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活着 ...
-
我挑书从不选作者或题材,如果第一眼看到时便被他的名字或封面吸引的话,就会买下。
说来奇怪,尽管买书这般随心所欲,买来的书大多也都好看。
几年前走进书店便被这本书吸引。
纯黑的封面,白色的书名端正立在正中。而作者的名字---余华以签名的形式不羁地飘逸其上,是红色的。
封面似乎也预示着本书的内容过于沉重。
初读之时年纪还小,不明白其中深意,只当作一故事书。可就算这样,我也会想:福贵在对牛喊出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的时候,会不会心上刺痛。
第二次读又有新的体验。
为了救市长夫人,儿子永远躺在了医院,再也没醒来。少年一腔热血,最终也没有得到他想要的表扬。
此后读过多次,总有种感觉萦绕心间,看的着,摸不到。
直到粗浅了解了□□前后群众们的生活,才又想起此书。再次拿起细细阅读,似乎那种感觉已能触摸到轮廓。
福贵家里是地主,可架不住父子俩都爱赌。
父亲本就将家里资产抵押出去一部分,福贵更是天天都爱往赌坊里跑。甚至怀孕的妻子跑来跪下求他回家,他却丝毫不顾夫妻情面一脚踢开。
家产终于败光,连宅子都被抵押出去,父亲也被活活气死。
他和家里人搬进了田间的破房子,脱下丝绸穿上麻布。后来母亲生病,他去城里求药,却被国民党拉去当壮丁。
他见过战友死在他面前,经历过飞机在头顶轰炸。前半生和后半生像两个极端。
好不容易逃回家,才知道母亲没有熬过去早已去世。
后来似乎是上天看不过去他年轻时的放纵,一个又一个坏消息接踵而至,最后只剩他一人。
小说的结尾,同样回味悠长。
唯一活着的老人福贵给他的老牛也取名叫福贵。叙述者看着老人和老牛在暮色苍茫中慢慢消失,留下他独自一人:“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最近在书店看到了十五周年精装版,总觉得那个封面看起来没有我第一次见那黑色的得劲。
我也看过余华先生其他许多书。他的文风带有强烈□□时期的味道。
叙述并不华丽,简单直白的句子便能将画面呈现在你眼前,且即使这画面色彩丰富,也总能感到一股子沉重笼罩其上。
前期作品和短篇集也不难发现他笔下那些怪诞奇妙的思想。
“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
我也赞同他所说的。
生活中的真实总是不真切的,经常被迷雾笼罩。唯有笔下的世界,才能窥见自己心中的真实。
我们就在这半真半假中浑浑噩噩。试图刺破一线天光,照亮一方土地,温暖一群寄疯狂于笔的疯子。
希望我也能斩断崎岖,于天昏暮色之间寻求到自己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