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借命 ...

  •   白永年来到张武铺子里的时候,钱晨还没到,张武也并没有在铺子里闲坐着。
      “我就知道你不放心我,口是心非!”张武停下手里扎纸人的动作,站起来给白永年腾地方坐。
      白永年听着这话本打算回点什么,但是被张武手上正在做的东西吸引了,开口问道:“你这不像在扎童子?”
      童子是纸人中用来代表孩童的,大部分扎的童子都是用来给亡者做事,很少会有特地用童子来代表小亡者。这次事件特殊,白永年原本以为张武会扎童子来代替。
      “童子阴气太重了,不适合祭祀,我怕钱晨带回去之后,被什么脏东西附着,那就麻烦了。”
      白永年点了点头,在张武旁边坐下,“叔叔还没回来?”
      “还没,我觉得老头子不像是去了洛城。”
      白永年回答了一声,张武低着头边动手边继续说道:“其实,金婆婆那件事情的时候,我就很在意,只是那时候没时间,而且渡桥后的亡者,无论进没进地府,你都招不回来了,我也就没说。”
      “那天,从老头子那儿回来,我仔细想了想,如果是借命,对于法术和范围都是有要求的,他没必要赶去洛城,所以他必定不是去洛城了。”
      白永年接着张武的话说道:“张叔叔应该是去找四阴门的人。”
      “是的,借命这种下三滥的事情,道家不会愿意做,损了阴德不说,借到的命用不了几年,这样算起来得不偿失。反倒是四阴门,本来干得事就损阴德,必然有很多方式可以修补阴德,所以才会愿意做这样的事。”
      张武说得没错,白永年从父亲白少华身上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修补自己的阴德,白少华曾跟白永年讲过,四阴门的后代即使不从事祖上的工作,血脉还是带着过去的罪孽,所以每个四阴门的后代或多或少都一定学会修补阴德,就算不为了自己,也要为了这一脉的后人着想。
      “张武,我觉得这个人应该就在木山镇上。”
      张武抬头看了白永年一眼,“对,而且一定是外来者,我跟你在镇子上长大,镇子上懂借命这事儿的,除了你我,就只剩老头子了。”
      “张叔叔可能知道点什么。”
      “你知道当初......”张武的话说了一半,铺子外间就传来了钱晨的声音。

      张承业虽然跟张武说去洛城,但他确实去的不是洛城,他去了西南的滇州,那是侩子手祖师爷樊哙的老家,其实侩子手有三位祖师爷,分别是樊哙,张飞和魏征,后世的侩子手尊他们三人为大爷二爷和三爷,因樊哙是尊最大,所以自古就把滇州作为侩子手这一脉的总属。只是随着这个职业的没落,越来越少人知道而已。
      张承业世家侩子手,自然是知道这里的。
      现在在这里坐镇的是滇州当地侩子手的后人,也是张承业名义上的师妹—樊芳。
      樊芳今年55岁,比张承业小了7岁,虽然年纪大了,可是樊芳保养得当,除了眼角的一些细纹和手背上微微皱起的皮肤,樊芳看不出实际的年纪。
      她和张承业关系很好,16岁的时候,为了让樊芳长长见识,樊芳的父亲把樊芳扔给了张承业带过4年,当时张承业和白少华都把樊芳当做妹妹,很是照顾。
      “张师兄,你怎么来了?”
      “你能联系上四阴门里,仵作那一脉的后人吗?”樊芳的性格豪爽开朗,张承业深知她的脾气,没有寒暄就进了正题。
      “我想想啊,仵作不像我们,一直保留了联络的地方,他们习惯各自为政的,你要是问扎彩匠或是连线人还好,只是这仵作,有点难找。你这是为了什么啊?”
      “我怀疑当初的那个人又回了木山镇。”
      “你是说杀害白师哥的人?”
      当年的事情,樊芳也是知情人,她受过了白少华的照顾,虽然不是同脉,却还是喊了白少华一声师哥,足可见俩人的情谊。
      “少华当年出事,我就怀疑是仵作那一脉的人所做,我在洛城里查过了一段时间,可是那个人做得非常隐瞒,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留下,唯一的一条线索就是在少华来到洛城之前,洛城发生了四起借命。”
      “当年,我爸还在,在你传来消息之后,就联络上了扎彩的王伯伯和连线的卫姨赶去了洛城,也是一样没有查到什么。当初,仵作那一脉里还有一位叔叔跟爸有联系,所以爸后来找了他来问,但是也没能得到什么有用的消息。”樊芳说完这些,停顿了一会儿,“永年那孩子,还好吗?”
      “嗯,除了魂体不稳,其他都不错。这么多年,他把少华留下的东西都学得很好。”
      “那你呢?你的身体?”
      樊芳的话,让张承业沉默了下来,他的身体一直都不好,近几年甚至有油尽灯枯的迹象。
      那一年,白少华接到洛城连线人出事的消息,急着赶去救助,结果这个消息是个陷阱,白少华一去就没有再能回来,明面上说起来是车祸,只是看到尸体的张承业怎么都不相信,这是车祸造成的。
      白少华不仅肉身被撕碎,连魂体都残破不堪,张承业赶到尸体旁时只有小部分的魂体还滞留在当场,另外的,有部分因为执念被白永年吸引留在了白永年身边,最后一部分不见踪影。
      张承业费了很大力气,在洛城各处找回了白少华缺失的魂体,和白少华的妻子元媛赶回木山镇,想修补白少华的魂体。可是,却发现留在白永年身边的魂体,因为残缺不全和被白永年体质吸引的关系,已经开始侵蚀白永年的魂体了,也就是说白少华的魂体想要吞噬自己儿子的魂体。
      当时事态紧急,张承业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动用白家的补龙针。
      每个人连线人手里都有一根用来缝补尸体的针,这是他们吃饭的家伙也是他们武器,这针叫补魂针。补魂针除了缝补尸体之外,放在法术高强的连线人手里还能缝补破损的魂体,只是缝补的效果要看缝补者的能力,能力越高,缝补之后的魂体越完整。
      但是,补龙针不同,它不依靠任何缝补者的能力,甚至能将两个人的魂体缝补在一起。
      补龙针一共九根,是明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令让刘伯温锻造的法器。
      南宋的第五任皇帝宋理宗,死后被葬在会稽一带的永穆陵,这陵墓在他下葬的第二十一年就被人盗掘了,不光墓里的金银财宝被人悉数拿走,连他的头骨也因为形状奇特,也被盗墓者取走做成了酒杯。
      其后元朝的百年时间里,宋理宗的头骨酒杯一直在元僧人的手里流转,让他本人不得安眠。
      朱元璋登基后,派人寻回了宋理宗的头骨,命当时全国最好的连线人将头骨缝合回尸体上。
      然而宋理宗是真龙天子,连线人手里的针,缝得回尸骨,却缝不回魂体。于是刘伯温为此制造了一套九根的针,并请同为真龙天子的朱元璋以龙涎为工具,为这九根针渡上龙气,用以缝补宋理宗的魂体。
      但是人有三魂七魄,然而针却只做了九根,是因为三魂中的胎光,爽灵皆可用龙气修补,但幽精是为阴气之杂,所以强大的龙气与之相冲,并不能用含了龙气的针来做修补。
      于是刘伯温推演出了一个法术,交给连线人,因普通人的魂体阴阳平和不似真龙魂体阳气过强,所以用连线人自身魂体为针,就能修补宋理宗三魂中的最后一魂——幽精。
      后来这套针和这门法术就一直在连线人这一脉流传了下来,只是除了继承了针的连线人,其他的连线人都没有资格学习这门法术。
      而白少华就是补龙针的继承人。
      张承业与白少华从小关系密切,自然知道补龙针的用处。
      同样他也知道,不是补龙针的继承者去使用补龙针,反噬会非常的大,只是他没得选择。
      但是,事情远比他想象的更严重。
      看到张承业越缩越紧的眉头,樊芳开口安慰道:“张师兄,我会联系扎彩和连线那两脉的人,也会吩咐下面的人去查,尽快把能找到知道消息的仵作后人,你别太担心,身体要紧。”
      张承业点了点头,他的身体他自己知道,当初补龙针的龙气留在他的体内,这些年他一直靠木山寺庙的佛光来平和龙气的暴虐,可是终究是快要走到尽头了。
      他倒不是怕死,他只是想亲手抓到害死少华的凶手,这样他下了地府才有脸去见少华。
      那个记忆中永远微微笑着的人,那个记忆中永远温柔妥帖的人,就这么不见了。一块一块的尸体块,张承业就算如何努力都拼不出记忆里那个人的样子。
      张承业记得白少华说过,从洛城回来就把梅酒从树下挖出来,酿了两年,正是最好的味道。
      可是,味道明明不好,苦涩的扎的喉咙生生的痛。
      张承业多想再拍一拍白少华的肩膀,说:“小子,你是不是又少放了蜂蜜,这酒都苦了啊!”
      有些话不说,是因为说不出口,有些话不说,是因为总觉得还有机会再说,可是,终究没有机会了,活着的张承业再也没有机会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