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大夏二十三年,新帝登基的第三年。阳光亮的有些刺眼潺潺的溪水流过,带来一片宁静。只有御河畔的一家酒肆传来阵阵嘈杂声,细耳倾听,原是说书人在细数风流人物,情动处,竟打翻桌上的茶杯。
“话说这大夏几百年曾出过这么几个厉害的人物,这第一嘛,当时开国皇帝宋乾。想当初,宋乾皇帝大刀阔斧,除满越带领吾辈开创这繁华大夏!宋乾皇帝的身姿现在想起来也是很令人激动的啊!”
“英雄!英雄!”底下的人纷纷叫好。
‘老王头,那第二个呢‘’
“您先别急”老王头细呷一口茶,
“第二位乃是宋真皇帝,那可是一位十足的君子啊!他在位时,整个大夏是无盗匪,无劫匪啊!”
‘贤君!贤君!”又是一声叫好。
“这第三个’老王头刚要开口,忽然遇一人打断.
“ 我知道!要说这了不得的人物,怎么能少得了当今丞相宋望舒宋丞相”
‘这位小兄弟说得对”老王头微微点头,
‘宋丞相聪明睿智,虽是女子却毫不逊色于男子,宋丞相在位这几年,又使大夏恢复到曾经的巅峰,俗话说北方有楚珏,南有宋望舒。’
楚珏公子人如其名,有道是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人机智善变,惊才风逸,更传说具有一副不可多得的好长相,同时也是北楚的摄政王,世间能与他相提并论的人寥寥无几。
‘而且我还听说,望舒大人的脾气好的很,很少有人能让她发脾气。’
“老王头,我有一事不明,这宋乃国姓,为何这丞相也姓宋呢?”
“尔等且附身,我与你小声细说’
众人皆附耳,这时不知哪里刮来一阵风,说书人的话也随风划走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变化无常的总是人心,不变的是权谋诡谲。
大殿上一片鸦青,唯有一袭红衣让人眼前一亮。大夏律法规定只有丞相才可着绛红官服,其余官员只能穿鸦青色官服,这是给丞相的特殊待遇。
细看那女子,如瀑黑发仅用一根木簪斜斜簪起,一张极为清秀的脸,身着一袭绛红官服,愈发衬的皮肤白皙。嘴角还带有浅浅笑意,眉眼温柔,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和。温文尔雅,落落大方。
坐在高处的,是大夏皇帝宋卿,身着帝服,蟠龙顺着金线蜿蜒而上,带着逼人的贵气。华丽的珠帘后是一张如画的脸孔,剑眉星目,丰神俊朗。端的自是气度无双,风采绝伦。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陛下!老臣有本上奏。”
宋望舒不用看,就知道这人是谁。自从她入朝堂以来,这位德高望重的陆国丈,几乎是隔三差五的找她麻烦。对此,宋大人表示很头疼。
“哦?”宋卿微眯双眼看向自己所谓的岳父大夏国丈,陆离。“国丈有何事?又是弹劾宋大人的吗?”
陆离面上一红“陛下,臣弹劾大夏丞相宋望舒,她品行不端,枉为贤相。”底下的人嘘声一片。
“宋望舒自古就没有女人为相的道理,你要是识相,就主动请辞,兴许我还能看在我们的交情上,给你许个好人家。”
这话说得很不客气,甚至带有几分嘲讽的意味,听到的人难免生气 。
宋卿也有几分不悦,这是他的朝堂。陆离语言放肆,更何况被说的人与他“关系匪浅”。
宋卿凝神看向宋望舒,却见那人一脸的云淡风轻,嘴角上扬仿佛刚刚说的人不是她。
只见她缓缓地走出,撩起耳畔的墨发,露出光洁的手腕。随后才淡淡地说道“若是我刚刚没有听错的话,国丈是说我品行不端枉为贤相?”
陆离点头。
宋望舒:“却不知国丈据何断定的?”
陆离嘲讽一笑,“本官可是听说你在府里盖了一栋楼专门养面首。”
听到这里,宋卿眸光一滞,他早就知道这件事,却不想陆离竟然将它摆在台面上说。而且对于这件事,宋望舒还没有给他个解释呢。
宋望舒:“是啊那个楼叫别雀楼。”
陆离:“陛下,你看这……”
宋望舒最烦的就是看到有人难为宋卿。听到陆离喊宋卿,她便失去与陆离啰嗦下去的兴趣。
于是宋望舒突然提高了声调打断陆离:“国丈,您虽然所言非虚,但有三点您要注意了。第一,望舒不才,身为百官之首。纵使是国丈您,品级也比我低,所以在我未被解除之前
您还得称呼我为望舒大人;第二,”
宋望舒莞尔一笑,“我是养面首,但是我并不知道大夏有哪条律例说明养面首就必修辞官;这第三嘛,我为丞相是太后和皇上的意思,您说我不配为相,是质疑太后和陛下吗?”
陆离慌乱地跪下,“陛下,臣不敢,臣只是……”
“够了,这件事就到此为止。朕乏了,都退下吧。”
“臣等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