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叔叔 ...

  •   到了家,要是不去亲戚那里拜年,难免会被骂做是没有教养的,不过要是每家都去,估计要给人家的以及人家伸手要的礼物和压岁钱,会让卫谓破产。
      当年卫谓结婚,在南京办的正式婚礼,卫爸卫妈、卫妈的亲戚、陶家的亲戚以及两人关系要好的同事朋友都来了,人也不多,就十来桌,卫家这里,是卫爸卫妈等卫谓陶蓉回来后,请了几个平日亲近的亲戚吃了顿便饭,譬如卫家两个叔叔。
      就为这个,卫爸事后受了好多抱怨,说他们看不起亲戚,没请类似卫谓表姑的舅舅的亲家的儿子的姐夫之类的亲戚吃饭,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
      不过卫谓是新时代年轻人,对于绝大多数亲戚,主要看在卫爸的面子上才敷衍,卫爸是个实心人,对路人和远亲近邻都一样好。
      用卫妈的话说,这年代,除了自己兄弟姊妹还有可能走动,其他亲戚,就跟陌路人差不多,以后独生子女长大了,连个兄弟姊妹都没有了,说不定,他们的后代,连啥是“舅舅姑姑”、“堂哥表妹”都不知道。
      卫谓过年一向只去两个叔叔家,有时会在爸爸的带领下去一个姑奶奶家坐坐,今年照旧。

      卫爸卫伯沄就出生在这个小县城,他是老大,下面两个弟弟,大弟弟卫仲浩,小弟弟卫季沣。
      当年卫伯沄二十一岁学校毕业,拿到了专科学历,即将毕业分配的时候,政府到学校,号召热血青年们为祖国开发大西北奉献青春,他想想,自家是郊区农村户,家中也并不宽裕,自己年长两个弟弟颇多,当然要为家里分忧,去那里,听说收入挺多的,还有边疆补贴,便毅然的报了名,踏上西北区去的火车。
      在新疆,他结识了卫妈言杨,后来结了婚,有了卫谓,再后来,又有了言颜这个女儿。
      他既然离家,家里事情,开始是他多病的父母勉力操持,每月他从新疆寄钱回家补贴。后来大弟卫仲浩成年,就是卫仲浩承担了家庭重担。
      卫仲浩自小聪明异常,比老实憨厚的大哥要机灵的多,当年卫家父母接踵去世,卫伯沄远在边疆,又面临着当年的大垦荒,丧事均是二十多岁的卫仲浩操办,等到卫伯沄赶回家,只赶上了父母的头七。
      而且卫仲浩白手起家,在毫无背景的前提下,凭着自己能力,从村支书升到这个小县级市的一个局级政府官员,那年他才四十三岁,虽说这个升职速度,跟有些人比起来是不值得一谈,但是对于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已经是要啧啧赞叹的了。
      卫仲浩倒也不是那种“苟富贵,忘友弃妻”的,卫家三兄弟一直关系很不错,于是卫仲浩在得意后,为大哥上下活动,找了个机会把大哥和大嫂一起调了回这个小城市,虽然收入比不上新疆,但是毕竟算是叶落归根,让当时正在思乡情重的卫爸,感动的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卫仲浩一女一儿,女儿比卫谓小,已经结婚三年,儿子却小,才刚考上南京的一所大学。

      小弟卫季沣有点像大哥,是个老实的叶子掉下来都生怕砸破头的人,哥哥混的不错,亲戚朋友都找哥哥帮忙,想要安排个好工作之类的,他一句不说,还是老老实实的跟妻子一起,种他们的田,这种态度,让卫仲浩轻松不少,拒绝亲朋的请求,也理直气壮了很多。
      卫季沣家四千金,好在他是农村户口,多生几个,而且生的早,还没引起大的风波。只是卫季沣一直对无儿耿耿于怀,让大女儿卫可招了个女婿吕伟成进门。

      卫谓拿了带回来的两个袋子在手上,再加了一个小熊玩具,扔在车上。出门时候,陶蓉怎么都有点不安心,“这些都是零碎的小东西,菊花茶之类的,不值钱,带去不像样子吧?”
      卫谓说,“前几年不是一样么?再说,大叔叔家什么没有?我们不跟他拼贵的礼品,送点东西表示心意就可以,一会儿去小叔叔家,东西跟大叔叔一样,一视同仁。”
      陶蓉耸肩,由他去,反正是卫家亲戚,不是陶家的。

      先到大叔叔卫仲浩家里,敲门,是卫仲浩妻子开的门。
      卫谓笑,轻声问,“婶婶,家里客人多不?”
      卫仲浩妻子笑,“客厅里蛮多,照例,你们到小书房去坐吧。”
      卫谓点点头,带着陶蓉轻车熟路的进了卫仲浩的小书房,卫仲浩妻子一会儿送了两杯果汁过来,卫谓站起来双手接过托盘,问,“卫诩呢?”卫诩是卫仲浩的小儿子。
      “他到同学家里去玩,明天让他去你家,”卫仲浩妻子笑,“你要好好教导他,一天到晚在学校里不学好,就知道上网聊天,考试一门不及格,他爸气的要死。”
      “哪里,”卫谓也笑,“我们年轻时候都是这样子的。”
      卫仲浩妻子点点头,然后轻声说,“客厅里一堆人,烦死了,你们先坐,我去看看。”
      卫谓点头,“婶婶你忙。”
      等到卫仲浩妻子轻轻带门出去后,陶蓉站起来到书架边看书。
      这间屋子装修的不错,实木地板,窗子很大,靠窗的桌子是组合式的,样式很漂亮,不仅可以看书写字,还有台电脑放在右手边,那液晶显示屏好大,陶蓉估计,至少是22寸的,书桌的左手边有个大书架,顶上有盆长势喜人的大吊兰,从书柜顶上垂下一节节绿色枝叶。
      书架上的书,风格与卫爸家的完全不一样,都是政论、管理书籍之类的。

      客厅里穿来隐隐的说笑声,很是热闹,卫谓夫妻对视一眼,逢年过节,卫仲浩家里都是这样子。
      卫谓和陶蓉坐了半小时,卫仲浩推门进来,“你们来啦。” 卫仲浩长的跟大哥眉眼很像,就是胖些、年轻些,卫仲浩毕竟是当官的,笑眯眯中带着威严。
      卫谓和陶蓉站起来,都笑,卫谓道,“叔叔可是辛苦啊。”
      卫仲浩摇头,“大多是朋友亲戚同事,都是一份心意,不接待不好。”
      卫谓笑,陶蓉也跟着礼貌含笑。
      这里忙,人来的多,卫谓跟叔叔闲聊了十分钟,门铃又响了一次,卫谓于是很快告辞。

      出了门,陶蓉伸个懒腰,“你叔叔很风光么。”
      “他也累,”卫谓道,“别看表面这样子,其实没有背景后台的,做事都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他这几年头发白了很多。”
      “是啊,我有时上网,觉着那些能被网民翻出来、事后被处罚的,都是派系斗争结果,有后台啥事不怕,没后台做事都谨慎很,”陶蓉同意,“不过再谨慎,事到临头,也是炮灰。”
      “哪里都一样,还有,没出息,谁都躲着你走,有出息的,七大姑八大姨都凑上来,怎么都要走找个线跟你搭搭,”卫谓笑,“叔叔家这一屋子人啊,十有八九是找叔叔帮忙办事的,都应了,是不可能的,不应,要被人指着脊梁骨骂架子大、看不起人,叔叔这么多年小心做事,还是得罪了不少人呢。”
      “你爸和你小叔叔,是个少事的老实人,至亲都少开口,其他亲戚朋友,事情也不会太多吧?”
      “你想的太简单啦,”卫谓抬头看天,“不是每个人都像你这样想的。”

      卫家小叔叔卫季沣的家远些,在偏远郊区,走过大片小片南方冬天的原野,陶蓉看见了那个小院子,以及院子里的二层楼房。
      老远就听见笑声,卫谓和陶蓉到了门口,发现院门敞开着,卫谓小叔叔卫季沣全家都在院子里,逗着一个蹒跚学步的小孩子玩,那孩子穿着红色小棉袄和小棉裤,圆鼓鼓的像个球,甚是可爱。
      卫谓踏进门,“那就是小土豆么?”
      “是啊。”卫家小叔叔笑眯眯的,对着陶蓉说,“我家孙子,可爱吧?”
      卫谓笑,“去年她就见过了,喜欢的不得了,叔叔你好福气呢。”
      卫季沣要卫谓和陶蓉进屋去坐,卫谓摇头,“太阳这么好,我们一起在外面坐好了。”卫季沣的小女儿卫宁机灵,进去搬了两张方凳出来,给堂哥堂嫂坐。
      上次陶蓉见小土豆,他还在襁褓中,一转眼一年过去了,孩子都会走路了,陶蓉带点感慨的蹲下来,逗小土豆玩,土豆正在长牙,口水流的胸前湿了,陶蓉拿了口袋里纸巾帮他擦,擦完后,又忍不住去摸他鼓鼓的小脸,小孩子皮肤就是嫩,跟玉兰油那个煮熟鸡蛋广告似得,细腻无比。
      卫家小叔叔看着小孙子得意,连常年面无表情的小婶婶,都带着笑容,以慈爱的目光看着陶蓉跟土豆玩。孩子他妈卫可、他爸吕伟成,倒退了一步,坐在远处,卫可眉目含笑,望着儿子。大概是冬日的阳光比较刺眼,吕伟成的脸藏在屋檐的阴影下,隐隐的看不清楚表情。
      卫谓跟小叔叔说闲话,“卫慧和卫颍呢?”
      卫季沣脸上有点阴霾,“昨天回来过了,今天都在婆家呢。”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