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5、黑白(四) ...

  •   入夜,我借口奏章未批完,独自在西厢宿。小莲服侍我卸了钗环,用篦子一下一下梳理着头发。
      我十二岁进宫,便是她贴身服侍。比我大四岁,我初来乍到,谨小慎微时,是她和黑蛋身边的范弘处处提点我。后来我做了正经主子,也并未把她当寻常使唤的下人待。相处久了,她知道我性情随和,偶尔也敢和范进他们开我的玩笑。说“亲如姐妹”有些过了,但到底亲密些。
      镜子中,站在我身后的小莲双眼微凹,脸上明显是疲倦之色。
      我说:“才从金桔那里回来,特意放了你休沐的,怎不歇一歇,赶着来伺候?”
      小莲道:“旁人来伺候,恐怕娘娘用不惯。再者奴婢也不放心,总惦记着,休沐也不安稳,还不如奴婢自己来。”又道:“娘娘的头发真好,比芝麻还黑。礼部给小主儿选的秀女,头发都未必比娘娘的好。”
      “你怎么也学会哄人了?人家都是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花骨朵似的,我怎么比得过她们。”我笑道:“倒是你,长我几岁不是空长的,这就有白头发了……宣德三年打的昆仑玉头面赏你一套罢。用花钿遮一遮白发。”
      小莲连忙道:“赐婚时娘娘赏的陪嫁丰厚,已经让奴婢折寿了,才隔了几个月又赏奴婢这么贵重的东西,奴婢当不起。”
      我重重地叹了一声,久久无语。

      小莲本就是为范进的事而来,至此慢慢明白我是何意,手中象牙梳子“吧嗒”一声跌落在地衣上。
      “娘娘……”
      “我意已决,你不必再说了。”我不忍看她,只望着铜镜边缘的镂花纹路:“明天范进不必当值,将手里的事交割给范全,你也再教一教小桂,趁前朝的御史还没听到风声,你们便出宫去吧。”刚巧小莲去公主府前,已经将她的差使暂时转给了一个叫小桂的宫女。
      小莲当即跪下哭道:“娘娘,奴婢在宫里待了三十年,外头的世界是什么样都已经忘了,家里亲戚也不剩什么人。奴婢不想出去。范进一时糊涂犯了错,求娘娘饶他这一次,就算降罪打发他到直殿监扫地、奴婢去浣衣局洗衣裳,奴婢二人都是愿意的,奴婢求娘娘,别撵我们出去……”
      “你可知,范进‘一时糊涂’犯的错,若落在太/祖高皇帝手里,不但要剥皮揎草示众,还要株连亲属。即便是我,也容不下他。我不杀他,反而是顾惜着你,还有他多年伺候我的情分。已经是徇私了。”我轻声叹道:“你若真要去浣衣局,宫里的人拜高踩低,看你失了势,定会百般折辱。与其在宫里苟且度日,不如和他隐姓埋名,远走高飞罢。用积蓄置几亩田地,或盘下一间铺头,把宫里都忘了,好好过日子。”
      内侍勾结大臣,指使通政使李锡等人攻讦于谦,还私自扣下朝臣奏章。无论哪一条,都是死罪。我万万没想到,这些年一直都忠心耿耿的范进,竟能如此胆大包天。
      更可笑的是,他大费周章瞒天过海构陷于谦,必欲置之死地,其实是找错了对象。范进该记恨的,是与于谦姓名相似的御史“于守谦”。此人曾经上书,指宦官涉入朝政过深,要求限制宦官权力。
      小莲知道我的为人,一旦有所决断,轻易不会动摇,于是久久伏地,磕了个头:“谢娘娘恩典。”

      第二日早朝前,听见祁钰在殿门外说话。我吩咐范全:“去看看太子怎么了。”
      范全出去一趟,引祁钰进来,祁钰请了安,走上前来小声道:“娘,大伴儿还在外头跪着,似是跪了一夜。”祁钰从小是范进一手带大的,感情亲厚。虽然范进犯了事,看他受罪,祁钰终究不忍心。
      我抬眸冷冷扫过范全和小桂的脸:“门外整宿跪着个人,你们竟学会不通报了?”就算是跟红顶白望人穷,也不能坏了规矩。况且范全和范进都是范弘名下的宦官,两人认的是同一个干爹,打小儿做了二三十年的干兄弟,竟如此狠心薄情。
      慌得满殿宫人尽数跪下,范全道:“娘娘息怒,奴婢并非有意隐瞒,实在是范进坚持自罚谢罪,不让奴婢说。”
      若他有心护着范进,总有法子让他不至于受这样的罪。无论此话是真是假,这范全我是重用不得了。
      一时间,要想找个能取代范进的人,实在是难。然而没办法,范进还是非走不可。
      梳妆毕,由小桂扶着踏出坤宁宫,见范进跪在殿外,身上穿的青帖里都被寒露湿透了,后摆浸着黑红的血,想必是昨天后背挨打出的血渗了出来。整个脸庞冻得青白。
      我叫范全扶他起来:“昨儿才挨了五十大板,今日不在你宅子里躺着,来这里送命么。”
      范进磕头道:“奴婢谢娘娘不杀之恩。娘娘的恩,奴婢今生今世难以为报。要走了,舍不得娘娘,想求娘娘,最后再让奴婢伺候一回。”
      我叹道:“早朝你是去不成了。先去换身衣裳,喝碗热汤,也叫小莲再给你换换药。主仆一场……临了,我也还有些话要嘱咐你们。在西厢候着罢。”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作者已关闭该文评论区,暂不支持查看、发布、回复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