败撤退中,极为珍贵的喘息的机会。联军重扎了新营地,以幕府为单位,趁机接收后方新一批补给。

      上一回发放补给时,临浪差点被革职,没人记得司马幕府;

      这回,魏颖终于能光明正大地以司马长史的身份安排物资了,也免得临浪半夜再去隔壁幕府顺东西回来。

      新兵入府当日,临浪便把府上军务全权交由魏颖掌管。此等权力,位同主将,其余幕府长史无一人可及,连苏复多年来也只得到了领将的声望,实际行动依然要请玄穆的军令。

      魏颖刚开始也震惊到不敢接手,生怕临浪不知其中利害,细数了一遍各军职地位和责任,“司马,您若不愿打理琐事,只管提拔一名幕府校尉,我便与他汇报。我出身贫寒,又无战功,不足以为将军事,如此任命,必给您招惹更多是非。”

      临浪白了他一眼,道,“论军功,你无权调兵,只能完全依附于我的指令,何时能有军功?论出身,成败高低都只在先辈的一念之间,算什么自己的本事?别人给你挖了口井,我只当你真心想突破困局,原来你只要换口大点儿的井。你甘愿作践自个儿,少牵连我。”

      魏颖忙解释道,“司马,我若贪图这一时军权,不与您说明军中陈规,便是辜负了您的信任。”他这才感激地谢恩,好一番信誓旦旦地承诺必不负使命。

      临浪板着脸,打断了他的誓言,“话别说得那么满,谁会不犯错?只要并非有意,学到便够了。再说天塌了也有我担着,你紧张些什么?”

      临浪说话语气总有股生硬之感,不知是性情如此,还是受伪声影响,但无碍魏颖感念她字句之间一贯的尽心。

      他也看得清楚,如今临浪地位不稳,万一哪天失势,他被召或遣送回国,一切都将成为昔日旧梦。

      为了自己,为了主将,为了司马幕府,他都必得竭尽全力拼这一回。

      随权力接踵而至的是繁忙,只有几个临时分配来的花都士兵愿意帮忙。但魏颖心情很顺畅,效率也很高,仿佛身心都从不曾有如此的力量。

      “魏颖,”临浪去练兵场的路上,遇见他一个人忙里忙外,便唤道,“你有需要,就来场上调人帮忙。”

      阴天还算清爽,魏颖却已大汗淋漓,他抹了把汗,开朗地冲临浪笑着,大声道,“没事,司马,您尽管专心练兵,我这儿可以。”

      她迟疑片刻,嘱咐道,“晚些记得按时去火头营,别只顾着忙。”

      魏颖大幅挥着手,“好嘞!我到时候等您一起!”

      这是魏颖关心她的方式,要她也按时进食。

      她不易觉察地低头一笑,是信任了他的心;虽有迟疑但不多言地任他忙碌,是在学着信任他的能力。

      直到傍晚,她身子又开始隐隐发热,这才遣了士兵们去休息。

      她头晕脑胀地往回走,半路发现一大早接受的粮草还散乱在原地。回帐不见魏颖,兴许是忙过了头。她耐心地等了等,竟体力不支伏案昏睡过去。待从梦魇中打着冷颤惊醒,外头已经一片漆黑了。

      不对劲。

      她拔腿就往魏颖寝帐去,空空如也。再查了查军务记录,都停滞在了昨日。

      她这下真急了,抓着府上的士兵挨个问询,寻找魏颖的所有踪迹。

      说是问询,形同审问。士兵们还没从连日集训的辛苦中缓和过来,就被从地上拖起来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更心生不满。

      没过一会儿,玄倓突然登门。

      她急晕了头,这才想到,兴许魏颖是去了其他幕府?二话不说,直冲向府门。

      玄倓带着一众亲信气势汹汹地闯入她的幕府,但身边并没有她翘首已盼的面容。

      她大失所望,脑子里嗡嗡地响。今日没有出兵,没有战事,人怎会无缘无故地消失呢?定是出了事!

      玄倓来者不善,一开口就是斥责,如同斥责最普通的小兵,毫无尊重可言。“大晚上不让人休息,你发什么疯?不要以为在你幕府上就能肆意妄为!这里的,也是我玄焰的人!”

      临浪顾不得争执,只把死马当活马医,“你今日见着魏颖没有?”

      “你自己的长史,问我作甚?”玄倓话音刚落,临浪一个箭步上前,紧紧地揪住了他身边的骠骑长史景安然,面目瞬息间凶煞如恶鬼,厉声道,“你在隐瞒什么?”

      景安然大惊失色,他只是不自觉地转了下眼珠儿,竟被临浪逮到了。

      亲信被威胁,玄倓哪里能忍。景安然有玄倓撑腰,只顾着挣扎,不肯说实话。气急之下,临浪把个健壮武将当沙袋一样又拖又拽。有人拉扯,有人推搡,争执很快升级,众人大打出手。

      最后得亏玄穆现身,才制止了这场闹剧。

      整个世界都在生死存亡的钢丝上左摇右晃,联军两员大将竟在眼皮底下大打出手。一个是亲弟弟,一个是向王上举荐过的人,幸好玄穆早已不知面子是什么了。

      要是放在十年前,那时玄穆还只是个小将军,别人多指点他几句兵法,脸上都挂不住,哪能应对此等场面?必得把所有人暴揍一顿才好。

      他们都得感谢十年庙堂高香,也都得感谢十年战场风沙,双双把他磋磨到麻木,才换了他们这一刻的平安。

      最先,玄焰兵跑来通传,他只当临浪一人在府上发疯,不想管,也不便管。但随后又有骠骑幕府的人,信誓旦旦地说玄倓和临浪打起来了,他还迟疑不能信。结果,花都兵也来报了一模一样的消息。

      围了一圈的玄焰将士都多少挨了些揍,长史景安然人都跪在地上了,后领还揪在临浪的手里。临浪也明显吃了几计重拳,白衣沾了尘土和血丝。

      玄穆道,“你们两个幕府将军,有事不能好好说,只有拳头的本事?”

      玄倓骂骂咧咧地告着状,被玄穆瞪了回去。

      玄焰人明显以多欺少,无论为何事发,到底不是理直气壮。

      待玄倓闭上嘴,临浪只低沉地道了一句话,“我问了,他们都不说。”她缓缓抬起头,双眼发红充血,赫然如兽目,火光在她的凝视里颤动。

      玄穆本想先劝和,其他的私下解决,但只怕临浪不肯,又要大吵大闹。遂略微安抚了玄焰将士的情绪,再耐心问询道,“临浪,你要问什么?”

      “魏颖不见了,是他们干的。”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第十一回:一波平一波又起,清白身冷箭难防(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