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戴佳氏受刁难 ...
-
因伴读事件,康熙免了胤祚的进学,对德妃也进行了申斥。康熙还命文师傅写折子自辩,师傅之于皇子,伴读之于皇子,孰重乎。
至此,翊坤宫算是和永和宫又结下了梁子。原本宜妃和德妃就相看两厌,现在两宫里的孩子也是谁也看不上谁。
“胤祐做的就很好,伴读们都是精心挑选的大臣家的孩子。皇子虽尊贵,伴读们却也是在家受尽宠爱的。若是因为自身能力不足,连累伴读受罚,皇子更应该心存愧疚更加努力。若是因为娇生惯养偷懒放纵,既丢了皇家的脸面,也寒了臣子的心。胤祐将这事挑了出来,你身边的伴读只会对你更加忠心的。不要担心翊坤宫和永和宫的矛盾,那都是我们女人之间的事,你们小孩子该好好读书就好好读书。”不得不说,宜妃实在是个光风霁月的人,既没嫌胤祐多事还多番夸奖鼓励胤祐。
戴佳氏也害怕胤祐会担心给她惹祸,也宽慰了几句:“你放心,额娘的主位娘娘是宜妃,不是德妃,她想为难额娘也只能耍耍嘴皮子,要不了额娘一块肉,你安心读书就好。”
胤祐原本以为康熙是一代明君,又如此看重儿子的教育,肯定不会让后宫的女人因为这种事就乱起来,却没想到,德妃竟因为这件事刁难起了戴佳氏。
刚开了春,宫里受宠的娘娘处都分了各自喜爱的花。戴佳氏这虽只分到了些常见的蔷薇芍药,但宜妃也送了她一盆难得的牡丹。德妃平日里爱兰,宫里的兰花除了太皇太后那也就德妃处会分上一些,只因康熙曾夸她犹如空谷幽兰,气质清新。
这一日,芜荽派了小宫女铃兰去御花园里采些桃花瓣,回来和蜜一起酱了封存起来,方便以后做戴佳氏爱吃的桃花饼。也不知铃兰是倒霉还是怎么的,恰好德妃宫里的宫女抱了她心爱的一盆兰花要去内务府找花匠施肥,却被铃兰打碎了花盆,兰花也活不成了。
第二日众人到佟贵妃的承乾宫请安,戴佳氏就因为这件事被德妃借口教训了:“戴佳妹妹入宫也有些年头了吧,虽说生了七阿哥,可这看起来还是青春可人的模样。到底还是年纪轻了些,规矩也差了些,这骨头啊,自然也轻了些。管教的宫女都能毛手毛脚的打了我心爱的兰花,妹妹若是对本宫有不满,说出来就是,何必去为难一盆兰花?”
戴佳氏虽不喜欢德妃,却不想明面上得罪她,几次想开口解释代铃兰道歉,但德妃总是偏过头去没听到的样子,让戴佳氏在众妃面前被看足了笑话。很快宫里都知道德妃暗讽戴佳氏贱骨头,不知轻重的事了,胤祐却有些后悔当时在维护色堪和萨弼的时候没有更隐蔽些。好就好在,德妃为了彰显自己的贤德并没有怎样铃兰,芜荽却是不敢让铃兰再出门了的。
后宫里的女人大多闲得慌,凑在一起只会聊八卦。翊坤宫众人也是不堪其扰,直到康熙赏赐了翊坤宫的三个女人,并夸赞她们教导有方,后宫里的风向瞬间变了。
却说胤禛,因为这件事竟主动和胤祐接触,让胤祐很是懵逼。难道在这个时候,胤禛就已经和德妃不合了?敌人的敌人是朋友?
原来,二十一年秋,皇贵妃终于求仁得仁,开怀了。可能是因为即将要有自己的孩子了,皇贵妃对胤禛的照顾就疏忽了,身边伺候的人偏偏没有提醒。
这就要说说皇贵妃身边人的心理了,德妃生下胤禛之前只是内务府小选进宫的宫女,和她们没有什么差别。直到被皇贵妃推出去承宠,一朝有孕,身份才变得不同。
胤禛虽是养在皇贵妃膝下的皇子,但在这些人心里,只有皇贵妃生下的才是真正尊贵的皇子皇女。
正是因为这样的心理,前恭后倨的差别对待,让胤禛迅速的成长了。二十二年,皇贵妃生下了一个公主,却很快夭折了。皇贵妃虽很快打起精神,又重新对胤禛关爱有加,但胤禛早就懂事了,他开始期待生母德妃的真心宠爱,直到胤祚的一番话将他打醒。
在无逸斋里,看着胤祺和胤祐的兄弟情深,胤禛是羡慕的。胤祐敢于为两个伴读向康熙请命,胤禛是欣赏且敬佩的,所以他希望胤祐能向对待胤祺一样对待他。
如果胤祐知道胤禛是这样想的,他一定会说,缺爱的孩子都可爱的伤不起。
自打康熙十九年,戴佳一族因为胤祐的关系抬了旗,戴佳一族对戴佳氏和胤祐就一直偷偷关照着。因为戴佳氏的好,胤祐也一直想着做些什么回报戴佳一族。恰好康熙让他选了表哥苏和臣做伴读,胤祐和戴佳一族的联系更是紧密了些。
琅琊境里的东西胤祐是不能随便拿出来的,像玻璃这些高端的东西拿给戴佳一族去发展,无疑是害他们,想来想去,胤祐也只能从一些不引人注意或者让权贵们不会眼热的东西上下手了。
胤祐想的是发展种植和畜牧业为一体的小农经济,京城的田地大多被权贵圈了去,就连身为满人的戴佳家在京城都没有自己的一个庄子。胤祐希望农民们能过上好日子,穷苦的低阶京官儿每月桌上也能见上几回肉,他写了一份东西让苏和臣带回了戴佳家。
嘎鲁看完手上的东西,有些震惊:“苏和臣,这真是七阿哥交给你的?”
穆托不明其意,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问道:“阿玛,可是发生了什么要紧事?”
嘎鲁也不回答穆托,苏和臣见自家阿玛误会了,忙回道:“是七阿哥惦记戴佳一族的未来,也希望京郊的农民能过上好日子,就想了这么个办法。”
嘎鲁点点头,将小册子递给穆托,穆托一边看一边惊叹道:“真看不出来,七阿哥竟有这样的巧思,儿子虽不懂农事,却也看出这里面大有可图啊。由我们戴佳一族提供菜种、未长成的家禽和技术,百姓们和我们签订协议,到了期限我们上门按质量、行情收货给报酬,这样百姓们不怕投入本钱少,却不怕亏本,我们也有了稳定的货源。等到明年,百姓们学会了这些技术,虽不强制供货给我们,但有这授业的情分在,短暂的两三年内,我们是不愁货源的。成本低了,我们卖给城里住户的价格只会比现在低,大家的接受度就高,这样也不怕销不出去。最重要的是,我们不仅赚了银子,还赚了名声。”
苏和臣看着开心的有些失态的穆托有些黑线,嘎鲁更是没眼看这个哈哈大笑的儿子,事情还没开始做,穆托就已经畅想未来了。嘎鲁呷了口茶,说道:“先别这么高兴,别人也不是傻子,这虽不是什么大买卖,但也要提防着眼热的人。七阿哥为我们着想,我们也不能给他拖了后腿。如今族里先是代养了皇子,又抬了旗,已经在包衣里出尽了风头。虽说我们已经不是包衣旗,但正经的满洲大姓还是排斥我们的,做事要谨慎低调才好。宫里也安排好人好好大点翊坤宫里头,别让贵人和阿哥受了苦。”
穆托努力憋住了笑,想了想说道:“阿玛,我们戴佳一族的底蕴到底是弱了些,如今皇上注重汉学和科举,若是这次盈利多,不如补贴族里一些有前途的后辈进学吧。”
嘎鲁掀了掀茶盖,淡然道:“我们家既然担了这佐领之职,就要担起佐领的职责。也不必等到这次生意盈利,明日起,你重点着手办两件事。一是按照七阿哥小册子上写的技术要点,和我们家在通州的庄头们应证一下,可行就尽快办起来吧。二是,京里每年落第的考生多,寻那有真材实料不迂腐,尤其是做过幕僚的请来族里给孩子们教学,钱往多了给,表现出我们的重视但也别让人家觉得市侩了。此外,旗人不得经商,虽说现在也没谁注重这些个儿了,但你在做这件事时,一定想好了托辞退路,莫不可给贵人和阿哥抹黑。”
胤祐出了主意就没再在意,若是戴佳氏一族连这样的事都做不好,那胤祐也不值得为他们谋划了。日子就在每日进学练武中平淡度过,而胤祐不开心的却有两件事。一是戴佳氏在宫里受德妃的气,二是灵力稀薄胤祐法力低微。
前者好办在,戴佳氏不是想不开钻牛角尖的人,只要胤祐哄得戴佳氏开心,戴佳氏对其他事就不上心。而后者,胤祐却是没有办法的,琅琊境里的东西他不想动,灵力稀薄他修炼的希望就薄弱。愤愤半天,胤祐想既然修炼之路几乎被堵上了,那他就做些正经事吧。
恰好这一日,江南贡上了一些珍珠,无论是按宠爱还是位分排,分到戴佳氏这就只有一些没那么圆整的小珠子了。偏偏戴佳氏不爱黄金不爱翡翠,就爱这柔和的珠光,胤祐就想到了后世的人工养殖珠蚌。只要技术形成了,经验也足了,大珍珠就少不了了。只是想要珍珠大那就要等上些年头,看来只能先在颜色上下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