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3、漾波 ...

  •   微雨过,小荷翻。

      湖面朵朵莲花带露,疾风吹来片片轻扬,甚是娇艳。

      一位紫衣少女骑马独行。她肤色不甚白晰,却仍不减秀丽,一条银鞭缠在腰间,更显飒爽。

      来者正是陆无双。她是回家送英雄帖的,还有一个缘由,距程英和陆子衿定下亲事已过数年,如今两人年岁渐长,喜事也该提上日程。

      这对小儿女一个在大胜关随长辈学艺,一个做了郭大侠的徒儿,陆家欲在英雄宴上宣布婚事,两家缔结姻亲之谊,也算亲上加亲。

      涉及未婚男女,程英不便亲往,便由表妹打了头阵。她从襄阳出发,揣着英雄帖和陆冠英的亲笔信,驰了数日,已快到家了。

      “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

      微风轻扬,少女纵马经过一片荷叶连田的大湖,忆起儿时采莲往事,心情甚美,哼起曲儿来,一首北宋词人晏几道所作的“鹧鸪天”词,以花喻人,别具情韵。

      一位道姑手持拂尘,立在湖边垂柳下出神,听到“明朝万一西风劲,争奈朱颜不耐秋”时,她轻轻叹了一口气,哼道:“小丫头不懂风月,却爱强赋说愁。”

      马蹄经过,扬起微风,少女归心似箭,转过阡陌纵横的小路,陆家庄近在眼前。她心头一喜,勒马停下。正要奔入,突然眼前一花,一柄拂尘如鬼魅般,逼到身前。

      ……

      终南山下,一间客店。

      夜色深沉,急雨突至,打得山间草木劈啪作响。

      一灯如豆,店伴收拾妥当,看看天色,正要闭店,突闻一阵马蹄急驰。

      抬眼望去,远方大路上两匹健马奔驰而至。马上之人头戴斗笠,身带水汽,步入客店。

      “店家,有宽敞干净的上房吗?”一个女子的声音脆生生道。

      摘下斗笠,竟是一位妙龄女郎,她一袭绿衫,肤似玉雪,颜若春花,颈上一串明珠熠熠生辉,衬得她娇美更甚。

      “有的,有的。”店伴只觉眼前一亮,赶忙殷切招呼起来。

      “再备一桌好菜一壶好酒,酒要热的,驱驱寒气。”少女身后,另一人步入店中,摘下斗笠,却是一位俊秀少年,长身玉立,凤眸含光,唇角蕴笑。

      来者正是杨过和郭芙,他们自西域而归,辗转穿越陕西,行往襄阳,途径终南山下。

      两人俱是少年心性,冒雨疾行,夜色寒凉却浑不在意,寻到靠窗的空位儿坐了,交代几句,便说起话来,不知少年说了甚么,惹得少女似喜似嗔,更显颜若朝华。

      好一对璧人,店伴心中暗喝了一声彩,同时嘀咕起来,此处偏僻,平日来的多是道士、行商,这等人物却不多见,今日是刮得甚么风?稀客接连登门。

      “掌柜的,此处离终南山有多远?”酒菜上桌,少女问道。

      “姑娘,你可来对了地儿,这是离山上最近的市镇了,走过这条大路,再翻一条小路便到。不过山上是重阳宫的道场,都是道士,少有女子,姑娘去那里做甚么啊?”

      店伴平日接来送往,练就一副好嗓,见有人相询,正中下怀,笑面回道。

      “我看此处风景好,想去望望不行么?怎么,山上除了道士就没道姑么!”少女哼道。

      “有是有的,不过凶得恨,劝你还是别去得好……”店伴咂舌道。

      他似有所顾忌,说得半藏半露,惹得少女追问起来,这才指指楼上客房,低声道:适才有个花子不知怎么招惹了她,被一顿好打,啧,头一遭见打爷们的娘、女子,招惹不得啊……”

      少女将信将疑,与少年对视一眼,全真师长大多恪守清规,哪有这等动辄打骂的人物?

      店伴言至一半突似见鬼扭头便行,少女心头疑惑,望向窗外。两条丐帮打扮的汉子不知何时挪到客店门前,一位粗短身材的脸颊高高肿起,五个指印清晰在上,神色大有不忿之意。

      郭芙因着妈妈和鲁有脚的缘故对丐帮中人心有偏袒,又听店伴所言,见有人欺到自家头上,秀眉轻扬,正要发作,却被杨过阻止。

      “先莫着急,望望再说。你就不好奇是谁这般行事吗?”少年轻声道。

      “管她是谁,被我撞见,较量一番再说。”少女小嘴撅起,虽是说得厉害,倒也暂且未动。

      另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丐虽面有怒容,却并未入店,只在客店门前坐了,敲起一只破碗,夜间咣当作响,似要守得人出再讨说法。

      如此反复几次,店里南来北往走货的、赶路的均打开窗户张望,楼上客房中的人竟纹丝不动。众人不明就里,正瞧热闹,似被烦得紧了,几枚暗器突从楼上破窗而出。

      “小心!”银光闪过,老丐拽起同伴避过两枚,还有一枚角度刁钻避无可避,眼瞅就要中招,却被一枚酒杯挡下,暗器打在杯上,叮铛作响。竟是一枚长长的银针。

      “冰魄银针?”少女面上变色,想起此前经历,看来道姑是真的,不过此道姑却非彼道姑了。

      “哼,帮手请得倒快,若真有胆,明日午时豹林谷领教各位高招。”女子的声音自楼上传来。

      “是李莫愁的徒儿,不知道女魔头在何处!”郭芙听音辨形,低声道。

      “好大的架子,我就不信她睡得着。”杨过心思玲珑,已有主意,沾水在桌上写了抽薪二字。惹得同伴好奇心起,追问起来。他却笑而不语。

      楼上正是洪凌波,她奉了师命兵行两路,欲去襄阳堵截陆家小辈,夜宿此处歇脚,恰好遇到丐帮中人。

      她素来自负美貌,见店伴与食客眼中皆有惊艳之色,颇为得意,只一位乞丐打扮的粗短汉子望都不望她一眼,顿感不快,寻个理由找起茬来,扬手便是一顿教训。

      出了气后全然未曾放在心上,被人寻上门来也只恼怒扰人清梦,杀招递出未想有人接下银针,这才收了小觑之心,画下道道,提出比武之约。

      “既然如此,便依仙姑所言,是非曲直,还望给个说法。”老丐不卑不亢,高声应道。

      他是丐帮五袋弟子,在帮中辈分颇高,熟谙江湖规矩,见有人仗义相助,步入客店拱手致谢,未想是两个小辈,不觉略显错愕,暗叹江湖人才辈出。

      “夜深雨冷,萍水相逢既是有缘,如若不弃留下喝上一杯如何。”少年抱拳回礼,笑面邀道。

      “如此甚好,我想知晓江湖之事,请你们来说说啊。”少女亦觉颇合心意,拍手笑道。

      二小有心相邀,老丐亦有意结交才俊,推辞数句顺势坐了,添上热酒说起话来,年轻的姓陈,老的姓韩。

      问起经历,杨过说是全真俗家弟子,上山拜访师长,他曾在重阳宫学艺,山上情景随口便来,几句便把二丐说得信了,酒过三巡,推心置腹起来。

      原来韩陈二人上山是有要事相告。丐帮跟随靖、蓉抗蒙,收到探子线报,蒙古大汗崩于和林,几路攻宋蒙军措手不及,纷纷勒马回乡了。

      “襄阳、蜀口驻守都在加紧休整,欲趁此良机重整防御,策谋反击,陈兄弟本要传信全真,未想遇到蛮横之人,争执起来……”

      “原来如此。”闻听密事,二小先觉错愕,思及和林见闻心生恍然,难怪他们怀揣古怪兵刃,一路顺畅未遇追兵,看来是变故突生,明教自顾不暇了。

      他们拿的是明教圣火令,当日未及归还便带在身上,闲暇时拿出赏玩,只觉此物质地坚硬,未觉有甚么特别,也不知他日或惹祸端……

      “这道姑自称古墓传人,无故辱我名声,我虽武功不及但不输理,故来理论一番。赤练仙子名满江湖,咱们丐帮却是不惧的。”陈姓乞丐喝得面色赤红,高声怒道。

      “那道姑问你她美不美,多半要听好话,你不理人家,她自然恼了。”听完事起缘由,杨过错愕之余又觉好笑,忍笑回道。

      “明明是她戏弄在先,欺辱在后。”陈丐面上一楞,未及反应,少女倒先怒道。

      “陈兄,你也算受了无妄之灾,不如我给你出个主意,不用等到明日她便现身。”见少女扬眉欲怒,少年扮个鬼脸,笑吟吟道。

      “杨兄弟莫说笑了,她若有这胸襟,我又怎会劳烦帮里……”陈丐摇头不信,少年悄声数句,他才将信将疑,点了点头。

      “都说赤练仙子心若蛇蝎,但貌若桃李,未想传人竟是这般,可见江湖传闻不可尽信啊。”陈丐突然高声叹道。

      “是啊,想来是她相貌不济,陈兄弟才不忍口出恶言……”韩丐心领神会,用上内力,回话中气十足。

      两人身在市井本就擅长俚语,这般一唱一和如瓦舍说话杜撰起来,真假参半,越说越是不像,似乎明日古墓无盐之名便要传遍天下了。

      洪凌波见丐帮请来高手,心怀忌惮,正暗中监听,听到这般言谈登时火冒三丈,破门而出,刚欲出手,却见楼下只余二丐,适才出手之人不见影踪,不禁面露疑色。

      “咱们定好明日比试,不知仙姑此时现身有何指教?”韩丐不慌不忙,讶然问道。

      “眼睛既然瞎了,就莫留了。”洪凌冷笑一声,出剑欲攻,又被一枚暗器拦下。

      这次是一根竹筷,自楼上客房掷下,她竟不知此人何时上楼,思及此处心中骇然。古墓轻功天下无双,究竟何许人也,竟能从她眼皮底下溜过。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13章 漾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