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谋皇家大剧院 ...
-
康熙对前朝后宫都很关注,胤祐破天荒去承乾宫蹭饭一事成功的引起了康熙的注意。
这日,无逸斋的师傅正在给众阿哥讲学,康熙就带着梁九功悄没声息的出现在了窗外。文师傅见康熙来了,便停下了讲课。
“无事,朕近日忙于政务,多日未亲自考核众阿哥,今日过来瞧瞧。”康熙先看了各位皇子的书法,又挨个提问了学识,康熙朝阿哥们的教育是很抓紧的,年长些的阿哥少有让康熙不满意的。
众人以为康熙要摆驾他处了,悄悄呼了口气,只见康熙向胤祐招手道:“小七,朕听说你昨日去承乾宫打扰皇贵妃了。”
胤祐道:“回皇阿玛,儿子只是有事求皇贵妃,所以央求四哥带儿子去见皇贵妃。”
康熙装作好奇道:“你又有什么新鲜主意啊,想必皇贵妃是没有答应你了。”
胤祐实诚的回道:“皇阿玛英明,皇贵妃确实没有答应儿子所求,毕竟宫中年节里准备些什么戏曲,请什么班子表演都是有定例的,皇贵妃娘娘需要以身作则,不能为了儿子一个小小请求就坏了规矩。皇阿玛肯定是知道儿子的小心思了,不知皇阿玛可同意?”
康熙没有直接回复胤祐,其实胤祐支使戴佳苏和臣做的事情,他都是知道的。康熙虽忌讳皇子阿哥和臣子往来,但一来胤祐还小,二来胤祐的特殊性是不可磨灭的,三来戴佳一族虽拨出了包衣但根基到底浅薄了些,他也乐得看胤祐帮助戴佳一族发展,胤祐早晚要长大,以后能得母族助力也是好的。
“梁九功,朕恍惚听说戴佳一族在宫外搞了什么新式戏曲,你可有所耳闻。”梁九功对康熙的心思揣摩的很是到位,回道:“回皇上,奴婢只是有所耳闻,但未亲眼所见,下次奴婢出了宫必要去长长见识,回来讲给爷听。”
胤祐闻弦知雅意,立马叩谢:“多谢皇阿玛。”
待康熙走后,文师傅见时候也不早了,布置了课业就宣布下学。一时间,无逸斋叽叽喳喳的热闹了起来。面对兄弟们的盘问,胤祐也只是笑着打哈哈,几个太极就让众位阿哥们越发好奇起来。
“待年节上,大家见了就知道什么是新式戏曲了,哥哥弟弟们莫要为难兄弟,现在说了岂不是没了新意。时辰不早了,下午还有武课,兄弟先去用膳了。”胤祐打了个招呼就使起金蝉脱壳之计。
胤禛和胤祺也很快跟着胤祐一起走了,胤祺知道但凡有好事胤祐都会带上他的,这次连他都没有告诉,必然有胤祐的道理,故而没有像其他兄弟一样缠着他问东问西。胤祐拜托胤禛回去后向皇贵妃告知今天无逸斋里康熙和梁九功说的话,到时皇贵妃自然会帮他安排。
很快到了年节,没有新意的除夕夜宴,命妇拜见等大场面都过去了,接下来的日子是专门给后宫的主子们听曲儿的时候。
“听说今日是新式戏曲《错缘传》的专场,因皇上喜欢七阿哥才允许在主子们面前表演的,今天跟着娘娘看戏也能见识一番了呢。”
“这《错缘传》,从未听说过有这样一个戏本子呢,说是新式戏曲,左不过是唱腔不同,又能有什么新花样。”
“前儿,七阿哥带着阿哥们为皇太后准备的表演会精彩的很,说不准这新式戏曲也能讨得主子们的喜欢呢。”
……
宫里许久没有出现这样有趣的事儿了,不仅主子们好奇,底下伺候的奴才们也期待的很。
待后宫众位主子们坐下后,台上敲起了锣,场面一瞬间安静下来。然后便是胤祐安排的旁白开始声情并茂的述说起故事的背景:“今日表演新式戏曲《错缘传》,如有雷同,纯属虚构,敬请各位观众知悉。话说,钱塘江的林老爷家中有一掌上明珠,知书达理,温婉可人,刚过及笄之年家中已被媒婆踏破了门槛,这一日……”
旁白声消失后,台前的幕布被迅速拉开,只见台上做后花园布置,一位漂亮的闺中女儿正捧着书坐在花丛里,远远的听见女孩儿的娇笑声,随着声音越发清晰,有一做丫鬟打扮的俏丽丫头手捧着汗巾子走近那看书的小姐:“姑娘,听闻太太家中的外甥来了,过一会子,许要让姑娘前面见客呢。奴婢服侍姑娘去换了见客的衣裳吧。”
那一直低头看书的姑娘这才慢慢抬起头来,温温柔柔的说道:“我觉得我这一身就很好,男女七岁不同席,太太若唤我去见了外男,我也是不敢抬头细看的。想那位少爷也是守礼之人,自不会在意我是否盛装打扮,再者,我若是有意打扮了去,太太该多心了。”
那原本娇笑的丫头闻言后叹了口气:“太太就是多心了些,自从先太太去后,府中再无添丁,太太进门后也不见开怀,姑娘如今是府里的独一份,太太何不好好对姑娘。姑娘如此孝顺明理,日后自会好好待太太。”
“莫要多说,只要爹爹对我好,这些都不重要。”话音刚落,台外传来声音:“茉莉可在,太太的外甥来家里拜访,前头正唤姑娘见客呢。”唤做茉莉的丫鬟应了一声,就扶起他们家姑娘往垂花门走去,幕布慢慢拉上,开始准备起下一场景的布置。台前观看的主子们也开始议论起来。
“头一回听这样白话的戏曲呢,看到这,都是说话,还没听见唱曲呢。”
“那场景不知是怎么布置的,看起来像真正的花园一角似的。”
“丫鬟娇俏,小姐文雅,装扮也好看呢。”
……
“姑娘来了。”随着这一声通传,幕布也拉开了来。
只见这是一个堂景的布置,有一美貌华贵的中年妇人坐在堂上,下首坐着一位穿着书生袍手执纸扇的俊朗青年男子。
听到丫鬟的通传后,青年男子站起身来,堂上的妇人亲热唤道:“媛儿快到母亲这来,这是母亲家中的外甥,姓钱名朗,字独月,你要唤做表哥的。这就是我刚与你说到的表妹,今年刚及笄,闺名淑媛。”那唤做钱朗的男子和林家小姐相互见了礼。
台前的观众一边议论着剧情,一边喝着茶吃着茶点。这是一整日的戏曲表演,午膳也是传到台前用的,因是后宫的福利并不是什么大日子,故而今天只有康熙、皇贵妃等人在,太后和太皇太后躲了个清净,毕竟有她们在的场合,妃嫔们都是按照二老的喜好点戏。
这《错缘传》讲的是富商林老爷家中独女林淑媛为继母钱氏和书生钱朗所害的故事。继母钱氏家中只是小地主阶级,当年会嫁给林老爷做继室,一是贪图林老爷家中豪富,二是林老爷家中只有一幼女,对继室而言无甚拖累。谁曾想,钱氏嫁入林家却一直未有身孕,待得林淑媛及笄之年,林老爷起了招婿入赘的念头。钱氏想到家中外甥,不甘林家钱财落入他人手中,因多年无子,对林淑媛也并不真心喜爱。钱朗受钱氏指示,总去后花园与林淑媛偶遇,时不时的念些自己所写的酸诗,时日久了,林淑媛并未上当,反而疏远有礼。勾引无法之后,钱氏开始收买林淑媛院中的丫鬟,因茉莉警醒,未造成什么损失。林淑媛察觉危险越来越逼近,写信交予忠仆希望林老爷尽快归家解围,不曾想书信被钱氏拦截下来。又一日,茉莉被钱氏支开,林淑媛喝下了被钱氏下了蒙汗药的茶水,终究被钱朗得了手。外出行商的林老爷归来途中被钱氏雇凶假扮盗匪所杀,林府迅速办起了丧事,钱氏以热孝为由威逼不知真相的林淑媛和钱朗成了亲,并宴请宾客告知众人,钱朗同意林淑媛婚后第一子冠林姓,众人纷纷赞他人品高洁。林老爷还未出孝期,林淑媛就被钱氏折磨致死,幸而丫鬟茉莉机灵的逃出府外,终于联系上了林淑媛远在京城的舅舅,最终为林家讨得公道。
剧情说起来容易,表演起来竟要整整一天,《错缘传》主要以白话说词为主,只在故事表演结束之后有歌曲演唱。
对此新式戏曲,众人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不够高雅;有人认为适合百姓观看;有人认为故事跌宕起伏,作者心思灵巧,故事有警世的作用;有人认为故事讲情节描写的太过直白,不够含蓄……
看过戏后,康熙招来胤祐:“这戏本子是何人所写?”
胤祐回道:“儿臣只是提了点故事的梗概,苏和臣找来一个落魄的秀才写的。”
康熙又问道:“那小七你想表达的是什么呢?”
胤祐:“儿臣想让皇阿玛同意,在宫外建立一座皇家剧院,由戴佳一族掌管,专演新式戏曲。儿臣还会定期推出表演会,推出让人追捧的角儿,剧院所得收益归皇阿玛的内库。因儿臣准备的班底还在初步建立之中,请皇阿玛相信,以后儿臣推出的表演会和新式戏曲只会越来越好看越来越精彩,皇阿玛您的内库也会越来越充实的。”
见康熙不答,胤祐继续说道:“皇阿玛无需担心与民争利之事,皇阿玛只需建立一个救助基金会,儿臣每年会在中秋之时,邀请各有名的戏班子到皇家剧院表演,每场表演所得捐给救助基金会,最终由观众们投选出当年最受欢迎的戏班子和曲目。到了宫里的除夕夜宴,最受欢迎的戏班子和曲目就可以到宫中表演。宫外的戏曲种类还有戏班子繁杂,谁也不服谁,皇家大剧院正可以做个行业标杆呢。”
“准了。”康熙不知是出于什么考虑,对胤祐提出的事情竟准了。胤祐原本也做好了不准的准备,大不了就自己掏银子在宫外买个院子建个私人剧院,让戴佳一族多个进项罢了。如此一来,戴佳一族不掺和朝堂政事,有以前在内务府的根基,现在又多了一条路,以后发展只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