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六回:军民冲撞木棉乱,将司密会长夜晚(1) ...

  •   木棉城楼栏杆边,倚着一位女将。

      银灰色的薄甲紧裹,勾勒出健美的女子体魄;高高扎起的马尾配水纹护额,英姿飒爽而俏丽;不施粉黛,沉邃的神态和隐隐的泪沟里是岁月的足迹。

      她对脚下繁花不为所动,脸上冷冷地藏着悲伤,专注地观察着街上缓慢行进的队伍。渐渐升高的温度令她挽起长袖,露出小臂上纹的一青龙,惟妙惟肖,几欲飞腾。

      这正是联军右将军、太行国天女统帅锦瑟。奉联军大将军玄穆之命,带领右幕府,疏散群众。

      天色已晚,城楼下的队伍还在缓慢行进。联军成立以来,虽拖慢了修人入侵的速度,但依然节节败退,连勉强守城都算作胜利。流离失所的平民越来越多,士兵伤亡的数量亦有增无减。

      “将军!”莺啼清脆,却满含愠气。

      校尉玉生烟正跑上城楼,向锦瑟告状。原来其他幕府主将都在玄穆那里探讨战略对策,只她们这国将士忙于疏散。

      玉生烟愤愤不平,“将军,就我们得到这种分配!太不公平了!”

      锦瑟很泰然自若,道,“不是啊,你看,大司马不也在这儿么?”

      “哈?”玉生烟定睛一瞧,更哭丧了脸,“将军啊,我们已沦落到何种境地了!连临浪都敢抢我们的活儿了!”

      锦瑟叹道,“大司马未必有这心思,谁也不知道他们在这儿。大厦将倾,高巢极危,他们也算个支援。”

      玉生烟不解。

      锦瑟指引道,“你看看今日这下面的人,和最开始颜、修边境的难民相比,有何不同?”

      “嗯……人更多,样子更悲惨吧。”

      锦瑟未正面回应,道,“玉儿,你记不记得我们在凌波城遇到的一对母女?丈夫被墙砸死了,那个妈妈不过你这个年纪,一个人徒手从废墟里找到了孩子。”

      玉生烟道,“当然记得!我还帮她处理了手上的伤,她小孩止不住地哭,特别凄惨。”

      锦瑟道,“孩子的命是她自己救的,我们并没做什么,反而没能守住凌波城,她才落得家破人亡。但那姑娘当时对我们千恩万谢,对比这些天,几个百姓曾向你道谢?”

      玉儿想了想,道,“确实没有,但也怪不了他们吧,确实是我们打不赢,百姓怨我们也情有可原。”

      锦瑟认同道,“这正是我想说的。百姓从感谢我们尽力而为,变成怪罪我们的力不从心。怨气太重,彼此也相恨。前面的队里有人摔倒,后面的人连扶一下都不会。”

      玉儿顿悟,“将军叫我们小心,莫非要提防自己人?”

      锦瑟默认。修极碾压式的胜利和无从谈判的现实,悄悄地在压抑中养出了黑暗的苗。男人们太在意输赢,并没有注意到民心暗涌。当初渴望、感激、希望的眼神已逐渐被绝望、无助、甚至愤恨所取代,战火可以烧尽人的心性。然而,没了心性的有时不止是入侵者。

      锦瑟颇有心事地沉吟道,“不能指望男人们理解……”

      这时,城楼下,将军叶雨大喊一声,“将军,不好了!那边出事了!”

      只见刚刚还缓慢无力的人群迅速聚集成团,平民和将士纠结在一起,尖叫声划破嘈杂。

      锦瑟一个翻身,便从城楼上跃至屋顶,滑到街上。

      都尉金莲跪倒在人潮外,断断续续地冲锦瑟大声哭喊,“将军!救救江令!他们……他们疯了!”又指向人群的中心,惊恐地哭道,“江令被困住了!”

      可是长街已一片混乱,水泄不通,根本看不到都尉江令的身影。

      本着保护平民的初衷,锦瑟怒喝急了眼的将士们住手,不得对手无寸铁的平民动武,希望事态平息。然而,一个女兵闻令收剑,却猝不胜防被推倒在地,武器差点被抢走。锦瑟赶紧拔剑吓退了几个暴民,一把扯起士兵,玉生烟和叶雨也迅速护在两侧,凶狠地用剑柄拨开了人群。

      纠缠了一会儿,仍不见江令,暴民们毫无收敛。

      锦瑟狠下心,正欲下令发起进攻,人群却自中心突然溃散。随着接二连三的惨叫,刚刚叫嚣的暴徒们四散逃跑,露出了地面上残缺的血色脚印。

      顺着血迹看去,江令正蜷在地上。

      她头发凌乱,满脸泪痕,惊恐地哭泣着。武器不知哪去了,披着的军服之下,薄甲被扯裂,衣衫撕破。白皙的胸口和腿上都有手印,还有划出的血印。

      人潮川流之中,一个人安稳淡漠地立在江令身边,竟是临浪。

      校尉言琼树见状,怒发冲冠,控诉临浪伤害了江令,提剑便刺向临浪。同胞双将楚泽、楚宫认定临浪与暴动脱不开干系,不明就里地上前援助。

      临浪也未分辩,徒手接招。虚晃几下,便控住言琼树和楚泽的剑柄,接连两掌将二人推了出去,却来不及躲开楚宫的进攻,便抬臂一挡。利剑狠狠砍在左臂上,却意外地发出“铛”地一声,如兵器碰撞。

      女将们又要发难,幸而锦瑟大喝一声,“够了!住手!分不清自己人了?!有没有规矩!”
      楚宫不服,却遭锦瑟斥责。锦瑟脸上肌肉紧绷,便是发了怒,其他将士们也只好硬生生地憋回了嘴边的话。

      江令只受了些皮肉伤,并无大碍,最棘手的是,地上躺了三具手无寸铁的平民的尸体。

      锦瑟心知,就算是民众率先暴动,她们毕竟是持有武器的守护者。死了人,她们逃不开干系,既证实了他国的歧视,还背负上了三条人命。

      这时,临浪率先开口,“现在街上格外需要巡视和把控,就算发生暴动,难民该撤离还是要撤离的。右将军继续疏散吧,我送伤员回去复命即可。”

      锦瑟一愣,忙委婉道,“大司马的好意末将心领,但无意冒犯,这是太行的责任,恐怕需要末将亲自向大将军交代才是。”

      临浪冷冷道,“右将军这是信不过我啊,我与玄穆平权,怎么非要向他交代?无视我的要求?”

      “大司马误会了,末将是想……”

      “既然是误会,右将军照做便是。您不放心我,大可遣信得过的将士,监督我咯。”

      锦瑟忙道,“大司马这说的生分了,哪里轮到末将监督……”

      临浪道,“那就好,我会再遣人来援助,你们继续。”

      锦瑟万般无奈,只能听命,边安抚将士们,边紧盯着刚刚失控的人群。

      她万分后悔,若少顾虑些虚名颜面,早些于例会上说明事态的暗中变化,兴许不会有将士受伤。她更担心临浪会如何复命呢?玄穆会作何反应?太行人在联军的未来又何去何从?

      很快,花都本土第一御卿、后将军薛鹤梅引兵前来,不必锦瑟解释,对方已了解事况,连连向锦瑟道歉。锦瑟提出希望面见玄穆,并照料伤员,薛鹤梅通情达理,请她放心前去。

      一进大将军幕府,各国大将们纷纷上前关切。锦瑟谢过众人,心中颇为惭愧。谁知将军们的态度都出乎意料,纷纷怪罪临浪,反而安慰起锦瑟。

      大将军长史苏复迎上来,礼貌地谢过各位将军的慰问,以天色已晚为由,劝将军各回幕府,只引太行诸位去看望伤员。

      “右将军别担心,受伤的将士们已得到妥善安置。至于暴乱……”苏复道,“大将军已公平处置,大司马草菅人命、渎职受罚,是众心所向。”

      军医韩丹正照料着江令和几个府上的女兵,帐外候着几个男子,有大将军玄穆、骠骑将军玄倓、花都天/朝将军庭霜等。

      几番慰问和寒暄后,锦瑟问起临浪。玄穆的脸色变得很差,愠声道,“今日之事,只能烦请右将军多加担待。目前局势动荡,临浪军职又高,不得不保守处置,暂于府上软禁,不得插手军事,其幕府下的将士归属右将幕府。待日后军营内外稍稍安定,必进一步追究。”

      花都将军庭霜亦向锦瑟致歉,“我朝一向民风谦逊温和,不知为何今日发生骚乱,伤及您和太行将士,有违我朝礼待、怀恩的教化。从今起,后将幕府会派遣本土将士,全天候巡逻,定杜绝此类暴动再次发生。我朝疏忽,实在惭愧不已,请各位将军见谅。”

      玄穆道,“战事紧张,必会扰乱人正常的心智。除了增添巡逻外,今后各幕府将轮流巡视和疏散,以减轻兵民积怨。今日天色已晚,先好生休养,明日起,右将幕府多多参与前线战事吧,具体调配我们例会再议。”

      不贬反升,还有这样的好事儿?锦瑟立即顺意应下,待送走众将,才向自家士兵们细细询问事发经过。

      原来是都尉江令与平民发生口角,争执间动起了手,这才引发了暴动。谁知,趁救治伤员时,临浪一人面见了玄穆及各国主将,拦下了全部罪责。玄穆斥责了几句,临浪又反唇相讥,矛盾迅速升级,才有了如今的局面。

      锦瑟蹙眉沉思,“三个平民都是大司马杀的?确实活罪难免。”

      江令突然忍不住了,万分内疚地崩溃大哭道,“将军,不是这样的!是他们要杀我们啊!是他们疯了!我只是叫那几个男人去扶一下腿脚不好的老奶奶,他们就骂我、扯我、打我!司马也是没有办法了,否则死的就是我们了!”

      在大家的安抚下,江令才稍稍平静了些,不停地抽泣着。

      都尉金莲也禀道,“将军,江令说的都是实话,是那些坏人先不讲理、先动的手!江令一向善良和气,您得相信江令!”

      锦瑟道,“我没有不信的意思,只是觉得蹊跷……你们还跟谁提过?玄穆怎么说?”

      将军叶雨道,“将军,是我告诉大家不要声张,先等您定夺。这事儿没那么简单,早在我们之前,那大司马长史魏颖已先一步通报玄穆;等我们回来,后援都出发了,玄穆根本不曾过问我们,就要问斩大司马。他们摆明了要除掉宿敌,真相并不重要。我们与其跟着遭殃,不如借这个顺水人情。”

      顺水人情?

      临浪与太行无恩无怨,哪里来的顺水人情。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以至险些丧命,必是有所求。

      但锦瑟却想不到求的是什么。

      前线不比国内,太行人如今成为联军中的异类,而凡人的共同特长之一就是排除异己。难得的立足之地,若落下了把柄,日后追悔莫及。

      也许,临浪就此消失,是最好的结局。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第六回:军民冲撞木棉乱,将司密会长夜晚(1)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